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人观影:勇敢者游戏2-再战颠峰、吹哨人、南方车站的聚会、星际探索(2019-12-06)

 高人碟网 2020-08-01



最近迷上了刷“抖音”,在抖音平台上我关注了一位名叫“王小伍”的电影专业人士,听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电影知识受益匪浅。他偶尔也会聊些“非专业”话题,比如在影迷圈中经常吵翻天的“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分类问题。在他看来,这种分法就是“伪命题”,因为“艺术”和“商业”这两种属性在任何一部电影中都是同时存在的。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出电影属性的不同并非商业与艺术的对立,而是“大众商品”和“作者属性”的区别,他还用两张向日葵画来辅助阐述观点:下方上图的“装饰画”是为了大众审美而存在的“商品”,下图则是“梵高”作品。实事求是的讲,我们不能说装饰画就没有艺术价值,更不能说梵高没有商业价值,论售价,梵高的画的标价至少是装饰画的几亿倍不止,电影亦然。所以为了“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吵得不可开交的影迷同学们,大家可能跑偏了。两种不同形态的电影可分为“商品电影”和“作者电影”。商品电影要考虑市场接受度、作者电影则更注重个性表达,便如同“梵高”的向日葵画表达的是:在我(指梵高自己)眼里,向日葵就长这样,你爱喜欢不喜欢,这事和我没关系。“王小伍”的个人结论和我不谋而合,我再扩展一点:商品电影是拍给大众看的、作者电影是拍给自己看的。所以从观众角度,能明显感觉到两者的不同。

装饰画《向日葵》

梵高画《向日葵》

之所以用“商品电影”和“作者电影”开篇,是因为本周我看的四部电影中,有两部是“商品电影”、两部是“作者电影”,前者分别是《勇敢者游戏2:再战颠峰》和《吹哨人》、后者分别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和《星际探索》。如果把商品电影和作者电影划成一条直线的两端(商品在左、作者在右),则《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中间偏右的电影,而《星际探索》则是完全在右的电影。以我目前的观影水平衡量,在下还是更接受商品电影,作者电影对我来说,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催眠神器……和以往一样,只要能把我看睡着的片子,我都不会给予太积极的评价。


勇敢者游戏2:再战颠峰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虽然精彩程度略逊于上部,但仍不失为合格的爆米花娱乐型商品电影。
最初的《勇敢者游戏》电影是于1995年公映、“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作品,而昨天首映的《勇敢者游戏2:再战颠峰》(以下简称“游戏2”)却不是接续威廉姆斯的版本,而是延续自2017年的《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以下简称“游戏1”),两者在故事上有紧密联系。所以如果您先行看过《决战丛林》,那么看《再战颠峰》会有很熟悉的感觉,但若还没看过《游戏1》那我推荐您先去看《游戏2》回家再补《游戏1》,原因我会在下文中说明。从原版片名的副标题《The Next Level》中也能反映出《游戏2》相当于“电子游戏”中的“第二关”,若按这个套路走下去,只要本作还能赚钱,那它完全可以一直拍,一直“NEXT”……
《游戏2》的主体框架和《游戏1》一模一样,一群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由于某种原因进入了一部名为“尤曼吉”的电子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各自化身为不同的角色,只有顺利通关,他们才能返回现实。《游戏2》中的“现实”、“游戏”两套演员均由《游戏1》的原班人马回归出演。只是《游戏2》中的现实世界新增了两个“老年人”角色,他们分别是前作男主(现实世界)史宾赛的“姥爷”及“姥爷年轻时的合作伙伴”。而在游戏中也同比增加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女神偷”,一个是……不能说,你去电影院看过就知道了。
虽然这次是同一伙人回到了同一款游戏中,但这次历险的场景却是全新的,第一部是“热带丛林”、第二部改成了“从沙漠到冰川”。可惜的是,虽然场景全面更新、也增加了人物,原有角色的技能也有增加,但本片仍给我一种“创新不足”的感觉。这是部多角色电影,想驾驭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实《2》和《1》是同一位导演,只是不知为何,《2》除了热闹依旧之外,其余方面总是差强人意,有些设计的刻意性太过明显。现实和游戏中的人物反差是本作的笑料来源,在现实中无法(不愿)实现的“成长”在游戏中当成任务来完成的是本片的故事核心。上一部获得成长的是怯懦少年、而这部的成长是新加入的那对“老年人”,他们初入“尤曼吉”游戏世界的“新兵”,而上部中进入过游戏中的角色大都沦为了配角。放心,在游戏中,“道恩·强森”和“凯伦·吉兰”(饰演MCU“星云”的美女)仍然是大主角……

