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去年的树说课稿
2020-08-02 | 阅:  转:  |  分享 
  
《去年的树》说课稿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XXX级小学教育XXX班的XXX。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去年的树》。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设计理念七个方面选择教学过程这一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一)教材简析:
《去年的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围绕这一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
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故事,旨在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这是一个哀婉动人的拟人体童话。课文通过小鸟与树、树根、大门以及小女孩的四组对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全文情
深意浓,带着淡淡的伤感,赞美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二)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语言质朴,没有什么
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要读懂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感悟“信守诺言,珍爱
友情”的道理,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去体会那种深厚真挚的感情。说教学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联系课
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能
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对“信守诺言,珍爱友情”这一道理有所感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展开
想象,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对童话蕴含的“信守诺言,珍爱友情”这一道理有所感悟。说教法
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创设情境法、联想想象法等多种教学
方法。而根据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我主要采取了以读为本,读中领悟的学习方式,重点促
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读、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等各种方式的读,回归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学生
深入课文,实现文本与心灵的对话。学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读、品、悟、议、辩、入。为了让“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学
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我重点体现了:读和入。读:我采用了自由读、抓重点词读、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
方法,以读激情,以声传情,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悟情感。如在教学鸟儿与大树分别时,我会让学生在感悟小鸟与大树深厚的友谊
基础上,用依依不舍,舍不得分开又不得不分开的心情去读。入: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会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小鸟的心情。如在教学第一
自然段时,我会借助多媒体和一系列语言,将学生带入小鸟与大树相依相偎、形影不离的美好情境中,让学生联想想象,感受小鸟与大树之间深厚的
友谊,为接下来的离别之苦打下铺垫。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的分析,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
知;研读对话;总结学法;作业设计几个教学环节。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本课我采用简介导入法,从简介作者开始,带入课文学习,再通过课题质疑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他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引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该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
步感受本文的写作是以对话为主的特点,为下面精读课文作好铺垫。同时,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概括课文,
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品读课文,研读对话本环节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
部分是小鸟与大树分别前与分别时课文的研读;第二部分是小鸟为寻找大树与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三组对话;第三部分是面对由大树生命点燃的
灯火,小鸟唱起了去年的歌。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教学。如在重点研读第一自然段“一棵树和
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时,我会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天天”,并创设情境,让学
生展开联想想象,初步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深厚的友情。再如,教学小鸟和大树分别时候的对话,我会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自己找朋友读、男女
生读,进行角色体验,感知课文,实现文本与心灵的对话,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又如,在重点教学最后三段时,我会让学生自己体悟,
小组讨论,提出质疑,再抓住关键问题和两个关键词“看”,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感悟小鸟对大树的怀念和它信守诺言、珍爱友
情的品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童话讲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学中能展现童话的意境美,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从而让
学生和文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为此我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是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情境,另一个是鸟儿找到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时,令
人伤感的情景。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展开想象,以读激情,以声传情,读悟结合,实现了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的生成。添加提示语,引发想
象,激活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他们的创造
性思维,我主要抓住了三个教学空白点进行引导。第一个是引发学生想象鸟儿天天给大树唱歌的情景,让他们初步感受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
,为理解下文的离别之苦打下铺垫。第二个是在鸟儿找到了变成灯火的大树时,我会引发他们想象此时的鸟儿会想些什么呢?第三个是引发他们想象
鸟儿唱完了歌又看了灯火一眼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总结学法通过总结学法,如抓关键词句、添加提示语及解答前面提出的疑问“作者为什么把开
头写得如此平淡?”“作者为什么把故事过程依旧写得如此平淡?”“故事结尾,作者依旧写得很平淡,这样写的意义何在?”等方式,让学生体会
这篇童话的独特写法,并在感受童话人文性的魅力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力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拓展延伸,作业设计在课后
作业这一环节,我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让他们结合写作,锻炼他们说和写的能力,促进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就是我对《
去年的树》教学过程的说课内容。说去年的树板书设计:天天树鸟儿珍爱友情信守诺言门先生树根小女孩深厚平淡板书设计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
样的设计既增强了直观性,又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涵。说设计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学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但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给
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读自悟,教师从旁引导。在对文本有所了解基础上,说说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并以此进行探究。二是合作学习,我安排了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讨论等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在自我感受、自主阅读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共同探究,学生不但学有所获,而且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
学习而被削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
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成
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力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或者说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节课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献花(0)
+1
(本文系任三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