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昵称Zpzg8fzu 2020-08-02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书法临帖真的很重要吗?需要注意哪些要领?”书法临摹当然很重要,书法临摹有两个临摹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初学阶段是我们学习书法基础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我们打基础的阶段,临摹字帖当然很重要,一般要求我们要把一个字帖临好就可以了,而且主要是出于实用这样一个目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后面要想深度学习书法,那就几乎不可能了。

第二个阶段,是对书法字帖研究性的临摹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多种字帖的临摹,来建立全方位有系统、有风格、有深度的研究。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赵孟頫的《鲜于府君墓志铭》明显受到《荐季直表》的影响

在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临摹书法的过程当中,有几个要点,我们需要注意一下:

1.明确目前任务,不要逾越学习阶段

2.选字临摹和通帖临摹相结合

3.意临和背临的关系

4.临摹是一种书法修养,要长期不断的坚持

对于一个在书法上想有成就的人来说,书法临摹是他书法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要伴随着他的终生的。

历史上所有的书法家都是一生都在临摹,那么,他们的临摹就不仅仅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而是在探索书法深度和人生的意义了,因为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有非常扎实的书法基础了,如果从初学的角度来讲,他们根本不需要临摹了,甚至于他们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都已经形成了。但是,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书法,为了更加深入的把书法的精神,把书法的传统搞清楚,把书法的历史搞清楚,把书法的美学搞清楚,必须要临摹,每临一次字帖,就有一次新的体会,每临一个新的字帖,就有新的感悟。临摹,就是书法家创作书法的灵感来源之一,我们很多书法家都是在临摹之后才去创作书法作品的。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比如说赵孟府的小楷书法作品《鲜于府君墓志铭》就是他在学习了钟繇的书法《荐季直表》之后写的,所以,赵孟頫的中国书法作品,与其他的小楷风格迥异,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最有魏晋风度的作品。

比如说,王铎都是这样的书法家。王铎在去世前一年还在临摹王羲之的《蔡家帖》和《散势帖》。所以,我们说,临摹字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书法学习途径和艺术修养的必要过程,而且临摹就像我们阅读一样,始终要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王铎去世前一年临摹的王羲之《蔡家帖》和《散势帖》,但是看情况,这是王铎背临的

比如说明代的书法家文征明,他80多岁了仍然写楷书,仍然临摹字帖,晚年60多岁以后的董其昌,他也仍然写楷书临摹字帖不断,而且还反复总结经验,总结自己从青年到晚年,经典书法作品的理解和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的得失经验。由此我们来看,临摹书法是终身伴随着一个书法家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书法的修养,没有临摹字帖的修养的修为,那么我们的书法就只能学个半途而废了。

这就好比一个作家,写作和阅读始终是相伴的,如果只有写作而没有写阅读,那么他的写作生涯也就会画上句号,所以,我们讲临摹字帖和书法创作,始终是融为一体的,这是作为一个书法家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既然临摹这样重要,那么我们对临摹就要非常的重视,对临摹就要有科学的安排和计划,这样才能把临摹逐步的做好,把临摹作为我们很重要的功课,持续的做下去。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王羲之《蔡家帖》原帖

在初学阶段要不惜亦步亦趋的来临摹。因为我们是初学,对书法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就要从一滴一滴一笔一画最原始的书法开始学习。

在临摹的时候一定要争取临摹的像,这是你目前所面临的任务,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作为书法的文化性来讲,学习书法是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但是它总是互相联系的,没有初学阶段的亦步亦趋,就没有高级阶段的自由选择。初学阶段和高级的深造阶段的临摹任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朋友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好高骛远,这个帖不能学,那个帖不好。有些老师也是瞎指挥,说学墨迹就怎么好,学碑刻就怎么不好,或者反过来说,学碑刻又怎么好,学墨迹又怎么不好,这些都是非常不科学的临摹字帖的选帖方法。所以我们讲,你只要拿到一个自己还比较喜欢的字帖,不管他是碑刻还是墨迹,我们都要按照初学的方法亦步亦趋一笔一画的来学这个字帖,当我们把这个字帖学好,学通之后,我们就可以换下一个字帖来学习。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一个是《圣教序》碑刻里的字,一个是《书谱》里的墨迹

实际上我们初学字帖,碑刻也好墨迹也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对于初学者来说,真的不需要特别的深究,而且你也根本深究不透的,因为你是初学者。我个人认为,初学者最好选择碑刻临摹,因为碑刻也是来源于墨迹的,只不过它省略了墨迹上面的很多微小的细节,这样,碑刻上面反而集中突出了字的笔法和结构,所以,我们在碑刻里边能够集中精力学笔法和结构。等到我们驾驭笔法能力提高之后,我们再去学习墨迹,然后再去理解墨迹里边的一些细节,也就会对这些细节的理解更加的具体和深刻了。这样,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要听信有些不太科学的临摹方法。

既然我们拿到字帖了,那么就是我们是通临还是选字临摹,这也是很多老师有不同的意见的地方。

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如果从短训班的角度来讲,先学会20个字50个字,当然学习见效比较快,这是短期内见效比较快的一种方法。

