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陆游所作的这首诗才最应该入选中学课本, 而且要全文背诵!

 我爱巴蒂斯图塔 2020-08-01

朝代更迭,百姓疾苦,烽火连天的悲惨只有诗人最能够体会。诗人,可以用最精炼、最华美的辞藻描绘大好河山,也可以真实反映当时时代现状。

历史上能够将山水、爱情、家事国事,同时都写好的诗人其实并不多,陆游是这少数中最优秀的一个,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大量抗金诗篇呢?哪一首又是最广为流传的呢?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诗人提笔写诗剧照

有“小李白”之称的陆游,出身名门望族,从曾祖父开始就入朝为官,在这样的家庭出生,陆游接受了良好的文学教育,可是他也经历了朝代更迭带给家庭的颠沛流离。

虽然家里长辈都是做官的,但是陆游一家可以说是铁骨铮铮,为官数代却都是赤胆忠心。陆游的父亲陆宰也是个忠于朝廷的好官。

北宋末年,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宦官、贪官当道,当时大部分官员都主张要和金,以此换来眼下安定的生活。陆宰竭力反对,结果受到同僚的排挤,最后在朝中的官也做不下去了,带着全家索性回了老家。

之后金兵南下攻打北宋,北宋灭亡,陆宰又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东阳,当时的陆游年仅4岁。从记事起便开始了这种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日子,加上父亲爱国抗金的思想熏陶,陆游自幼就有一颗很强烈的爱国心。

但是陆游一开始并没有投身戎马,他自幼聪慧,文思敏捷,是作为文官入仕的。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陆游漫画

从“小楼一夜听春雨”到“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早年的陆游是个浪漫多才、热爱生活的诗人,小雨、小花、树木都能让他赋诗一首,特别是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更是陆游的最爱。

在和自己表妹唐婉结婚之后,夫妻两人琴瑟和鸣,虽然世间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当下两个年轻人心意相通,那时的陆游虽然悲伤国家的前程,可是爱情的填充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乐观。

然而之后由于唐婉未生育,两人被迫分离,陆游对这段感情的无疾而终一直都很难释怀,之后诗文也都是悲怆为主,加上当时南宋政治腐败,秦桧等主和派把握政权,陆游抗金的热血在文职上明显走不通了。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陆游和表妹唐婉结婚漫画

乾道七年,已经46岁的陆游正式投身军旅,将抗金的一腔热情化作诗文和行动,开始艰苦筹划北伐。由于力主抗金,自然损害到许多贪官的利益,陆游即便是从戎日子也不好过,曾经几次被罢黜在家。

但是他写的许多爱国诗作被广为流传,声名远扬,很多名词名句到现在依然被收录到教科书中,也是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很好的范本。

《书愤》是陆游晚年被罢黜之后,在家中回忆自己年轻时的一腔爱国热血写下的爱国名诗,北伐失败,收复中原彻底无望,眼见自己再也等不到国家兴旺的那一天,壮志难酬、悲愤无比的陆游提笔写下名诗《书愤》。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陆游的《书愤》

开篇第一句就表露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凉。“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作为一个曾经和众多将士一起冲到烽火第一线的诗人,他坚信如果能够集中兵力一起去攻打金兵,告诉金人,我们中原人民是不可侵犯的,那么金人又敢如此轻视我们吗?

可是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激情,诗人不禁也暗暗嘲笑自己的天真和幼稚,想要让皇帝发令去攻打金人,其中的道路有多艰难?当时年轻的诗人和将领们都低估了。

当时遥遥看着中原北面大好河山,和诗人一样想要收复领土的将领们如今何在?是不是也和诗人一样抑郁不得志?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金国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要读懂这句诗,就要去了解诗人过去的履历。陆游一心主张攻打金兵,并且也投靠到王焱手下,作为主张攻打一派的王焱在很多建议上都愿意听取陆游的建议。

当时的陆游没有一刻不再期待,能够用自己的才智为攻打金兵做出一份贡献。

爱国之火熊熊燃烧,在瓜州度的时候,陆游还曾骑着马跑到了抗金第一线,在夜色中看着楼船军舰。诗人也曾骑着战马在大草原上奔跑,大散关告捷的消息就如同秋风一样散布到各个角落。

陆游回忆这些细节是有原因的,当时由于主和派的影响,和金兵抗争在一线的将士官兵生活得很艰苦,陆游曾借诗文描述过,为了作战他和将士们曾经3天没有吃一粒米,以至于后来,闻到大米的香味都觉得特别珍贵。

这一句通过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对比写法的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当时战火纷飞的激烈场景,更能烘托出作者此刻内心的悲廖。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在夜色中骑着马匹剧照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个“空”字就道出了诗人曾经热烈追寻的梦想全部落空。陆游不仅是个文人,更是能上阵杀敌的军人。

在自己从军的时间里陆游没有贪生怕死,在塞外也立誓要通过自己的谋略来帮助国家赶走金人,收复失土。

然而到了现在,看到镜子里面白发苍苍的老人,诗人终于明白:自己爱国爱家,不遗余力奔忙,却抵不上朝中小人的使绊,如今自己已经走不动了,收复中原的理想就要落空了,悲愤交加怎能不说出来?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白发苍苍的老人剧照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最后一句,诗人用诸葛亮北伐的决心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交加:这些胆小怕事的人,你们用国家去换取自己的安定生活终将被世人唾弃,只有我,像诸葛亮一样不顾一切要北伐收复中原的人,才会被世人铭记。

一直到老,都无法实现北伐愿望,陆游内心的不甘与无奈也只能通过诗文来宣泄。

写这首《书愤》的时候,陆游已经六十一岁了,他深知自己已经无法亲自去实现这个梦想,内心愤慨让这首诗读起来更加酣畅淋漓。

点击加载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陆游

也是因为陆游自己早年从戎的亲身经历,才能写出铁马、楼船这样千古不朽的好词。

作为爱国诗人,陆游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爱国诗作,每一首读来都不一样,虽然诗人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却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精神,很适合青少年背读。小编觉得,这首诗才真应该入选中学教材全文背诵,让祖国的小花朵们时时刻刻铭记爱国的思想,不要再让那种屈辱的历史重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