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魏晓兰 || 初见惊鸿,再见倾城

 时光捡漏 2020-08-03

·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

【图 by 李一平&陈书明】

初见惊鸿,再见倾城

文 | 魏晓兰

晚上回家一进门,猴儿子就学着《家有儿女》中张一山的口气:妈妈妈妈!东湖南广场要开园了,要举行千人诵读活动,我们学校参加,你赶紧给我准备蓝色西裤和黑色皮鞋!大东湖要开园了?这么快的!抬眼看着儿子激动地脸,他比我高,穿你爸爸的吧,裤子腰会有点大,鞋子应该会小一些,你先试试!翻箱倒柜终于找出比较合适的,看着他镜子前转圈,听着他嘟囔:裤子腰大一点还可以,这小鞋穿上就是有点不舒服!翻出老照片,一个剃着碟碟头的小不点奔跑在柳荫湖畔,那是十年前的夏天,初见东湖,仿佛还是昨天。十年了,新的东湖开园,帅小伙欢呼雀跃的参加《喜雨亭记》的诵读,要再见东湖的模样,不禁要问时间都去哪了?

那一年,凤翔小伙毅然离开家乡,只为我和他的牵手;那一年,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撑起我们婚姻的第一步;那一年 ,企业濒临破产,小店风雨飘摇,跟他回到故土是我的选择!来到陌生的凤翔,除了一张非农的户口薄,我们只有亲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双手,接下来的日子封闭了诗意,不去想远方,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开始为家庭建设一砖一瓦的奋斗!

小时候,经常听人说杭州西湖很美,于是天真的问父亲:“有西湖,会有东湖吗?”父亲回答说:“有东湖,在凤翔!”上学的时候,凤翔同学曾骄傲的说:“凤翔东湖很美的,我们凤中的大门就在东湖里!” 生活在凤翔了,却因为忙于生计只是经常匆匆路过,偶尔也会看着围墙里郁郁葱葱的垂柳,想像里边的风景,仅仅只是想像,一来工作繁忙,家务琐碎,很少有这闲心,还有就是东湖入园门票10元,正处于人生慌张状态的我还真没有理由说服自己进去看看。

2008年暑期,公司组织员工出游了一趟,一下子把这群为工作为家庭封闭了自己的女人们玩的天性触动,回来几天都在商量要去东湖逛逛。“生在凤翔,活在凤翔,没有去过东湖,简直是笑话!”大家都这么说。可是要是买票进去,10元钱也有点心疼,更多的是作为凤翔本土人,游东湖竟然要买票,从心理上是抗拒的。有同事知道,凡在凤翔机关单位工作的人都有东湖免费入园的卡,于是,全公司的员工往上倒三辈,挖掘机关单位上班的亲朋,向他们去借东湖入园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借到几张。在一个下午,第一批同事在东湖门口集合,可是人多卡少,怎么办?同事狡黠的一笑“有办法,听我指挥!”东湖的大门是不开的,售票进入是西边的一个小圆门,第一拨人持卡进入,然后从里边绕到东边关闭的大门,从门缝里把卡塞出来,外面的人接到卡再入园,再塞出,再进入……就这样,把所有的人带进了东湖。踏上东湖的第一块砖,那心情,紧张、兴奋、期待……

凤翔三绝早就耳熟能详,“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是凤翔人的骄傲。昔日奔波在虢凤公路上,陈仓段一望无际,凤翔段却柳浪深深,强烈的对比,让我对凤翔的垂柳情有独钟。来到东湖,才真正的领略了这第一绝“东湖柳” ,一棵棵古柳树干挺直苍劲,述说着久远的历史,枝条柔软轻拂,守护着现世的宁静。岸上曲径通幽,花木繁盛,湖上桥亭连绵,碧波倒映。这群初见东湖的人儿,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挖掘亭台轩榭的历史文化、去发现园林精巧布局的古朴典雅,就这一园翠柳,一湖碧波,一池小荷,已经足够心醉!几只小舟飘在湖面,第一次划船,一倾斜就吓得大呼小叫,木桨划半天都摸不来怎么才能转变方向,就冲进了荷花丛。荷花的印象一直来源于电视和图片,近距离接触了,花儿婷婷,叶儿田田,真的是这样。一架辗转借来的数码相机紧紧的束在手腕上,谨慎小心的拍下荷花掩映的笑脸,也定格了儿子幼小单薄的身影。

