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系还有一颗没有被发现的新行星吗?【Astrology News】

 新月文化 2020-08-01

NEW MOON

天文学家迈克·布朗说,有一颗新的行星拥有海王星一样大的体型,坐落在柯伊伯带的外围。虽然为这颗理论上存在的行星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还为时尚早,但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坚信有证据表明它的存在,即在距离冥王星绕日轨道十倍远的地方,有一个和海王星一样大的星球也围绕着太阳运行,其轨道显得十分奇特,被很大程度地拉长。

NEW MOON



过去对外太阳系是否存在X巨行星也有过推测,但这次不同,这次刊登在《天文日报》的科研文章,由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布朗和副教授康斯坦丁·巴特金提交,他们对如何找到太阳系外围的幻影体颇有了解。

布朗和他的加州理工团队曾经因为发现了许多遥远的海王星外天体而著名,这些天体位于柯伊伯带,这是一个巨大的冰状物带,比起我们较熟悉的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前者是后者的20倍宽和20-200倍重。所以当布朗提出有关新的发现时,天文学界对其理论的大部分内容还是信赖和愿意聆听的。


布朗是加州理工学院“理查德和芭芭拉玫瑰园计划”行星天文学部门的一名教授。加州理工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工程类私立学校之一。他从1996年在该校任职教员,2007年获得了学校的最杰出教学奖——李察·费曼奖。其他获得的奖项还包括尤里奖(天文学会的行星科学部门颁给最佳年轻行星科学家的奖)、卡弗里奖的天体物理学奖(隶属于卡弗里基金会)。

2006年,这位加州理工的天文学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100人之一。2014年,他被引入美国国家科学院,他的成就使他脱颖而出,成为这个领域里高度可靠的见证者和受人尊敬的专家。

发现阋神星

布朗在2005年1月发现了阋神星Eris,这使他声名大噪。阋神星是位于遥远的柯伊伯带的一颗行星,比冥王星略小,离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两倍。那时冥王星仍然属于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所以阋神星被誉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没过多久,阋神星的发现导致了一场探讨和争论,柯伊伯带里无疑还会存在类似冥王星和阋神星同样性质的星体,如果存在,那么是不是都要像冥王星那样列为太阳系的行星?这一个质疑最终使冥王星从一颗实实在在的行星降级为矮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永远地踢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为了把问题弄得更清楚,布朗和他的同事们继续观测,竟然真的发现了新的几颗柯伊伯带的矮行星,并用异国名字来命名,比如鸟神星,妊神星,奥库斯,夸欧尔,塞德娜。

这个加州理工的天文学家,写了100多篇论文,关于他的发现的故事,刊登在全球各大报纸的头条。

他为公众写了一本获奖畅销书,名为《我是如何杀死冥王星的,为什么会让它的死亡到来?》,详细记录了与冥王星被降级的相关发现。布朗是支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立场的,但没有完全预见到公众会对冥王星降级的反应如此强烈。

可能怀着一丝内疚,布朗用他相当具有专业度的名声下赌注,声称太阳系还会存在一颗被他和同事们叫做第九行星的行星,来代替冥王星的位置。根据他们的最佳评估,第九行星的重量是地球的10倍,或者说大约是海王星的一半。这颗行星距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很宽的椭圆轨道,它距离太阳不会小于250天文单位,最远点大概在600到1200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9300万英里)。相比之下,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只有5个天文单位,冥王星平均只有40个天文单位。

纽约客杂志让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这些距离概念,即如果太阳在纽约的第五大道,地球就在往西的一个街区,冥王星则在新泽西州的蒙特克莱,预想中的第九行星会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

700倍的远射

阋神星、塞德娜和其他柯伊伯带上的星体,可能被一个更大更远的“骚扰者”所影响。这个观点不是布朗和巴特金第一个提出的,但是他们确实是第一个用数据演示出来了这一猜测。第九行星距日700天文单位,用重力牵引、拉扯、重新排布柯伊伯带上的星体,使它们的轨道和分布成为现在天文学家们所观测到的样子。


