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队发展的理念和方法(2)

 litianhe_001 2020-08-03

团队发展的理念和方法(2)




团队志愿者学习《弟子规》的理念方法


    我们明白了以上道理,认识到《弟子规》扎根的重要性了,下面我们就介绍用《弟子规》扎根学习的方法和理念。

    1.学习方法

    第一,《弟子规》课文每周学习一讲,在这一周中,每一天都要学习一遍这一讲的内容。四十讲,每周一讲,大概一年学习一遍,这是第一个要求。

    第二,《弟子规》的经文,每天读两遍,早上读一遍,晚上读一遍。早上读一遍,是提醒自己做到《弟子规》中的教诲;晚上读一遍,是反省一天做的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要点赞,没有白学;错的要反思,错在哪句经文上了,违反了哪些道理,真正的改过,今后不再犯错,用《弟子规》的经文,作为修身的方法。

    第三,每一天把学的这一讲课文认真的学习一遍,学习这一讲课文的方法,用的是“四道”:知道、悟道、行道、得道。知道就是通过学习,知道老师讲的是哪一句经文,经文讲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包含哪些道理;同时,也要知道老师在这里举了哪些例子,包括古代的例子、现代的例子,举的这些例子是事儿,说明了什么理,事儿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把这些理和事都搞明白,这就是知道。光知道不行,还要悟道。知道是老师讲的层面,跟我们还没有关系。悟道是说老师讲的和我什么关系,简单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说我过去没学习传统文化,没学《弟子规》之前,做过很多事情,觉得自己很有理,觉得做的正确。过去会有很多烦恼、很多冲突,学了之后,用老师讲的《弟子规》重新把过去五伦关系当中发生的事情调出来,就会发现之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这样就会把很多错误的思想转变过来,其实也是在化过去的怨。第二个是说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弟子规》的时候道理都很清楚,放下《弟子规》之后,遇到事儿之后,烦恼就来了,《弟子规》就没了。怎么悟道?就是放下《弟子规》的时候,当遇到事儿的时候,当烦恼来的时候,马上提起觉悟,《弟子规》怎么说的,用《弟子规》讲的这些道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悟道。悟道之后关键要行道,行道就是做到,也是力行。能真正悟道就一定能做到,做到非常重要,只有做到才能得道。得到什么?就是幸福的生活,就是正确处理做人做事遇到的问题。所以,要从这几个角度去学每一集课文,在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够从知道、悟道、行道、得道这几个角度去学习,这些道理通了,处事圆融了,才能更好的把它落实在现在的工作、生活中。

    在实际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人学了很长时间,进步却不明显,原因是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悟道,就是没有把经典跟自己做结合,没有跟自己的生活结合来悟道。为什么没有悟道?因为不知道。怎么能知道?只有深入学习《弟子规》才真正能知道。所以说学习传统文化,必须从知道上下手。知道为什么要一周学一集,其实一周学一集也并没有把这一周学习的《弟子规》的内容完全掌握,鹤岗已经学习了八遍,每学一集还会有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第四,到第七天的时候大家共学。一是先把经文读诵一遍。二是把老师讲的《弟子规》这一讲的课文共同读一遍。三是分享,分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享叫做一般分享。参加学习的志愿者谁都可以分享学习这一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这个分享要求很简单,说真话,说真实的感受,说真实的错误,说真实的力行。一般分享时间定在五到八分钟,鼓励更多人去分享。第二部分是主分享,由一位老学长把老师讲的这一集主要内容,讲的经文、理、事,包括理和事的关系,结合自己做分享。时间定为半小时左右。一方面在学的过程中通过主分享,让大家把经文学明白;另一方面帮助很多在家没有按照学习要求学习的学长,通过主分享给大家做个提升。第三部分是重点分享,由团队的带头人,负责把握所有学长的学习方向,有针对性的做一个分享。这样就完成了一周的学习,这周学完之后,进入下一讲,还是重复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把所有关于志愿者修身和团队共修的理念都涵盖在学习方法中了,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对圣贤智慧的落实。

    2.学习理念

    以上是学习方法,下面介绍第二方面,学习理念。第一是学贵立志。学习圣贤文化贵在立志,志存高远,简单说就是扩大心量。过去很自私,学习之后,更多的想到别人,想到很多的人。最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二是学贵力行。学了之后一定要去行,行是枢纽,没有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定要解行相应,解帮助行,行帮助解。第三是次第。次第就是从基础开始抓,从《弟子规》基础的经典开始抓起。第四是学习圣贤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经常会提到自己的习气很重,怎么去解决。其实,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让大家一下子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要是真有灵丹妙药,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就是扎德行的门,不能杂,学这个又学那个就会出问题;或者,一会儿选这个老师,一会儿选那个老师,老师多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要选准一个经典、一个老师的教导为主,去深入学习。“深入”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就完事了,解决不了问题,必须用四道(知道、悟道、行道、得道)的方式,天天都要去学,这才叫“深入”。“长时”是指去掉习气不是用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必须长时间的去学习,一点点的熏修,习气才会越来越轻,才能解决。但是我们不能怀疑,一有怀疑就把功夫破坏了,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另外就是不能夹杂,学多学杂之后就会影响诚敬心,影响扎德行的根。最重要的就是不间断,很多学长经常间断,一间断就会退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不知不觉中,每天拿出一个多小时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就进步了,德行也提升了,习气也轻了。

