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别跟内蒙人喝酒!!!

 老鄧子 2020-08-02

作为中国唯一被腾格尔认证为天堂的地方,在大部分的同胞眼里,内蒙永远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每年都不断有人提问:“内蒙都是骑马上班吗?”、“内蒙是不是高考要考蒙古包搭建”、“内蒙人是不是人均白酒两斤起步”,还有问“内蒙人成年的标志是不是独自到野外猎狼”。

其实这都是大家对于内蒙人的刻板印象。

真实生活的内蒙人:

不住蒙古包,住钢筋混凝土房;

出行不骑马;

日常主食是米饭或者面条(烤全羊多贵啊,不是顿顿都吃得起的);

读书一样学语、数、英、史、政、地、生、理、化。


 
但,关于酒量方面,内蒙人确实制霸了全国。

一般人喝酒只有两种状态:醉跟没醉。在内蒙喝酒还有第三种状态叫:到位。

你原本只是想去内蒙大草原追寻诗与远方,却被热情好客的内蒙人招呼地眼冒金光。


毕竟在热情的内蒙人看来喝吐了才算喝好了。没吐,说明没招待好。
 


01
内蒙人到底有多能喝?

网络上流传了一个段子,来说明内蒙人的酒量。“内蒙人的家里有三个水龙头,一个出水,一个出奶,一个出酒,价钱都一样。
 
想说的就是,在内蒙喝酒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如果你在内蒙,看到一桌子人在吃饭,桌上却没有酒。只能用两种情况解释:一、他们的关系不好;、他们在等买酒的人回来。
 
内蒙人的酒量深不可测。长曾经见识过一个内蒙的姑娘(注意是姑娘),一个人撂倒了一桌人,喝了至少2斤半的白酒。

据说她爹喝酒更猛,十斤装的塑料桶高度白酒,她爹跟朋友两个人,一顿就能全部干完。
 
外地人去内蒙喝酒,就不要想任何挡酒的理由。为了打消你的顾虑,内蒙人甚至把喝醉后休息的房间都给你准备好了。


在内蒙喝酒,饭前要喝“草原三杯”一杯敬上苍,第二杯敬大地,第三杯敬世间万物。
 
再然后
 
“草原白酒闷倒驴”这是大多数人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句话。
 
而那些勉强撑过前三杯的人,才有机会领略更加纯粹的内蒙劝酒文化。
 
内蒙是一个人均草原歌手的自治区,边喝边唱是他们的传统。前几年唱的比较多的是《鸿雁》,“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而且在内蒙喝酒还有一条十分“可怕”的规矩:歌声不停,酒不停。
 

如果内蒙的朋友一直唱,你就得一直喝只要歌够长,不信你喝不倒。关键唱的还贼好听,随便拉一个都是青歌赛的选手水平。
 
在各种酒局的训练中,内蒙人的酒量制霸全国。而其他省的人往往以喝倒过多少个内蒙人,作为他们的酒桌战绩。
“喝倒过一个内蒙人”=白银段位
“喝倒过两个内蒙人”=黄金段位
“喝倒过三个内蒙人”=钻石段位
“喝倒过四个内蒙人”=星耀段位
“喝倒过五个以上内蒙人”=最强王者段位

 

02
内蒙人喝什么酒?

曾经有一句话来形容内蒙的酒:内蒙古有多少河流,就有多少酒厂。
 
内蒙古共有十二盟市及两个口岸城市,包括有101个旗县区。酒厂总数超过了100家!而每个盟市都有各自的代表酒。
 
呼和浩特——呼白王


呼伦贝尔——海拉尔啤酒


兴安盟——归流河酒

通辽——蒙古王

锡林郭勒——草原白

赤峰——宁城老窖
乌兰察布——奥淳酒

包头——金骆驼


鄂尔多斯——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河套王

乌海——乌海二锅头


阿拉善——苁蓉酒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一款把你招呼到桌子底下吐泡泡的好酒。
 


 03
内蒙人为什么会这么热情?
 
内蒙古的面积实在太大了。内蒙最大的城市呼伦贝尔的面积就等于山东+江苏。
 
你跟朋友同时从内蒙的某一座城市坐火车出发。你朋友去杭州,你去内蒙的另一个地方。

你朋友坐七八个小时到杭州了。
 
你坐了十个小时,还是在内蒙。
 
坐了二十个小时还是在内蒙。
 
一直坐到屁股开花,怀疑人生,发现还是定位在内蒙。


地方很大,内蒙的人口却只有两千多万人。
 
地方太大了,总是觉得寂寞。

好不容易来了个朋友,肯定要热情点。如果喝醉了,还能多留几天。在内蒙“有朋至远方来”的下半句是:来了你就别想走。


每个人都向往着诗跟远方。
他们来到了有大草原,美丽的星空,洁白羊群的内蒙。
而在那片璀璨的星空下,都有一个纯正的内蒙人问你:草原雄鹰展翅飞,一个翅膀挂几杯?



— End —

 
(你见识过最能喝的内蒙人有多能喝?)

*图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