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晓升:家风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

 老鄧子 2020-08-02

来源:家风研究院


家风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

作者:杨晓升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为什么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又为什么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细究起来,除了人的机缘与命运差异,最重要的恐怕要从家风中寻找原因。

人诞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生命中遮风避雨的港湾。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离开家庭的生息、呵护与滋养。但家庭的幸福,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风是家庭之氧,一个家庭没有良好的家风,就是缺氧或重度污染。

雾霾笼罩、空气污浊甚至臭气熏天的家庭,有何幸福可言呢?

空气清新、和谐温馨的家庭,则会拥有同样的幸福。

乌烟瘴气、冰冷缺爱的家庭,因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自然各有各的不幸。

 生长在教师之家,我自小就接受着良好家风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诲:家和万事兴。但“和”的前提,在于家风,在于“大有大样,小有小相”,就是说大人凡事要以身作则,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否则就将是“大无好样,小无好相”,意即“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子女的我们,自然也禾苗逢春,日复一日、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这样的熏陶。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很难想象,一个品行恶劣的父亲,如何能让耳濡目染其言行的子女不沾染恶习?也很难想象,一个粗俗不堪、出言不逊的母亲,如何能培养出知书达理的子女?同样,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终日冷眼相待,抑或大吵大闹,孩子纯洁的心灵如何能不留下抑郁的阴影?

曾经,我看到一些父母,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动辄恶言相对,甚至大打出手。上行下效,他们的子女自然也自私自利,你争我夺,浑不讲理。更多的一些父母,平日里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只知道怨天尤人,却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要实现父母此生未曾实现的梦想。此种要求,虽然未尝不可,可若是当自己的孩子正学习时,做父母的却当着孩子的面,要么沉醉于打牌娱乐,大声喧哗;要么痴迷于电视节目,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全然不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如此言传身教,他们的孩子怎么能心无旁骛专注于学习?

从小,父母也教导我们:要踏实劳动,要忠诚老实,要尊老爱幼,要谦恭礼让,要助人为乐,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并用孔融让梨、悬梁刺股、铁杵磨针、龟兔赛跑等典故给我们兄弟姐妹讲故事、传道理,让我们从小就明白该怎么做人,该怎么立志,该怎么待人处事。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读书,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逐渐知书达理。我们从李绅《悯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味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从《孟子·梁惠王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懂得如何尊老爱幼;从“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中,明白该如何探寻人生前路;从《尚书·大禹谟》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中,记住成绩面前该如何胜不骄败不馁;又从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学会了困难面前的不屈与坚韧……有了这种种日积月累的熏陶,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自小就体味到父母的不易,也在互助互爱中,一步步健康成长,终于成为知书达理、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爱家爱岗、努力工作并各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国家是一个由千百万个小家庭组成的社会大家庭。

家风的好坏自然与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好坏紧密相关。一个家庭没有良好的家风,社会大家庭必然肌体染病。如果多数的家庭没有良好的家风,社会大家庭必定疾病缠身。而一个疾病缠身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每一个家庭中形成,更需要从我们的每一个人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才会健康快乐,我们每一个家庭才会幸福温馨,我们的社会也才会和谐而又充满活力。


作者:杨晓升
杨晓升,男,现任《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国家庭之痛》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身不由己》《日出日落》《寻找叶丽雅》,作品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六十周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浩然文学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为《北京文学》题词

敬告读者

《北京文学》投稿声明

一、凡向我刊投稿,务请自留底稿,并将纸质稿寄《北京文学》自然来稿唯一收稿地址:(100031)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

二、来稿勿寄我刊编辑或员工任何个人,以免丢失。寄往我刊编辑部的任何纸质来稿,均有专人登记、编号并交由编辑审读,三个月满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专题征文活动外,我刊不接收电子稿。

四、我刊编辑杜绝有偿审稿,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权其他单位及个人使用杂志社名义接收稿件,更从未以发表稿件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监督、举报,一经核实我刊将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北京文学》编辑部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电子版合作: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