怎样做一般分享

    团队共学的时候,一般分享环节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一般分享,下面进行介绍。

    1.真就好:分享没有好坏之分,真就好。真学习一定会有真感受,真体会。

    2.结合课文分享:因为我们的问题太多,不能想到哪,说到哪,只有结合课文分享,才能按照课程的脉络,系统的把所有问题都挖出来。如果想到哪,说到哪,容易把其他学长的思路带跑,影响学习效果。

    3.理事结合:只讲理,枯燥,苍白无力,只讲事,听不明白到底要说什么。理跟事搭配好,听的人会觉得格外有收获。

    4.反思自己:找到过错,把它改过来,如没有反思,对自己就没有启发,没跟自己做结合,当故事听了,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5.思过,改过:知道过错,改过就是重点中重点,是转折点,思过中"真"出来了,才能回头。下一步才能做到,人生才能改变。

    6.分享收获:通过分享收获,从细节上说得到的利益,能够帮助其它学长建立信心。

    7.过去的经历不要大而全的反复说,如果沉静在过去难以自拔,说明我们学习受益程度很浅。要深入经文,深入细节,说最近的事,新的体会,新的认识,帮助知道现在的境界,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学习与力行的关系

    当大家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之后,一定要处理好学习和力行的关系。现实中存在两类人:一类家人是文化程度高,在“解”的方面,就是在“知道”的方面做得好,甚至都能给大家去分享,去讲课,但是发现他在落实上做的并不好,很多人对他升不起信心,别看他讲的挺好,但是讲的都是假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部分人主要还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没有从“知道”转化成“悟道”,没有把圣贤经典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说他没有行道,就是没有做到,所以他得不到真实利益。另一类家人是力行得很好,但是他们也有很多的烦恼,在力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弟子规》讲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在“知道”这个层面上没有做好,也就是没有深入学习,很多圣贤的道理没有通达,所以在力行的过程中,很多做不到位。知道之后悟道,然后力行,才是真诚、真挚,真正的力行,所以每一位志愿者都要“解行相应”,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学习传统文化经历的几个过程

    改过是最大的善,也是悟道之后最好的力行。下面我们就从改过的过程分析一下学习传统文化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没学的时候一切向外求,认为自己对,不承认自已有错,刚学的时候凭热情和感觉,做一点利益他人的事,但骨子里仍然很自私,遇到问题总认为是别人不对,用自己的习气指责伤害别人,学习容易退步,也没有信心。

    第二个阶段,通过继续坚持学习,发现有点错误,但是不很明显,知道错也不认错,也不分享,也不说。凭热情和感觉,高兴就学,遇到烦恼就不学,没有得到真实利益,不是方法、课文、经典有问题,而是没有学进去。遇到问题用习气伤人,也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这个阶段仍然容易退步,信心不足。

    第三个阶段,通过继续学习,发现有点错误,而且开始有真诚心,并开始认错,但只认小错,容易发现的错,对很多还没发现的或已经发现了的错不认,尤其是习气上来的时候就又都不认了,而且还是发脾气,伤人的时候多,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这个时候的激情已经过去了,但是能够坚持学习,当外面的环境变了的时候就又跑了,开始对传统文化有点信心。

    第四个阶段,随着继续深入学习,发现自己的错误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真诚心,认错也越来越多,确实也改了一点,但绝大部分时间还反复,处于“老改犯”的时间比较长。还是习气当家作主,习气一上来,控制不了自己,但进步的是过后能够反思自己(原来过后也不认错)。伤人的时候还很多,仍然得不到大家认可,容易伤自尊,伤信心,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可救药了。主要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敦伦尽分,做不到“不看别人的错,只看自己的错”,因此,没办法照亮别人。

     第五个阶段,通过继续学习,发现自己的错误非常多,也改了很多,仍处于“老改犯”阶段,但习气轻了很多,绝大多数能忍住,不发作,但心里还是有怨恨,心里不服气,硬忍,过后反思及时,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伤人的时候少了,开始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自己的改变,对方能得到一定利益,已经开始敦伦尽分,开始照亮别人,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但是还不稳定,不过已经有信心了。