布朗说,第九行星预估要15000年才能绕太阳一圈,如果它能存活得足够久,那么用夏威夷毛纳珊瑚礁地区的凯克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观察到它。但是这里仍然有许多科学空白需要去发现,可能会用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定位这个遥远的“漫步者”。现在我们都不用盯着第九行星看,就可以得到它如此多的信息,这充分说明了布朗和他的加州理工团队的天才、洞见和胆量。

当这些天文学家们公开了他们研究好的关于第九行星的计算结果,其他很多专家也提出了这颗理论上存在的行星所具有的假定物理特征和形成来源,这就好像第九行星的存在已既成事实了。对于很多观测者来说,这不算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第九行星是如此遥远,除非能够真的看到它。


因为曾经被愚弄过,一些顽固的怀疑论者仍然对所有关于这颗神秘行星的公开观点保持警惕。至少还有一位专家还不太信服,他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雅各布·麦科马斯,他认为把这颗理论上存在的行星称为太阳系第九行星是很不成熟的,根据《技术内幕》的一份报告,麦科马斯提出,科学家们正在考虑是否有必要为冥王星重新做分类。

麦科马斯是天体物理科学的教授,也是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的副主任。他指出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的冥王星探测船“新视野号”提供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新数据,可以显示出冥王星“可能根本不是矮行星”。

麦科马斯说,“在新视野号去年7月光顾冥王星前,天文学家们早就知道冥王星有5个月亮,包括那颗叫卡戎的月亮,这个月亮甚至比一些矮行星还大。这次有一些其他惊喜的发现,比如宇宙飞船拍到了冥王星周围稀薄的大气层,当太阳风以每小时100万英里的速度刮过冥王星时,形成了巨大的长尾形状,这在太阳系其他地方都是看不到的。

 “就好像冥王星有一个松软的尾巴,或者说像一颗彗星,也可以说像我们在火星上看到的那样,气体突然地转移,因为火星上也有一层薄薄的气体。但是冥王星还是不同的,天文学家们研究过太阳风经过其他典型行星时的反应,都没有看到过这种样子的。冥王星居然看上去像彗星——那是行星中的杂交品种。

 “我们可能要为这颗令人困惑的行星提供一个新的目录来归类它。”他补充说道。

很可能,不管任何人多么抱怨不公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仍然会死心塌地地拒绝恢复冥王星全行星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占星界没有被愚弄,仍然充满敬畏地赋予冥王星强大推动力的涵义,并尊重它应得的地位。当然占星界也可能吸收迈克·布朗新理论中的第九行星,把它纳入到目前占星学主流的关于成长和扩展的觉知体系中。


译者注:

柯伊伯带:大约有2千个天体在冥王星附近运动。那片区域叫做柯伊伯带。它的边界大致位于48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距离)处,因为从那里开始,天体的数量便迅速减少了。柯伊伯带是原初太阳星云(孕育太阳系的星云)的遗存物。那一带幅员辽阔,物质密度很低,距离太阳又十分遥远,物质无法坍缩形成行星。

王施霁: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占星师和进化占星师、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塔罗策略师、心理动力学治疗师、IHNMA催眠治疗师。211名校毕业,多年外企工作背景,从2008年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拥有细腻的感受力、能快速洞察事物的本质。爱读书、爱旅游、爱生活。研究方向:家庭系统和家族动力、个人灵魂的进化、理学与心学、宗教与修行。咨询方向:情绪和压力疏导、亲子关系沟通、情感关系互动、儿童潜力挖掘、职业发展规划等。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是有起起伏伏,周转波折。我愿意用我所能,陪你走过一段低谷时期,帮助你看到,此刻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可以成为什么样子。预约个案咨询:13716499393  (9:00-20:00) ,微信号也是此号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