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羡林说“坏人”不会变好,但人在江湖,好人和坏人都要领教!

 老方说 2020-08-02

我看很多人都在传季羡林关于坏人的那句话:“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实际上,这不过是季羡林的一个牢骚而已。并不能作为我们人生的指导,特别是对年轻来说,为人处世不能太狭隘,太封闭,太没有安全感。

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传播这句话,要么是为了引人注意,要么就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他们先是假定自己是好人,因为一些是非恩怨之类的矛盾而给他们不喜欢的人贴上一个标签——这让他们心里好受一点,好像是完成了一个报复。

真正的好人不会这样,有出息的人也不会玩这种自欺欺人的戏码。如果对方真是坏人,人家根本不在乎你怎么样,就算在朋友圈看到了,也是当做笑话一样,你的纠结、难受和小心思不过是在奖励他们,让他们更愉悦。

而更多时候,“坏人”也许只是你的错觉,比如你闯红灯时候司机骂你一句“找死”,你说他是坏人吗?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全符合你所有想象的,如果有,不是错觉就是陷阱。扪心自问,谁又是洁白无瑕的白莲花?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太稀有),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也稀有),世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好坏之间摇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所谓好人坏人,其实是论迹不论心。

如果我们只是用简单的好人、坏人价值观去为人处世,那肯定就悲剧了,你不但做事做不成,做人也会很失败。

任正非就曾表示,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在那中间,还有一个灰度。

灰度是一个平衡态,也是一个动态,如果我们不懂得“灰度”,那你活得就会比较艰难。

我认为,人在江湖,好人和坏人都要见识一番。我们既要明辨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也要保持理解和大度。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应该知道陶勇医生,他被患者砍成重伤,后来他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不恨这个患者,但他也不宽恕这个伤害的行为,不过他能理解这个人。

陶勇认为,善和恶就是硬币的两面,是在环境中滋生的一个东西。每个人都是善恶同体的,人性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主要是看环境的影响和引导。

比如穷和富就是一种环境的影响,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只是一个宽泛的说辞,我们知道,穷人里面有很多好人,富人里面也有很多大奸大恶之徒。

只不过,一个富裕自由的环境更容易引导人向善,我们努力赚钱,其实也有尽可能让自己变好的因素。毕竟做坏人有风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都是对坏人有惩罚的。

季羡林问别人也是问自己: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意思是他没有见过坏人变好,坏人好像一直都是坏的,做了坏事不惭愧,不后悔,好人想象中的良心谴责,对坏人好像是无效的。

要理解这点,其实很简单,他这是说坏人的本质和“坏”的程度,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人是一路坏到底的,我们并不指望这样的人能回心转意。话说我也见过这样的人,年纪越大就越顽固,这个世界貌似就是乐意留着坏人来惩罚好人一样。

但更多情况下,坏人并非都坏,比如有的人对别人很坏,但对你很好,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人在江湖,谁也不能完全避开坏人。我经常建议年轻人要增加阅历,只有真正见识到人性的复杂多变之后,人才能长见识。

交朋友不能先入为主,所谓人品,好坏都是慢慢品出来的。

白居易有首诗很好,“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生确实是这样,什么是盖棺定论,就是只有等这个人死了后才能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好坏四六或三七开,五五开都很难。

这一个是因为人性的复杂多变,一个也是环境的影响,王维说“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都是人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反应。

所以懂得看人、识人是太宝贵的一个本领了,这就需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验证。马未都曾介绍过一个吃饭看人的方法,他说如果这个人吃饭时候吃相不好,用筷子扒拉菜,光顾着自己不顾别人,那这样的人通常很自私狭隘,容易见利忘义。

最后,坏人是避不开的,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是好人聚集的地方,再说“无菌”的环境对人的健康也不利是吧。

那既然避不开该怎么办呢,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应该是相信别人,但也要对人性的贪婪自私保持警惕,尽可能不给对方“变坏”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在企业当中,机制、规则、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老板要更相信人好的一面,但制度要更怀疑人坏的一面,这就是灰度的调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