尽管放心,就算您没看过《游戏1》,直接看《游戏2》也不会影响对故事的理解,毕竟爆米花电影的剧情通常不会设计得很复杂,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不会拿《2》去比《1》,也许这能让你对《2》留有更好的印象,因为作为爆米花电影,它的场面、特效、动作、节奏、幽默都是合格甚至良好的,缺点只是较《1》的创新不足,原有的技能设定除了基础之外几乎没重复展示过,以至于除了游戏中的男女主角二人,其余角色的作用都显得可有可无,更多时“别人”更像是一群累赘。新增的角色与他们的特有技能也不大出彩。所以我推荐的方案是,没看《游戏1》的同学最后先去看《游戏2》,然后再回家后补《游戏1》,把两作反过来看会得到更多的观影乐趣。



吹哨人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两位主演都奉献了合格的演出,结尾设计有亮点,但影片整体较为平淡。属于及格线以上、良好线以下的国产电影。
“吹哨人”这个“新词儿”在影片的片尾字幕处打出了解释,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举报人”。通常指在发现公司内部的违法行为后,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执法机构查实后及时止损以挽回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过程中的“重要职位”。实话说,这个“职位”不好干,干好了叫“吹哨人”,干不好就是“内奸”,哈哈~~~~经过解释,大家都明白《吹哨人》电影的主要情节了吧?从片尾字幕所示,你可以把本片理解成我国新出台“吹哨人”制度的义务宣传片,这个制度我没背下来,大概就是国家会奖励及保护吹哨人等等的吧……
本片导演“薛晓路”是内陆的女导演,以前曾执导过李连杰、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以及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主演:汤唯、吴秀波),在《吹哨人》之前的最近一部作品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回归》。我觉得薛导很擅长刻画人物情感,所以前面几部以爱情、亲情为主题的电影均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可惜《吹哨人》并不是以“情感”为主题的电影,虽然情感仍是其内核之一,但故事风格走的是“悬疑类”、又颇具“动作”元素,而显然这些都不是导演强项,所以前面的故事讲得很平淡,有悬疑但不紧迫、有动作但不精彩,致使我始终没能跟着角色一直融入在电影故事之中。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结尾的“反转大爆发”才有了好转,但这来得太晚了……如果没有这个结尾,本片我只能给三颗星,这个结尾可以加半星。
本片吸引我进电影院的是两位主演,男主角“雷佳音”和女主角“汤唯”。“雷佳音”是很有观众缘的演员,他相貌平平,走在大街上就是个普通人,也许就是这种普通才更容易让大众接受,因为他就是你我。我对他印象深刻的两部作品是“宁浩”执导的《黄金大劫案》和“苏伦”执导的《超时空同居》。前者我已忘了剧情,但却记得雷饰演的“小东北”让我又喜又悲的感觉;《超时空同居》中的“陆鸣”一角也是这样,前面演出的都是喜剧,后面又来了个情感反转(由喜转悲),所以雷佳音是个能让观众笑、亦能让观众哭的演员。“汤唯”更不用提,虽然是位漂亮标致的大美女,但论实力我仍然把她划为演技派。她是凭“李安”执导的《色戒》出道,然后就被内陆封杀了……如果观众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那《色戒》是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汤唯在片中奉献了一等一的演技,同年龄的女演员中能达到这种表演功力的凤毛麟角,所以汤唯虽然有花瓶级的颜值,却从未有观众把她当作电影中的花瓶来看待。就《吹哨人》这片的成色,如果没有这两位主演的卖力演出,它的级别可能会低至及格线下。不是制作人员不认真,只是他们的强项不在于此,且男一号的角色设定也有BUG。片中只交代了男主年轻时的偶像是“小马哥”,但他既没有家传武功、也没有军旅生涯,日常生活也是与人为善,明显的居家好男人形象,身份又只是外国公司的普通小职员,这样的普通人能在面对手持枪械的黑帮杀手面前,沉着冷静的开车逃跑、甚至还能控制无人机反击,让我怎么看都觉得缺少说服力。作为“商品电影”,《吹哨人》有着不错的叙事节奏,场景也算丰富(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人物情感是薛导强项,自然也没问题,问题只出在悬疑、动作不强这两方面,喜欢主演的影迷可以进影院支持一下,但期待雷佳音演喜剧的就算了,这不是喜剧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一个本可作为“商品电影”的题材,由于采用了偏向“作者电影”的表达手法,致使我小睡了一下,若没睡我的评价能更好。
把《南方车站的聚会》(以下简称《南车》)的推荐指数与《吹哨人》拉平是个很有风险的举动,因为我完全可以预见《南车》在纯影迷中的起评分一定远高于《吹哨人》,毕竟《南车》的“刁亦男”是做出过《白日焰火》(64届伯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的导演,而《南车》此前也在72届戛纳电影节中获得过“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提名,所以它被专业人士看好是很正常的。说白了,《南车》比《吹哨人》更上档次。按照文首的分类,我觉得《南车》属于偏作者风格的商品电影,我个人还是可以接受这种类型的影片的,只是因为这类电影的叙事风格偏缓,而我的身体只要遇到‘缓镜头’就条件反射式的犯困,以至于我在影片放映过程中眯了一小会,如果没有这次小睡,这片我至少能给四颗星。片中是聚焦于中国南方三(四)线城市的灰色地带,也就是民间黑社会的故事……
“胡歌”属于上一代的“小鲜肉”出身,因主演游戏改编剧集《仙剑奇侠传》的男一号“李逍遥”一炮而红。他的作品很多,但基本都是“电视剧”,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只看过他主演的《仙剑》,我是原版游戏粉儿,我对他塑造的李逍遥印象颇佳。随着年龄的增长,显然他还是那样英俊,甚至连车祸都未能损其分毫,但靠脸吃饭始终不会长远,总有一辈新人换旧人那天,所以这些长相好的演员也都在寻求证明自我的机会。而胡歌这次成功的通过《南车》证明了自己的演技本领。他演出的“小流氓”为本片增色不少。同样出色的还有女主角“桂纶镁”,她饰演“陪泳女”,听名字就知道她的职业是干啥的了,这里不便细表……在中国电影的严苛尺度下,这片能上映已经很意外了,看“反派影评”上的介绍,本片较“电影节版”有很多处的删改,但即使这样尺度仍然不低(有断头画面)。这种电影不用做过多推荐,喜欢的自然了解其价值,不喜欢的可能真看不进去。我目前正处于努力让自己接受此类电影的阶段,但我还需要再进步才能完全接受这类的电影风格。


