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学会逐渐撤退

 菊hrfedifd9e 2020-08-02

每个父母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尽早独立、走向社会。

但是当你发现孩子很多时候不需要自己了,他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有力量的同时,作为父母,是否也伴随着一丝失落的感觉呢?

从婴儿时期,我们作为孩子的全世界,再到逐步的退出,不再成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

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面临的一个课题,就是适应心理上的逐渐撤退

最好的关系,就是目送他的成长,守护他的远离,并给予孩子最真诚的祝福。

今天的文章,将会为您分享一位母亲,所经历的这样的心理历程和她的思考。

来源 | 童行学院(tongxingplan)

童行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

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

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很久没写亲子文章,不是因为懒,也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女儿晴晴已经逐渐长大了。

晴晴快6岁了,已经报了小学。

前几天报名的时候,带着她一起去,问她“你想上小学吗”,她说“想!”,又问她“你想一直做小孩,还是想做大人?”,她说“我就想做小学生”。

那个时候,突然有点感叹,曾经的小baby,一转眼是少女了。


家里仍然有一个小baby,肉肉萌萌的弟弟小点点,然而所有二宝家庭都知道,时光的痕迹只在大宝身上看得到。

二宝似乎是在一个既定的空间里舞蹈,大宝却总是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前行。

晴晴的独立,出乎我的意料,似乎突然在某一天就长大了。

吃饭自己用筷子,晚上去刷牙,自己一个人能看书,主动想学英语,学自行车也不再因为困难而哇哇大哭,晚上安静地睡觉;

出门玩的时候,把她丢进孩子群里,四处跑着如鱼得水,再也不需要担心她的社交问题;

她很久都不哭闹了,还会给弟弟讲书。

有时候,跟她聊天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是在跟一个朋友聊天。


晴晴爬长城的时候,可以连续走五小时山路,上山下山完全靠自己一个人,六座烽火台也都是自己走过去。


这种时候,我总是会回忆起她三岁半的时候,我和她两个人走在异国他乡的大风雪里,她拼命努力向前走,可还是哭着说“妈妈,我太冷了,我实在走不动了”。

那时候我抱起她,一手抱着,一手举着伞,挺着大肚子,顶着波士顿的狂风,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和勇气,单手托着她向前走,心里只想着她太冷了,一定要护着她走到屋里。

她的头躲在我的颈窝,那个时候,我知道我是她唯一的保护伞。

那个baby晴晴的状态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她就长大了,成了少女晴晴。

看到女儿的成长,也回忆起自己做女儿的状态。


01


很多时候,世界上每一个妈妈最容易受不了的,就是某一天自己的孩子不再需要自己。

那种不需要是真的不需要,不仅仅是不需要妈妈照顾衣食住行,渐渐地,也不再需要妈妈的精神陪伴和情感支持。

孩子变成了一个单飞的个体,不需要父母的呵护,只是出于礼貌仍然和父母问好,不跟父母冲突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母亲的心往往会失落心碎。


作为女儿,是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独立自主和单飞渴求,也能感受母亲的失落和孤单。

这种时候是痛苦的,但也是无能为力的。

生命与意念的渴求如此强烈,以至于必须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哪怕跟周围所有亲人有冲突也一定非要听从自己的志向,必须燃烧生命,不如此不足以对得起自己的心。

而母亲,则留在遥望的原地。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破茧成蝶。

因为懂得这个过程,在自己的女儿的成长中,也会清晰看见她的独立和渐行渐远。

晴晴仍然会每天扑到妈妈怀里,仍然在晚上要求搂着妈妈入睡,仍然爱和妈妈分享她的小秘密,但我知道,她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内心的完整度已经不再是幼时那个baby。