时间紧迫,匆匆浏览一番,恋恋不舍的出了东湖。过几天照片出来,掀起来同事们游东湖更大的热潮。于是故伎重演,几张卡总会带去一批人,这个活动这个话题持续了一个暑期。初见东湖,留给我的是东湖的柳,东湖的水,东湖的荷,宛若惊鸿,怎么一个美字了得!

2010年,东湖免费开放了,北门广场大型雕塑“酹江月”和气势恢宏的西大门落成,新建了牡丹园,松竹园,雁南亭,大规模的栽植花木,绿化美化。我的家也像一棵移植到凤翔土地的植物一样,缓过了苗,扎下了根,开始生长。东湖的柳更绿了,水更美了,荷更艳了!松竹园的卵石台阶上、南湖的牡丹花下,西门旁侧的花树丛中,留下儿子小鹿般欢蹦的身影。打电话给家乡的亲戚朋友:“有空来玩,看看我们凤翔,看看我们的东湖!”是的,我们的凤翔,我们的东湖!

2016年初,听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东湖、大灵山、大雍城遗址三大景区建设思路,打造全景凤翔,发展全域旅游。大秦奠基,秦王加冕之地,秦晋之好成美眷,笙箫和鸣传佳话,雍山巍巍雍水长,凤凰飞翔降祥瑞,历史文化是最厚重的城市名片;东湖两岸先生柳,碧波荡漾君子花,西凤美酒三千年,风格典雅味尤佳,妇女手巧勤女工,民间工艺人人夸,凤翔三绝是最有魅力的城市名片;产业换代大提升,优质苹果负盛名,电力能源煤化工,柳林崛起名酒城,经济的繁荣是最有潜力的城市名片。沉寂的小城大开放的号角吹得更响,大发展的车轮驶入高速!

大东湖景区是三大景区的龙头,居住县城的人们亲眼目睹了这两年的变化, 城市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东湖路上停满的旅游大巴带来远方的客人,文明开放的凤翔喜迎八方宾朋。身心俱闲的时候,挽着儿子的臂弯再一次来到东湖,初见时的售票小圆门已经关闭,北大门四扇打开,站在广场就能看见园内垂柳如丝,游人如织。终于可以静下心,聆听东湖的故事,欣赏秀美的园林,感受东坡的风范。

宋嘉祐七年,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凤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来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曰为东湖。近千年的历史,各代修葺扩建,亭台楼阁逐渐增多,形成了这座文化厚重,风景秀美的北方园林。东湖内秀水碧波上倒映古柳新枝,翠竹成林里曲径通幽,亭台轩榭布局精巧典雅。湖面上亭桥洲堂把水面划分,水荷交融,步移景异。柳依然绿,水依然美,荷依然艳,而博大厚重的文化更是东湖最美的底蕴。东坡先生在凤翔期间写了大量的诗词,苏公祠内存放着早年印刷的千古传唱的名篇,还有碑林里珍藏着苏轼的手迹和历代文人墨客咏颂苏公和东湖的诗词石刻,我书造意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一幅楹联道出这些遗世精品的文化价值。君子亭断桥亭春风亭”……一座座建筑都是历史;两岸回寰先生柳,一湖荡漾君子花断桥高低围绿树,回溪远近出青萍平湖分翠流春远,碧海笼烟上月迟”……一幅幅楹联都是文化。徜徉在美好景致中,体验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缅怀他在凤翔的政绩,讽诵他的诗词文章,这才是最全面深刻的的东湖游览体验。