本片的优点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中国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这必然比人为拔高的歌颂类电影更接近真实。缺点是本片不适合休闲,所以在“娱乐角度”,这片并不比《吹哨人》更好看。



星际探索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披着科幻外套的嘎嘎纯级“作者电影”,对我就是“催眠神器”……本片适合“ 布拉德·皮特”的影迷观看,全程都是他的个人演出,保证能过足眼瘾。
如果说《南车》是略带“作者电影”风格的片子的话,那《星际探索》就是嘎嘎纯的“作者电影”,我在前半部分皮特从地球出发、到达火星前的这段路程中就睡着了,据说这里还有一场动作戏?那么我就把片中理论上最吸引我的桥段完美的错过了。醒来后我也是强挺着才没有在电影结束前再次睡着,看这样的片子对我身心完全是种煎熬。电影故事并不复杂,而且我还请求“CGV影城”给我排了普通话配音版,所以虽然睡了一程,但并不影响我理解剧情,因为它太简单了。如此简单的故事导演竟用了124分钟,中途几乎没有转折,全程平铺直叙,所以没有内容就用“内心戏”来凑,看起来不是一般的闷。这种“太空独角戏”的片子并不是《星际探索》首创,它前面就曾有过《地心引力》和《太空旅客》,我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但这片我真心接受不了。我完全不理解导演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这就好比一个人给你讲故事,如果他非常有技巧,那即使故事很烂,他一样能通过讲述方法吸引你把它听完,但如果故事很简单、他又讲得很磨叽,且说话时爱转弯抹角,说半天你都不明白他想说啥,那除了“催眠”我确实感受不到其它东东了。当然我说的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在群里和大伙讨论这部电影时,有一样被催眠的,也有能品出其中滋味的同学,所以可见这部电影的观影门槛较高,它并不适合想用电影娱悦自己的观众收看。但如果你是“ 布拉德·皮特”的迷粉,只为了看偶像,那本片非常值得你去一观,因为皮特全程都在,保证你能过足眼瘾~~~

本周的四部电影:纯商品电影两部,一中一西,《吹哨人》和《勇敢者游戏2》,论娱乐性首推《游戏2》。准作者电影一部《南方车站的聚会》、纯作者电影一部《星际探索》,请您按照个人观看习惯、欣赏品位自行选择,切忌好高骛远。否则在电影院里睡觉还是不如在家里的床上舒服,主要在自己家床上睡觉不用花钱,也没有散场不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