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讲,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多学一些字,要多学一些字,当然就不能仅仅是选字学习了,一定要把通灵和选字结合起来。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同样的结构,艺术处理有很大区别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把通临和选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能刚开始,比如说,我们是零基础,那么,我们选一些字,这些字是有结构性的也好,还是有用笔特点的也好,不管怎么说,我们选一些字来写,从少数有代表的字学起,是一种打开脑洞的方法。因为书法的笔画,或者它的结构毕竟还是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比如说,中国书法的笔画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来组合而成的,结构无非就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但是这些点、横、竖、撇、捺在不同的字里边,它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而已,同样是上下结构或者左右结构,在不同的字里边,它也有不同的安排方法。所以我们说集中精力把点画和结构学好,这是我们学习字帖最重要的手段和目标,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注意在学习字帖的时候把笔画里边的笔法,也就是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要准确的表现出来。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有25个“之”字 欧阳询的《九成宫》中有33个“之”字,临摹字帖一定要注意

但是我们学的少了是不行的,因为很多字它同样是一个点表现不一样,在不同的字帖里就是一个点它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对笔法的把握以及对结构的把握,一定要开阔眼界,一定要做具体的分析。而且在字帖里边书法家写的字同样是一个字,它的写法和安排也会有一些差别的,这些细节我们一定要深刻理会,如果我们用选字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之”字,我们就选一个字来写,其他的“之”再不写,那么我们写出来的字将来就会是非常刻板的字。

再比如说,同样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但是每一个字的安排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左右的安排平衡或者富有艺术性,就需要避让和穿插,而在不同的字里边,它的避让和穿插的艺术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开阔眼界,多学一些字。所以你学的少了那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说,我们初学的时候少学一点,或者在一千字的字帖里边选上那么几十个几百个字,先学学这些字怎么写也不是什么错,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把选字的临摹方法和通临的临摹方法一定要结合起来学。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钟繇的《宣示表》同样一个字写法不一样,这是大师的书法精神

具体的方法就是交叉来学,学几天选字学几天通临。

如果觉得通临太吃力,我们可以选择“节临”的方法。就是一天选一页或者两页临摹就可以了,把这一页和两页我们学上一段时间,再学下面的一页两页或者三页等等,这样由少到多,逐渐的增加学习量。因为学习能力增强了,那么我们一定要增加学习量。

通临的方法就是从字帖的第1个字,一直写到最后一个字,当然,有的字帖字数比较多,我们初学的时候写的慢,一天根本写不了一二百个字,所以,我们初学大量的情况下,所谓的“通临”实际上是“节临”。这也是我们学习临摹字帖的一种自然的状态。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欧阳询的楷书《化度寺碑》

我们临摹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要学会“背临”。

背临就相当于我们学习画画的默写。学画画有一种基本的方法叫做写生,就是对着实物观察之后我们去画它,那么,默写就是看了一眼之后,在不看实物的情况下,把你印象中的实物描绘下来。我们临摹字帖的“对临”方法,就相当于画画的写生了,在不看字帖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像对临时候写的一样,这就叫“背临”。如果临摹到了“背临”的程度,才能检验出我们临摹字帖的功夫。所以背临也是我们初学者要常用的一种临摹方法。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在临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把临摹和创作结合起来的方法叫做“意临”。易灵不是随意而灵,而是在有相当雄厚的书法基础上,才能够施展你的能力的一种临摹方法,这种临摹方法不求写的下,临摹的下也不求一定要和字帖一模一样,而是尽量的争取和字帖不是一模一样。

学书法都是临摹上路为啥有人迷路有人领路
  • 同样是欧阳询的楷书作品《虞恭公碑》,但是与《九成宫》和《化度寺碑》又不一样

要达到这样一个临摹的境界,这是需要我们临摹很多的字帖,才能够达到的一种书法艺术境界。这样的境界已经不是我们初学者的临摹境界了,而是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创作和临摹之间的一种方法了。它又是创作又是临摹,说临摹它是一种创造,说创造它是一种临摹,总而言之,是在古人书法字帖里边寻找书法灵感的一种临摹方法。或者更确切的说,这是书法家的一种生活,就像一个诗人,随时随地可以背出很多古人的诗作,而不是自己的创作一样。

意临和背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背临是不看字帖,但是意临,也许是要看字帖,也许不看字帖,两者都可以。

例如,我们开头的图片中贴出的王铎临摹王羲之《蔡家帖》和《散势帖》两个字贴的合帖,其实这个临摹作品,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意临,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背临,到底是意临还是背临,我们还真的说不清楚。但是我们从王铎写的这个书法作品来看,他跟原帖完全不一样。原帖不是一个狂草书法,而是行书作品,而且王铎临摹的时候,还丢掉了《蔡家帖》里的几个字,这充分的说明,可能这个作品就是王铎的一个“背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王铎在去世前一年的一个临摹作品或者叫做背临作品,他说明王铎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字帖是多么的熟悉,他达到了可以背临的程度,而且随时随地就可以信手拈来任意挥洒,把字帖背临出来,活学活用,这是多么深厚的书法造诣啊。(本文4189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