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一个人的好坏。”看你站在哪里,看他站在什么立场中

 看书之家 2020-08-01

看书之家

    在群里收到一个问题,他问:“怎么去看一个人的好坏?”

    随手回复道:“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拥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在这世间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和绝对意义上的坏。”

    他再问,道:“那总有一个切入点吧!”

    看了一眼,回复道:“愤青这一群体有别一别名,叫未得利群体。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题记

    提笔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佛学句子。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在想,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虽然对应了人生三大境,但同样却也似乎可以用到好坏之上。

    如同,在我们年少之时,很容易就看出一个人的好与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认知的加强,再想看清一个人的好与坏,却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再之后,随着自身的定性,对于好坏的定义,又有了别一层不同的定义,也在这一层定义的影响之下,好好坏坏却也就容易区分了。

    而这,却从不是说我们完全认知了社会,也了悟其间所有因果,只是单纯地从自身得利与否,损失与否,从而做出了一个相应的判断。

    也可以更为简单一点的来说,很多人看待事物,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是取决于这一件事物本身的对与错,而是取决于他自身所处在的位置上。

    如果他是既得利益者,那么,便是对的。

    反之,若然他是利益损失者,那么,他必然会排斥这一行为,因而,这一行为在他心中也就是错的了。

  其实,这世间之事,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如此。

    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你可能就会有别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可是,身为常人的我们,却又如何能做到越凡脱俗而不受丝毫干扰呢?

    就像在正常情况之下,身处在局中的我们视野和心性往往会被当下所局限,加上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之下,在处理和面对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免不了会以自己所处的角度和位置,来看待问题和面对与处理问题了。

    既然如此,那看待问题的好坏,同样也就免不了会以自己的角度和位置,究竟是收获还是损失利益看相看待了。

    换言之,看一个人的好坏,对于自身而言,不过也就看他处在什么位置,站在什么立场之中了。

……

篇外文:本文只是随笔所编,只可观赏,却不可当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