她不再像一岁时那样每天粘在妈妈身上,也不再像两三岁时那样见不到妈妈就害怕。

她已经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也只是在动画片不足以满足自己的时候找妈妈来玩。

这时候最好的关系,就是目送她的成长,守护她的远离。

等到了小学,她会渐渐有自己的主张和偶像,会花大量时间在自己选择的事情上,而非妈妈给她选择的事情上,她会开始做自己的公主梦,也做自己的白马王子梦。

而与幼年时候最大的不同是,她的绝大多数白日梦,将不再和父母交流。

她会进入到正常的少年人的生活。

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适应心理上的逐渐撤退。


依恋理论强调母亲对孩子的重要,说的是“内心中的妈妈”,而不是“现实中的妈妈”。

所谓“内心中的妈妈”,是指孩子潜意识里对于一个“无限爱自己、无限支持和温暖自己、无限安全”的理想成人的印象,这个印象会成为孩子自我评估和面对生活的安全感基础。

而一个“现实中的妈妈”,是实际照管生活、管束纪律、约束选择的有掌控力的成年人。

这个成年人,最初也会重要,但是会随着孩子自身的力量逐渐增强,慢慢就不再成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

孩子会对老师、同学、挚友、爱人、上司的主张越来越重视,也会对自我的主张越来越重视,直到最后让“现实中的妈妈”退到相当边缘的位置。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会从一个孩子四五岁,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五岁,整整二十年都在相对关系的调整和此消彼长的依赖性中度过。

而如果过渡不顺利,要么孩子独立性受损,要么亲子关系受损。

一些挣扎,会映刻在孩子生活里的各种人际关系中。

如果父母能忍耐住自己的控制欲和无限怀念的情感,逐渐接受孩子的离开,整个过程对父母和孩子都更为健康一些。

孩子的离开不是发生在考上大学、坐火车离家那一刻,而是在她内心中自我意识崛起的每一刻。


02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可能比较理想的是这样几个阶段:

呵护-引导-陪伴-港湾。


0-3岁:孩子的一切需求都要通过父母来实现,父母要呵护所有。孩子如果感受到自己无所不能,而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会形成相对完整和安全感充分的心理基础。

3-6岁: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独立生活,父母需要引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孩子这个阶段形成成熟独立的人格意义重大。

6-18岁:孩子需要向自己的目标努力,找到自我身份,并与同龄人交流。这个阶段父母逐渐从引领者退回为陪伴者,帮孩子克服自卑,走过这段困难岁月。

18岁+:孩子要在自己的人生中面临孤独与亲密的挑战、自我与家庭的挑战,父母能够成为孩子脆弱时愿意回归的港湾,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

这是把埃里克森人生阶段理论做了简化。

人生的每个阶段,孩子面临的挑战不同,父母所应承当的角色也有不同。

总体而言是一个逐渐撤退的过程,从上帝变成导师,从导师变成朋友,再从朋友变成树洞,父母如果能顺利撤退,就意味着孩子已经独立成长。


03


在孩子独立人格成长很重要的4-10岁,父母要怎样引导呢?

我记得很多年前,在大学里和一个美国女孩讨论事情,她提到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当时我们讨论到社会帮扶,她说“We offer,but not give”,这句话点醒了我,至今仍是我觉得各种人际关系中最合理的态度。

Offer的意思是提供;give的意思是给予。

Offer是把好东西放到你面前,拿不拿随你决定;give的意思是把好东西塞到你手里,不拿就是不给面子。

如果是“提供”的态度,父母不会容易触怒。

食物提供给孩子,孩子可以选自己想吃的;资源提供给孩子,孩子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学习指导提供给孩子,孩子可以选择学,也可以选择不学。

在孩子面对选择的过程中,她的人格独立性一步步成长起来。

父母和学校是不一样的。

学校需要统一规则,因为学校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孩子,对秩序的需求优先级高于对每个孩子独立人格培养的优先级。

但父母不一样,父母的终极使命是让孩子顺利度过她的一生,没有任何事比独立人格的培养更为重要。

孩子真的能选择对她有好处的事物吗?
是的,孩子自身有超越的需求。

我从晴晴两岁起就时不时跟她说一些英语,想启蒙她听英语、说英语,但是她抗拒,经常要求我“说中文”,有一段时间连英语绘本都不愿意读,更不要说自然拼读。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试试再说英语,她一直不愿意,英语就始终没有启蒙。

直到五岁半的某一天,她突然开始说英文句子,自己拿出家里的英语卡片,我说中文的时候,她也有时候用英文回应。

在我offer了四年之后,她终于开始主动选择拿起。

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不是为了满足妈妈的要求,不是恐惧妈妈的责怪,她是想要让自己有能力上的提升,对自己的新本领感到骄傲。

自我超越,是每个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本能;
只是我们有时候太急迫,等不到孩子自身成长的时刻。

【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