分享

他是我的孩子, 我不会放过他! 两位爸爸“刻骨铭心式”惩罚熊孩子

 柳家李红 2020-07-31

一位14岁大的熊孩子在高速路上朝路过的货车扔石头,导致不下十辆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位汽车司机气愤的说,我差点就没命了,当警察找到这个男孩的时候,问他为什么砸车,他的答案是,觉得好玩,交警训斥孩子,司机师傅差点撞车你知道吗?而孩子只是吓得哇哇大哭,闹着要找妈妈。

点击加载图片

警察把孩子带到父母的面前,他的妈妈并没有一句道歉,而是不停的嚷嚷,你们把他关起来吧!这样的话看似是在责备孩子,但其实是在推卸责任,觉得管孩子是警察的事情,他闯了祸,跟自己没关系,其实,好多熊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有一对纵容或者是视而不见的父母,归其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网络上有句话,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千万别放过他!熊孩子惹祸的事情比比皆是,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穿着鞋踩在别人家的沙发上,在小区里拿着石头去划车,拿着钉子把自行车扎破,甚至往别人的锁孔里灌502胶水,孩子调皮捣乱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有一些惹起众怒的行为,父母的纵容只会让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在他的眼里,没有底线和界限之分,做事情完全凭自己的喜好,等到闯出祸来为时已晚。

两位爸爸“刻骨铭心式”惩罚熊孩子

第一位爸爸

孩子在阳台玩耍的时候,把一大瓶墨水洒到楼下,虽然是不小心,但是墨水撒下去的瞬间,楼下邻居晾晒的衣物及楼栋外墙全部遭了殃。事情发生以后,孩子的父母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做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带着孩子挨家挨户的上门道歉。将邻居家受污染的衣服全部带回来清洗,洗不干净的,就承诺给邻居买新的。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回家手工搓洗衣服,父母加上孩子一起搓洗,妈妈还在视频中让大家看了自己手掌红肿的照片,告诉大家,手是搓衣服搓肿的,不是打孩子打的。

第三,爸爸专门请了一名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做外墙清理。他让孩子全程站在太阳底下看。希望孩子能够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位爸爸

在美国,一位十岁的女孩克里斯滕,因为在校车上连续两次欺负同学,被校方禁止搭乘校车,她只好求爸爸开车载她上学,但爸爸考克斯认为,孩子就要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要好好反省自己的欺凌行为,他要求女儿在温度仅为零下二度的天气下徒步八公里去上学,爸爸没有完全放下不管,他一直开着车缓缓的跟在女儿后面,爸爸说,我知道很多父母可能不赞同我的做法,但是并不重要,我在做我认为非常正当的事情,让她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

点击加载图片

在爸爸后续的视频中,这次举动显然效果非常好,女儿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爸爸表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校园凌霸是不可以接受的,不要再抱着“孩子就是孩子”的想法,掩盖他们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得不说经此一事,熊孩子得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训,以后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后果,爸爸的做法是在为孩子负责,也是为家庭和社会负责。

正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不能放过他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孩子在成年之前必须依附于父母才能健康成长,父母要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同样的,教育好孩子更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一位妈妈在孩子坐车前,就会给孩子立很多规矩,第一,吃东西的时候要安静,不能把食物的碎屑掉在车上,第二,不能在车上爬来爬去,第三,不能大声说话,不要打扰到开车或者是坐车的人,第四,不能随便打开窗户,或者在车窗玻璃上乱写乱画。

点击加载图片

从小对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父母是最高的权威

一位八岁的男孩儿拿着打火机三次点燃商场的衣服,看到火着起来以后,他竟然蹦蹦跳跳地离开了他,纵火的原因竟然是我觉得好玩。

当孩子犯了错,很多家长只会说他还是个孩子,言外之意,孩子是不用负责的,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词,其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一个概念,我还小,我犯了错是可以原谅的,无论自己做错了什么,都会有父母的庇护。

一位作家说,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有礼貌?是为了让她生活得比较安全,这种方式最没有风险,出门不会惹麻烦,更不会去挑衅力量远胜于自己的对手。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惩罚熊孩子其实是在保护她,是在把他从更大的错误身边拉开,当孩子的成长没有惩罚,没有权威,也没有规则,那这个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意义。

点击加载图片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要守住自己的界限,如果越界就要受到惩罚,除此之外,父母还不能总把“他还是个孩子”挂在嘴边,想让孩子有敬畏感,就要对他一视同仁,犯了错误,要看错误的严重程度,犯了小错口头警告,同样的错误重复犯,就需要惩罚,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孩子犯小错的时候,父母及时引导和处理,那么孩子就不会有犯大错的机会。

熊孩子屡次犯错,背后都有着一对不作为的父母,孩子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地纵容。我们要让爱变得有棱角,这世界上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意管的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