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兰博2000 2020-08-02

前言

中国的酒文化已经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占据中国历史的一半历程,而中国人对于酒的不同追求也是在全面地发展,酒的种类、酒的口感、喝酒的方式等等一些酒文化随之产生,但在不同的时期,对应着不一样的酒类文化。

这些文化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到现在,在中国人的饭桌上,依旧保持着有关酒的习俗,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一步一步丰富今天所说的酒文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酒”的成长史

  • 果酒

古书上记载最早酒是由猿猴制造,被称为“猿猴酿酒”,《紫桃轩杂缀》中:“黄山多猿猴,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十步。”与其说是“猿猴酿酒”,不如说“猿猴觉酒”,这种发现纯属是偶然,仅仅是因为过冬的果子腐烂后的自然发酵,从而产生酒精。

误打误撞之中发现了果酒,这便是原始社会的酒,也是伴随人类历史一起发展的重要酒类之一。因为自然发酵也可以产生果酒,所以便把果酒分为两种:自然发酵和人工酿造。我国在人工酿造果酒方面的历史相对较晚,可能也与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在古代,交通不方便,水果便显得尤为稀缺,在普通百姓家中,水果给它存放腐烂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两宋之前,果酒也只能是贵族用来享受的东西,流传度不是特别高。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 粮食酿酒

粮食酿酒起源于石器时代,距今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人自创的酒法。在商代之前,粮食酿酒的工艺粗糙,商朝时,人们改进了工艺,将不同的粮食分开进行发酵。

由此,黍蒸饭酿酒,即为黄酒;稻蒸饭酿酒,则是醴,即甜酒;用黑黍酿酒,便叫鬯,即白酒。

周朝以后,两宋之前,古人都在不断地改进粮食酿酒的制造方案,主要是精进黄酒和甜酒,而那时的白酒,也是不成熟的黄酒的一种。

周朝时,古人已然制造出'酒曲',开始进行配方的改造,将粮食酿酒的工艺推上新高度,而粮食酿酒是最为平民化的一种酒类,百姓家中都有粮食,每年粮食的收成都是由天气气候所决定,有多有少,在收成能保证一家人饭饱的情况下,古人就将剩余的粮食用来酿酒,成为百姓家中的一种饮品。

在我国,有关粮食酿酒起源的传说也有很多,例如:杜康造酒、仪狄造酒等等,但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 蒸馏酒

蒸馏酒的来源和炼丹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白酒是蒸馏酒的一种,但在古代,现代人常说的白酒其实是叫'烧酒、烧春'。

烧酒、烧春始于唐朝,但是这时期的烧酒并不能证明就是蒸馏酒,真正没有争议的蒸馏酒是在宋代以后产生。

蒸馏酒和酿造酒相比较,在制造工艺上略微繁杂了一些,仅仅多了一道蒸馏工序,但难度却增加了许多,蒸馏的关键设备是蒸馏器,而早在秦汉时期,炼丹技术的兴起就已经为蒸馏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石,炼丹过程中的提纯、分离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蒸馏酒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在南宋,史书上就曾记载了一些堪称完美的蒸馏设备,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桂人烧水银为朱银,以铁为上下釜,下釜为盘盂,中置水银,上釜如盖,顶施窍管,其管上屈,曲垂于外,二釜涵盖相得……'。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我们都知道酒可以助兴,而烧春和粮食酿造的酒不同,它是烈酒,烈酒下肚百转千回,每一滴都蕴涵不一般的滋味。对于诗人来说,是上好的创作佳品;对于苦恼的人,是极佳的解愁神器。

蒸馏酒在元代又有了不同的发展,元朝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开创的,对于制酒的方法也不和其他朝代相同,元朝就发明了一种新的制酒方法——烧酒。

秉承'万物皆可烧'的原理,元朝人民将粮食放进器具里烧,取煮熟后的粮食,将其冷却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之后封存到坛中,再蒸,取它的气水就可。

各朝商人们利用这种方法,扩大规模生产,将制成的酒散装散卖,很快演变成酒肆,变成了当时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行酒文化

  • 酒器

古人喝酒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对于器具的使用,更是层出不穷。我们现在喝酒,盛酒的无非就叫'杯子'。

而在古代,各种酒器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包括:尊、壶、爵、角、觥、觚、彝、卣、罍、瓿、杯、卮、缶、豆、斝、盉等。

现代人虽然在喝酒方面也有讲究,但始终不及古人,这些称呼,我们记都记不住,更别说运用。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樽,这是古代酒器的通称,是一种盛酒器,它的口是敞开的,杯颈很长,'樽'上面普遍雕刻的是动物形象,它的下方多有圈足,上面是镂空形状,中间可以点火,对器中的酒进行加热。

也是一种盛酒器,它不仅能装酒,还能装水,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水壶,一般都是长途跋涉使用。但是古人对于助兴喝酒和罚酒所用的器具不同,上面的都是普通喝酒所用的。

而觥则是专门被用作罚酒,它是一种盛酒、饮酒两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和樽一样,普遍雕刻的是兽。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器具也只是存在于曾经的历史中,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于品酒所使用的器具相对于古人来说则非常简单,一口杯,一两酒,足以笑谈人生。

  • 酒祭

在原始社会时期,祭祀等供奉神灵的神圣场合都必须要用到酒,在周朝,'酒祭'这个名词才被提出,自此以后,各朝各代就开始进行酒祭。

酒祭的涵盖范围很广,只要在祭祀场合中用到了酒,那就可以称为酒祭。其中,腊祭,伏祭和社祭最具有代表性。

腊祭,顾名思义是在腊月进行的祭祀活动,人们在一年的末尾来答谢保佑他们的神灵,古时候的腊祭,人们用抓获的飞禽走兽作'牺牲'用来祭祖宗及五位家神,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代,这都是每年年末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到南北朝时期,'腊祭'就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腊八节'。

伏祭则是在三伏天里举行,它的寓意是祈求风调雨顺,不要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洪水、干旱等。

社祭就是祭祀土地神,人们希望五谷丰收,社祭也是封建社会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当然,社祭中,酒同样也是必不可少,这些都代表着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

  • 行酒令

酒令分为两种,一种是雅令,另一种是通令。

漫谈酒文化|酒史、酒器与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鉴而愈醇香

两者的行令方式与它们各自的名字相匹配,雅令相对文雅,方法是:开始之前先选鉴出一个人作为裁判,由裁判出题,题目可以是诗句或对子,而其他人也不闲着,必须按裁判所出的题目的意思进行续接,续接的内容不偏离中心,格式也要一致,如果续接不成功,就会被罚酒。

通令的行令方法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是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一些小游戏。通令是种活跃酒席气氛的简单方式,在人民群众中比较流行。但贵族不喜通令,觉得通令就是一群人玩着一些不入流的小游戏,十分吵闹,有失贵族身份和风度。

但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更易被现代社会所接受,我们在酒席上,经常会见到一系列的酒桌小游戏,用它们来助兴,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总结

美酒虽好还需品鉴,但品鉴二字又有谁能说真正的读懂?'品鉴'这个词给予了酒太多的美好化身,人们开始忽略过度饮酒所带来的一系列身心危害,让品鉴为他们的愚昧买单。

古人纵然带给我们丰富的酒文化,但这些是需要我们来用心欣赏,静下心来,仔细回味历史的醇香,鉴赏每一口酒带来的感觉,你会发现,人生尽在这酒杯之中。

适当饮酒,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如果过量饮酒,则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后果,所以,为了您和您家人的身心健康,请真正做到适当饮酒不贪杯哦。

参考文献:

《紫桃轩杂缀》

《岭外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