新大东湖景区包括原东湖景区、饮凤苑湿地公园、六营民俗村和雍城湖四部分。来到正在建设收尾中的东湖南广场,这里是苏轼文化体验区,远远看去,东坡巨大的雕像最为壮观,凤仪门、思治楼、贤良楼、唤鱼亭、苏子亭、凌波桥都已经成形,东边的停车场开阔平坦,一条东环路之隔就是饮凤苑湿地公园,入口广场花团锦簇,绿草如荫。一条水体景观的轴心流淌向东,碧波荡漾和落珠碎玉动静结合,亲水平台蜿蜒,曲桥栏杆飞架。秦人广场,雕塑屹立,文化广场,设施齐全。凤凰湖格桑花绚烂芬芳,芦苇丛郁郁葱葱。再看雍城湖,水波浩淼,绿荷葱葱,水鸟飞翔,夕阳晚照,两岸树木葱茏,田园如画。六营名俗村正在打造“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建设中,泥塑一条街上各家都是仿古门头,广场上主体刚刚完工的11米高的“泥塑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双目炯炯有神,身上六种颜色鲜艳明快,绘有象征吉祥的牡丹、荷花图案,前腿上还有“四季平安”的大字,引得所有人驻足拍照,朋友圈先发为快。苏轼文化的强化,民俗文化的融入,让大东湖之美更加丰盈饱满。一路走一路想,一路看一路拍,手机装下了整个大东湖。儿子知道我会发朋友圈,不愿意拍照,推着眼睛俯视我,不屑的说:“呵呵,小女生才爱发朋友圈呢!”这小子在彰显他的长大,已然不是当年跟我混入东湖的小不点。

再见东湖,不仅仅是柳之美,水之美,荷之美的宛若惊鸿,而是历史文化之美,园林建筑之美,城市开放发展之美。东湖,早已不限于闭门售票,不限于围墙囚禁,开放的大东湖,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画中,向四面八方的来客述说着历史,展现着文化,憧憬着未来,有了一次的初见, 还会愿意再见。“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随着凤凰涅槃重生,城市开放发展,大东湖,犹如一位北方的佳人,更加脱俗出众,秀外慧中,大有倾城倾国的魅力!

凤翔十年,时间都去哪了?时间跟着儿子长大,朗朗的少年书声将飘荡东湖之上;时间见证东湖的变迁,多元素的融入让大东湖众人瞩目;时间伴随着凤翔的发展,审时度势产业换代,经济大繁荣,文明大提升。金秋送爽,喜迎双节,时至国庆,以“大东湖景区”为核心的凤翔文化旅游品牌逐渐成熟,又喜闻凤翔至宝鸡的城际公交顺利开通,这是更加便捷的城与城联通的纽带,还有“醉美凤翔”美食美酒品鉴、玫瑰花海灯光节、“金色果香”休闲旅游季、扇子舞大赛、摄影大赛、民间工艺体验、农家乐篝火晚会等一系列国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等什么呢,来凤翔吧!等到大东湖景区盛大开园,再见凤翔,您一定会为这座城市倾倒……

有了炊烟,有了灯火,城市就有了新生的活力,文明的传承。城是远方的乡愁,城是包容的情怀,城是记忆的轮廓,城是心身的共鸣,感受城市的心跳,倾听城市的故事,品读城市的文化,共享城市的盛宴,魅力凤翔城,爱上凤翔城!

恋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跟他一辈子,凤翔写人生……

 作者简介 

魏晓兰,最小的七零后。一个没有理想,简单爱笑,热爱生活的女汉纸,偶尔码码文字,晒晒小确幸 ,聊聊小感动。

悦读推荐

【凤翔作家】魏晓兰 || 教  养

父亲去了多雨的秋天

爱人 容人  谅人

我的凤师梦

我的三位“母亲”

那一年,我们开学了

给父亲两小时

“陪房”包袱里的老布鞋

母亲在家,家便有了烟火味儿

孩子,看到这封信时请别哭

本期组稿:辛   克

文字校对: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  ◆  ◆  ◆  ◆  

【关注我们】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