    第六个阶段,发现自己的错误非常多,改的也很多了,而且很多已经能彻底改了,不犯了,“老改犯”也轻了,但严重的错还犯,轻的不犯了,习气也轻了很多,基本能忍住,但忍的过程中心也动,怨恨心也轻了很多,当下就能化,轻的已不生怨恨了,严重的能及时反思。伤人的时候很少了,能得到家人的认可,能利益很多人,深入影响很多人,信心很足,能照亮家人,可以齐家了。

第七个阶段,发现错误比以前减少了,也改了很多,很多改了就可以不再犯了。习气轻了很多,绝大多数都能忍住,一年或更长时间不发脾气。怨恨心也轻了很多,当下就能化,而且过后能深入反思,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跟亲人在一起有幸福的感觉。

为什么要建立团队学习共修机制

    介绍到这里,可能就会有志愿者问,我知道如何学习《弟子规》了,也知道学习和力行的关系,也知道要经历的几个过程,自己在家学习可不可以?通过鹤岗团队近几年的经验看,志愿者一个人在家完成扎根是非常难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一个能自己在家扎根的,必须靠团队共修的方式来完成扎根过程。为什么要建立团队学习共修机制呢?

    第一,学习传统文化很容易懈怠,进进退退不容易坚持。刚开始可能是情绪比较高涨、比较精进,过几天遇到困难就比较低落,甚至不学了。在家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在团队中,因为每一周大家都在一起至少共学一次,当想懈怠的时候,来到团队共学,看到大家的精进,看到大家的进步,看到大家学习的热情,就会把懈怠忘记,又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在扎根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很难看自己的毛病和错误。学传统文化,一般习惯地看见别人毛病,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在团队共学中,就是通过别人分享找自己的问题。很多志愿者每天在家学一遍《弟子规》,学了六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问题,但是当团队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听别人分享通过学习这一集犯了什么错,马上看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错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问题,只有找到自己问题,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扎根。

    第三,可以通过团队共修这种学习,通过听别人分享,自己可以受益,增加信心。学习传统文化最早期时候的主要障碍就是信心不足,对圣贤文化的信心不足,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对身边的困难信心不足。通过看身边志愿者的进步,发现原来有些志愿者还不如自己,看到他们的进步,增加了信心,同时通过别人的分享也感悟自己,加深感悟,通过别人的改过也促进自己的改过,通过看到别人很好的力行帮助自己力行。其实分享就是一种大家抱团取暖、互相鼓励的过程,所以很多人都是因为听分享和自己分享受益的。

    第四,扎根需要力行,自己在家庭力行很难。由于家庭成员还没有学习传统文化,而此时志愿者学的又比较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会有很多障碍,很难把《弟子规》落到家庭情节中,遇到问题《弟子规》提不起来了。来到团队共学就不一样了,离开家庭这个环境,到团队进行共学,有好多学长都很有智慧,通过交流分享,帮助解决了家庭的问题。

    第五,可以通过团队共修共学,化解团队内部矛盾。这几年鹤岗团队都是通过一边学习扎根,一边解决团队中的矛盾问题。当团队内部志愿者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不是说团队领导帮着化解,而是志愿者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主动把自己问题说出来,然后通过团队共修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从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进行改过,起到了化解团队矛盾的作用。

    第六,在团队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带新,志愿者得到很快成长。通过团队扎根共修和力行承担,老志愿者快速的成长起来,很多新志愿者通过团队的共修,由老志愿者帮带,也得到快速成长。

所以说团队的共修机制非常重要,为志愿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扎根过程中能自利,也能利他。

孝行天下空中道德讲堂简介

  为了让更多人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和受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孝行天下文化传播中心于2016年8月,利用手机微信打造了传统文化公益学习平台--孝行天下空中道德讲堂。为了使讲堂的发展更有生命力,更具活力,于2019年4月由北京孝行天下文化传播中心、大庆市齐鲁文化促进会、鹤岗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唐山市曹妃甸区孝文化促进会、大庆市萨尔图区孝行天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六家单位再次联合发起。

现有讲堂32个,其中读经讲堂10个,大约12000人规模,至少700名志愿者通过手机为“孝行天下空中道德讲堂”无偿服务,其中,管理团队137人,主持人团队67人,讲堂义工至少500人。

讲堂采用“地空对接、互动发展”的模式,已打造成一个“永不落幕的传统文化论坛”。每天分早、中晚三课,组织讲堂听众学习、分享、力行传统文化课程,形成了良性发展机制。很多人通过孝行天下空中道德讲堂受益,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和睦、事业更加顺利,从此走上了人生幸福之路。

   讲堂始终坚持全程公益,其目的是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传统文化线上课堂,让孝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