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 强 | “人走茶凉”背后的真相

 时光捡漏 2020-08-0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人走茶凉”背后的真相

文  |   李  强 

人走茶凉: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这是字典上的标准解释,一般人似乎都无疑义。或许,好些人可能也有过这样郁闷的经历。

其实,我感觉这是正常现象。原来,我只注意到人走茶凉的表面意思,毕竟支持和提到的人大多都是这种观点所描述的事件中的受害者以及同感者。今天,我做为一个旁观者,发表一点我的另外感受。

人走茶凉,曾经也是我感慨和抱怨之词。虽然,我自己并不太介意人走茶凉这种处境。人生的过客太多,没打算停留或以后再来的,就不能期待对方或自己一定要热情奉茶招待或随来就有热茶喝,也不能期待在不可预期的日子里,还能人走茶热或人走茶留。有时,我们经常会说到了一个原来呆过的地方之后,突然感觉没以前那样热情了。其实,这个或许是谁也不怪。比如,今天相谈甚欢的人,或许,明天就不再见。分手时还很热情地打趣,下次再准备好茶,我还要来喝或你再来喝。但,下次可能就没机会喝茶。有些是自己没机会,有些是别人没机会,有些是彼此都没机会。当然,也有不给机会的时候。

人走茶凉,有时会有如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凉心境,尤其对于心胸狭隘或多愁善感的人来说,更是这样的。但其实,真相却是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至少有这样几种情况呢。

人走茶凉: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相信,看到这句话,大家多少能明白一些。既是自然规律,我们就应该坦然接受和面对这种必然会发生的结果。但另一种是世态炎凉,说明在人世间就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我们更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和面对。即使,有时,我们很不情愿面对。或许,在别人眼中,我们也可能是世态炎凉的制造者和发起者的,旁观者也并不完全清的。

仔细想想,即使是世态炎凉的那种情况,人走茶凉也并不全是奉茶人的问题,喝茶人自身以及当时的环境也会有许多原因在里面的。

客人来了,确实应该热情招待。但客人走了,我们也应该暂时放下,不用再留茶。真要再次来了,我们可以换新茶招待。这也是一种正确而睿智的人生态度。有时,客人来了一大堆,可能还没等到停留就又要走。这时,如果主人过份热情,倒一大堆茶,客人不喝就走了,既是浪费,又没必要。所以,在假如真知道客人不会停留或不需要喝茶时,倒还真不用那样地客气而多礼。相信,彼此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式。我一般,就是这样做的。

有时,大型会议或会客厅里倒了很多杯茶,到最后,都没人喝茶,或者,出去一下回来后,茶杯都弄混了,不知道哪是谁的茶。象婚丧嫁娶、产品发布会等大型活动时,更容易是这样的。看似热情,实则无益。而且,因为空间狭小原因,还会碰洒带来一些本不必要的麻烦。造成极大资源浪费,事前准备泡茶和事后清理茶局,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在对方确实需要呆一段时间也需要喝时再沏茶,可能会更好一些。有些场合,只是一谓的喝茶和让茶,以打发无聊的时间或气氛。这对主宾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同一杯茶不停地续水,也会影响喝茶的效果和心情的。有些客人,明明不需要喝茶,却碍于面子没阻止主人奉茶。主宾双方,都在因为茶的事情而推来让去,或言不由衷。

人性情同此理,适当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繁缛礼节,或许,还能让彼此都轻松自然一些的,也有利于关系走得更远更好一些的。

说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老乡写的另一主题的文章,刚好有段内容是说在她的生意店里,有一个男的装作顾客来讨茶喝的片断。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那个男的还特意做了一些假动作以示是来了解和接洽生意的。文章写得很是生动有趣,人物动作和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文章最后宣扬的主题,非常地好:客来必奉茶,客走主不怨。因为这种客人,本身并不是冲着生意目的来的,也被主人看穿了,依然热情奉茶招呼。这不只是一种生意经营之道,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善良。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有沉有浮,淡然处之。人生如茶:头苦、二甜、三回味。茶与人生的比喻关系,从中可见一斑。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我决定坦然理解并接受。

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我决定坦然理解并接受。

有时,会有一种情况:人没走,茶就凉了。或许,呆的时间长,但茶一直没喝,放凉了也是有的。这种情况,更没什么可抱怨的。

有时,还有一种情况:人刚走,茶没凉但情凉了。我碰到过的。

看来,茶凉之时人走或没走,区别还大。真佩服汉语的博大精深。

期待人性中,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善意;少一些薄凉,少一些虚套。有茶,热情招待;无茶,理性对待。

希望,读了这篇之后,不再认为“人走茶凉”只是一种贬义词,而应该是一种有温度和理性的人性成语。

相比“人走茶凉”说法,我更喜欢:人走茶就凉,再来换新茶。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悦读推荐

李 强 | 电影微人生

李 强 | 我的自行车变迁史之一:传统自行车

李 强 | 饮食人生碎碎念

李 强 | 村西涝池记忆

李 强 | 重被拾起的儿时村庄记忆

李 强 | 有一种邻里关系叫前后住

李 强 | 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眼中的贾平凹

李 强 | 转学故事

李 强 |  一封不知道是表扬还是投诉的信

李强:一个“城里人”眼中的农村人

李 强 | 老家的房子

李  强 | 2017年九月初一烧在灵山的另一炷香

李 强 | 我的红楼二梦

李  强:说不完的岐山臊子面与岐山擀面皮

【散文】李 强 || 岐山臊子面背后的光阴故事


文字审核: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本期组稿:亢小娟

◆  ◆  ◆  ◆  ◆  

【关注我们】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