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中的成语赏析

 凌云悟道 2020-08-01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相传是由孔子编订,将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时代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文献资料汇编在一起,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曰若稽古】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稽古:考察古事。能顺考古道而行。

出处《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

这句话的意思是:考察往古之事,帝尧名叫放勋。他办事认真,明察四方,他善于管理天下,深谋远虑。

【允恭克让】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诚实。指诚实、恭敬而又能够谦让。

出处《尚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人温和宽容。他讲求诚信,恪尽职守,又能谦让,他的光辉照耀到四海之外,充满天地之间。

【克明俊德】俊:大。能够弘扬大德。

出处《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能够发扬大德,使家族內部亲密和睦。

【平章百姓】平章:辨别章明。百姓:百官族姓。辩明各官员的职守。

出处《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族已经和睦了,这种和睦之礼就在百官族姓中得到辨别和彰明。

【协和万邦】指家族乃至国家和谐康宁。

出处《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官族姓清楚明白了和睦之礼,就使得诸侯万邦协调和睦,天下民众因此就变得和睦友好起来。

【静言庸违】意思是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心非。

出处《尚书·尧典》:“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唉!他说话甜美却行事邪僻,貌似恭敬而内心却傲慢得很。

【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出身寒微而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请在显贵的人和处在社会下层的微贱者中推荐贤者吧。

【浚哲文明】浚:深邃。哲:智慧。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德辉耀。形容智慧深远且文德辉耀。

出处《尚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以位。”

温恭:温和恭敬。永:长远。塞,充实。

这句话的意思是:查考往事。舜帝名叫重华,与尧帝合志。他有深远的智慧,而又文明、温恭、诚实。他的潜德上传被朝廷知道后,尧帝于是授给了官位。

【如丧考妣】如同父母去世时那样悲伤。

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这句话的意思是:舜辅助尧帝二十八年后,尧帝逝世了。人们如同死了父母一样伤心。

【明目达聪】眼睛明亮,听觉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后指全面了解情况,明鉴四方。

出处《尚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这句话的意思是:打开明堂四门宣布政教,让四方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出处《尚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敦德允元。’”

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二州的长官们啊!安抚远近的人,使他们归顺。

【诗言志,歌永言】诗歌能表达一个人的志趣和意向。

出处《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表达思想感情,歌曲咏唱心声,声情和声调要依从所咏唱的内容,乐律是配合五音的。

【百兽率舞】百兽相率起舞,比喻天下升平。

出处《尚书.舜典 》:“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敲击石謦,让百兽都随着音乐节奏跳起舞来。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假冒和善,讨好别人。

出处《尚书.皐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孔:很。壬:佞,巧言善媚。

这句话的意思是:何必畏惧巧言、善色、很佞的人呢?”

【兢兢业业】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尚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教:效也。逸欲:安逸贪欲。一日二日:日日,天天。万几:变化万端。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贪图安逸和私欲,要兢兢业业。

(未完待续)

注:此文是汉阳老年大学学员宗贤静先生(82岁)所作。本人得到授权代为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