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的使用(皮肤病篇)

 369蓝田书院 2020-08-02

本文内容仅供医生交流学习参考
治疗皮肤病的中成药,就知道皮肤病血毒丸和当归苦参丸,成份过于苦寒,没有温养补益化瘀导滞的药物,救急可以,不利于疗效巩固。总是清热解毒会越吃越冷,阳气不足病情反而加重,如果增加荆芥羌活白芷细辛肉苁蓉白蒺藜巴戟天淫羊藿黄精人参枸杞子之类,稳定疗效就不是问题了!很多基层制作院内制剂,就是温补与清郁热结合的思路,效果很好。
皮肤病外用制剂公开发售少,多数以院内制剂存在。如上海北京武汉成都广州等地医院,多以院内制剂形式,给病人使用。本人在使用这类制剂中发现,由于具体病情不同,外用软膏有时须联合使用,如湿疹汗疱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出现破溃或伴有轻度化脓,则须先使用含有芙蓉膏之类的,以托脓消溃为主。待结痂后再以紫草膏之类,润肌肤止痒为主。研究药物组成的简单化,如何分期用药,都是值得思考的!
目前知道外用中成药有京万红、美宝烧伤、紫金锭、如意金黄散。由于剂型使用方便度,使用中过敏问题,导致使用度日趋萎缩。假如鼓励基层按规范要求,制作规范的外用制剂,那么会有一个美好前景的! 
补充:外用制剂明了功效后,可以简单化,不必搞的成份太多。如常见清热消肿常用成份,多是大黄黄芩黄柏黄连芙蓉叶冰片。加强对于汞制剂桐油的研究,使用时间、使用时机的明确,才能医患双方满意放心。完善操作,使其具有复制性安全性,才能有利于推广。 
为何要说完善操作?中医外用制剂,有的要求不要包裹的,直接暴露的!曾经治疗手术后伤口不合,出现溃烂。先以芙蓉膏外用,嘱其暴露。患者恐惧,尝试后才放心。又因芙蓉膏外用后,渗出液过多,又有放弃治疗想法。解释为正常现象后,坚持使用一个月,终于胜利。又如痤疮、麦粒肿使用芙蓉膏后,会出现迅速破溃的现象,患者往往觉得治坏了。解释为正常后,继续使用创面愈后很快。所以完善操作具体步骤,使用后具体效果和不良反应,才是真正完善与进步。 
很多传统中医外科,通俗讲叫做一眼活。即观察皮肤局部病情,选择混合用药。有制备好各种膏,搅拌后使用。或者备好药粉,以蜂蜜桐油为基质,根据病情选择药粉。于是灵活性与规范化发生冲突。 
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中成药规范》、经验集很多,里面有很多外用中成药。重新筛选整理非常有必要,能解决的很多问题。关键是不是照抄照用,而是合理取舍加以改进。 
防风通圣丸是寒温结合的典范,但是某新版方剂学把这个方子删了,不知是何用意?!外出旅行必备之药,首次服用可以加倍至三四袋。
补充仨药丹参酮胶囊、丹皮酚软膏、丹参注射液,丹参酮胶囊掰开敷脸治痘痘据说有效, 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肤瘙痒据说很好,丹参注射液被当面膜材料了。这仨药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