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成为自己,会怎样【王睿*心理疗愈与占星】

 新月文化 2020-08-01

NEW MOON

我们还有多少崇拜是自己的?
我们还有多少渴望是自己的?
我们还有多少心愿是自己的?
我们还有多少情绪是自己的?
我们还有多少习惯是自己的?
我们还有多少喜欢是自己的?

你又是为了哪个谁谁谁,把自己同化了?
你又是因为哪个谁谁谁,把自己弄丢了?

我们还有多少自己是自己的?

NEW MOON



讲个悲伤的真事儿先。

前几日,听一位在税务局工作的亲戚说,他的同事兼最好的朋友,刚刚上吊自杀了。

那是一位还不到30岁的男士,原因是因为在筹备婚礼的过程里,他自己的想法跟父母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他是家里的独子,他的父母瞬间喜事变成丧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难过之余,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因为这么小的事情,就忍心扔下他们老两口儿离开,而且,父母管儿子的事,不是天经地义吗……

可是,我却非常理解,为什么他会如此决绝。

对于一个从小到大,人生总是要围绕着父母的意愿,而不是自己的意愿来建立的人来说,他的人生不是自己的。

自己的生活自己不能决定,自己主宰不了自己。

快30岁了,连自己的婚礼都不能自己来决定,他还能决定什么呢?

另一方面,稍一反抗,父母就会口口声声地说: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不听话就是不孝……

事实上,这样的生命状态,会让人感觉不到自己是活生生存在着的,而缺乏存在感的人,会很容易选择死亡的,——因为他活着,比死还要痛苦,生命的活力和能量都很低很低。

他,被父母彻底吞没了;心,可能已经想死很久了。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

确切地说,只有活给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在“活着”。

我们案例里的这位男士,他直到死,也没有真正活过。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因为从来没有为自己真正活过,所以,他宁愿选择死。

我知道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没有几个家长会考虑让孩子“建立自我”、成为自己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会习以为常地以“为了你好”之名,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甚至,有的家长会担心一个人有了自我的独立判断力,被主流社会所不容。

家长们真正关心的常常是分数,是自己的孩子,够不够“乖”。不过,这样的做法却有些目光短浅,不是吗?


因为,很简单,长大成人之后,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断: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打工还是创业、什么样的钱能往出借什么钱不该借、留在家乡还是出门闯荡,跟当年数学或者英语考 90 分还是 60 分并没有直接关系,跟他有多乖也没关系,却跟一个人的眼界、格局、智慧、内在精神结构息息相关。


而这些,离开健康的自我啥也谈不上。

这个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果像案例里那个自杀者的父母一样,处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是被阻断了自我实现、成为自己的路,那么,即便他不自杀,面对漫漫人生路里可能出现的各种抉择、各个十字路口,他,又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可想而知,即便他如父母所愿,这么一路“乖”下去,他的父母也不可能陪他一辈子啊,那么,当他的人生出现风浪,他也很难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他受挫了、受伤了,他很可能会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一个生命,之所以宝贵,就在于他和别人不同。

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尊重这个设计,才能更有能量、智慧和生命力。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出生星盘,描绘了我们最该成为的样子。

是茄子,就不要勉强自己成为黄瓜,不是吗?

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因为你的灵魂,穿越生生世世而来,自带风水,灵魂完备。

而父母,不过是你来人间的一座桥,是你生命里的一扇窗。

你是谁,你要成为什么样子,早已写在了你的基因里。

如果,你不被允许成为自己,会怎样?

你的生命,会扭曲、会生病、会枯萎、会痛苦,甚至,会早早死亡。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里同时担当很多种角色,扮演好这些角色,当然非常重要。可是,人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则是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必须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必须去遵从自己的内在基因,必须尊重自己本来的面目,不被打压、不被否定、不被干扰,舒舒服服、自自在在地,成长你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不用活成任何别人。

我知道,很少有父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这种健康的成长环境,更多的人,会在成长的过程里,被扭曲得面目全非,心,被伤害得千疮百孔。

我也知道,被伤过的人、被改造得不是自己的人,从那些伤害里复原,从那些限制性信念里解脱,需要极大的决心、耐力和勇气,这条路,走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可是,为了家族业力不要一代代传递,为了我们生而为人健康生活的权利,——自救,自我疗愈,是唯一通往光明的道路,不是吗?

对所有想改造你的人说“滚开”吧,哪怕那个人是你自己!

大声地对这个世界声明:

我就是我,我不想做一个完美的人,我只做真实的我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真正的在活着。

王睿:作家,已出版《我该如何存在——心理篇》、《我该如何存在——占星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杂志专栏作家。一个心理疗愈之路上的实践者与整合者;一个不停被问“告诉我,你是怎么恢复健康的”而成为一名心理咨商者的注册会计师。回望来时路,忍不住要与你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路径与风景,让我们通过文字,去触碰彼此的心灵吧!

【公众号:心理疗愈与占星  个人微信:wlqisw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