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静致远:太白山之行

 时光捡漏 2020-08-03

· 时光流逝,唯有这里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

太 白 山 之 行

文 | 宁静致远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可见,太白山自古就以其秀美和大气而杰出。

坐上大巴,穿梭在山间,放眼望去,头顶是绿茫茫的一片,沿路那绿发似的树儿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亲密的恋人。水,是太白山最灵秀的精魂,第一胜景“莲花峰瀑布”似从天而降,水势极大、声音轰然,蔚为壮观,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右边石壁上雕刻有“水月观音”和莲花宝座,瞬间,让人有种“佛在路上,爱在心中”的感叹!


太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在这里,曾有过奇才修道、武侯过桥、唐皇洗澡、药王采药、诗仙发飙、东坡签到的史事。今日亲临,这每一处的小精致,小景致都是自然天成,让我也领略了“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的内涵,转身处,但见“世外桃源”,真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言:“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时间,情境交融,人已陶醉其中,脚步怎也不舍离去,怪不得从古到今陕西文人墨客辈出,这自然环境不由得人要吟诗作赋啊。


太白山没有华山的刚硬险峻,坐上缆车,从它的高大、谷深、沟壑回环,就能感受到它的大气。上到景区最高点,这里海拔3511米,仰视,天如圆盖,举手可及,俯视,大地如盘,纵横万千,具有天圆地方之感,故名“天圆地方”。地心说“天为阳,地为阴”,这阴阳结合生成天地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长。此时,站在这嶙峋的山石上感受“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主峰”的独特魅力,心中不免就有种“山高人为峰”的自豪感。放眼,壮丽的云海就在眼前飘过,绵延的山脉在云雾中若影若现。山上气象万千,时而蓝天如画卷,霞光入眼帘;时而白云随手采,雾气随意绕,冥冥中,我似乎深切体会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瞬间,我感觉有一股来自天地的神力浸透全身,使我精神百倍,向下一个高点继续攀登。

下一目的地是大文公,途径小文公。沿着山腰的一条山石铺就的小路横穿了不知道是几座山,一路的风景除了群峰挺秀,姿色万千;奇花异草,飞禽走兽;风云变化,自然浩瀚之外,最美的风景就是这万物之灵长——人了。有携着妻子儿女,其乐融融,甚为和睦的家庭;有全副武装,团结合作的徒步亲友团队;有挂着相机,按动快门,捕捉诗意画面的情侣;有背着重物,脚步轻快的挑山工,我向他们竖起大拇指,他们只是咧嘴一笑,专注前行;还有一双双老人,他们精神矍铄,超越了年龄的限制,活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个体,然而,他们脸上的那种淡然、恬静的表情,深深地影响着我。通常,我会站在原地,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在想,我以后,也要当这样无畏无惧的老太太,让身体和心灵永远充满活力和斗志。


此次太白山之行,我觉得更像是一次修行和悟道。只可惜没有到达它的最高点,没有领略到它更精华的景致。遗憾,留在以后弥补吧,不过,一次远行,总归收获不菲,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正如这太白山的风景,每一段都有它的奇妙无比,我们要想丰盈自己的生命状态,就得去主动开辟一些不可能,去激发自己内在的潜质,为自己挖掘出新的领域。


【悦读推荐】

想起懒面皮

那一年,我们开学了

给父亲两小时

以跑步之名,见识真正的大凤翔

“碍眼”的高层

母亲做的甜酒醅

撞 邪

乡村的平安戏

母亲做的浆水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