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0523禽流感时期买鸡苗 渝部分养殖户逆势“补栏”

 theola 2020-08-02

  “鸡蛋价虽低,还能卖出去。鸡苗再低的价,也不好卖。”合川海林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邓小容说,“自H7N9禽流感发生后,2个月时间就亏损了100多万元。”

  日前,记者走进这家公司的养鸡场,虽然还能听到“咕、咕、咕”的鸡鸣声,但明显感到圈舍里的鸡减少了。正在现场组织工人包装鸡蛋的公司另一负责人黄胜全说:“我们这座20万只蛋鸡规模的养殖场,目前圈里的鸡只有10余万只。”

  鸡苗补栏减少2/3,三个月后上市的商品鸡将减少

  海林禽业有限责任公司除蛋鸡外,还养殖有6万多只种鸡,年孵化销售鸡苗700多万羽。

  “以前,我们的鸡苗卖3.7元1羽,还供不应求。”邓小容说,自禽流感发生后,鸡苗价格大幅下跌,销量也比往年同期降了2/3。“我们还算好的,有的种禽场的鸡苗两三毛1羽也卖不脱,只好倒掉。”邓小容说。

  鸡苗的销量同期减少了2/3,意味着目前养鸡场的补栏也减少了2/3。

  记者在璧山县青杠街道棕树村调查时,发现该村的肉鸡养殖大户中,已有2户关门。其余的虽然还在养,但圈里的小鸡已明显减少。

  “补栏的鸡苗大幅度减少,意味着三个月后上市的商品鸡将减少。”合川区畜牧局副局长王承远说,从对该区258个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养鸡场和养鸭场的调查来看,有相当部分肉鸡场和肉鸭场补栏都大幅减少。

  “不仅鸡鸭苗的补栏大幅减少,一些种禽场也在禽流感的影响下,进行种禽的结构性淘汰。”王承远说。

  产业链完善,“集团军”受疫情影响较小

  “禽流感虽然对养殖户影响较大,但对形成了产业链的规模企业来说,影响却较小。”璧山县青杠街道棕树村村委会主任赵仁伟说。

  棕树村共有20余家规模养鸡场,年出栏肉鸡40万只以上。其中大部分养殖场都是温氏集团的“分场”。

  陈世惠的肉鸡养殖场规模不大,年出栏2万多只。1个月前,她养殖的7000只肉鸡被温氏集团收购,获得了5000多元的纯收入。10天前,温氏集团又给她的鸡场送来了5000只小鸡苗。

  在璧山,有上百家肉鸡养殖场是像陈世惠这样的温氏集团的小“分场”。这样的养殖场主要是为集团“打工”。除养殖场由农民自建外,鸡苗、饲料、养殖技术都由集团提供,出栏的鸡,也由集团进行收购。

  “给温氏集团打工虽然赚得不多,但没有风险。”陈世惠说,她这个年出栏2万多只肉鸡的鸡场,每年能有三四万块钱的纯收入。

  在禽流感的影响下,这些小“分场”为啥不会亏本?

  “集团有抗风险能力。”赵仁伟说,企业有自己的屠宰线,有冻库,市场不好时可储存,市场行情好时能及时投放。所以,养殖户与这样的集团结成利益共同体,也就降低了风险。

  有风险也有机会,部分养殖户“逆势而行”

  在H7N9禽流感这场养禽业的灾难面前,也有“智”者。

  棕树村养殖大户张标洪就没有加入温氏集团产业链。张标洪养鸡已有11个年头。在H7N9禽流感来时的4月中旬,他出栏的一批鸡,亏了4万多元。5月20日,记者在他的鸡场里见到,8000只小鸡已长到半斤重以上。

  “这批鸡苗是禽流感闹得最厉害时补进的。”正在鸡场里忙碌的张妻说。

  “别的养殖户在禽流感来时都不敢补栏,或大幅度减少补栏,你们为啥还敢大批地补栏呢?”记者问。

  “禽流感不可能永远闹下去,市场也不会永远低迷。”她笑了笑,“我们这批鸡苗是以每只4毛钱的价格进的,而市场正常时每只进价要3元左右。等这批鸡出栏时,相信禽流感已过,价格会恢复到正常,仅进鸡苗节省的钱,就能补回部分上一批卖鸡亏损的钱。”

  她说,在养鸡的11年中,虽然也有两三年亏了,但大部分年份都赚了钱。盈亏相抵,总的还是赚了钱。

  “市场规律就是这样,有风险,也有机会。”邓小容说,“这场‘灾难’不会影响公司在养禽业上的信心。目前,公司投入新建的年养殖规模达48万只的鸡场,正在安装从德国进口的先进设备,6月底就要进小鸡苗。

  他们的分析不无道理,目前活禽市场已有回暖的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