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强:我的春天并不从立春开始

 时光捡漏 2020-08-0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鸣啼辞旧岁,玉犬摇尾迎新年。辞旧迎新,欢度新年。这一刻,五湖四海人声鼎沸欢声雷动那一瞬,雪域高原从雅鲁

江捎来如意吉祥

我的春天并不从立春开始

作者:李   强

2018年2月4日,农历2017年腊月十九,2018年第一个节气“立春”悄无声息地到来,但那天既没春风拂面,也没冬日暖阳。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立春的文章,但,其实我并没认真思考立春节气的真正天文或气象学含义。直到,大年初一从西安飞往武汉,并慕名进入武汉大学,我脑海才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春天到底从什么时间开始?

在我还没完全想好如何去写这篇文章时,却一直固化现在这个题目。这恐怕是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似乎有些像命题作文一样。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新的一年春节即将过完,再不能拖下去了,今天务必写完这篇文章,明天正式发表出来。在这样的想法督促之下,我只好硬着头皮动笔,写下我的新一篇文章:我的春天并不从立春开始。

昨天下午,我去公园,一进门就看见了几树梅花开得很艳,一下子动心不已,遂拍照留念,然后,走到花跟前想嗅一下沁人心脾的香味,却没闻到,再仔细一看,竟然是假花,但假得十分逼真,远看的话完全能以假乱真。这种假花在西安见到过很多次,但过去的时候,一直没太在意过,也没想过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不过,真是挺佩服城市美容师精心为我们提前营造的春天气息,估计是想祝福新春愉快和提示人们春天即将到来,我很少专门去关注24节气之首的立春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开始,春天也总是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的身边,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如沐春风,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风得意。

记得小时候,说到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总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段时间我也糊涂着。刚开始,想当然地认为第一季度一二三月为春天,后来似乎知道一般是认定三四五月为春天。再后来,知道节气的概念之后,又有了新的春天划分印象:春天从立春节气开始,并不完全和以前春天划分方法吻合。学到诗词后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诗句,又大致想的是春天就应该是从阳历三月开始的。可24节气之首的立春,经常还处在严寒之中,似乎比真正的春天还早一些,也会比春节更早一些。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好些年都没弄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我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渐渐变暖的气候,偶尔能看到的已开花的枝条,还有幸福满满的春节年味,更有充满希望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也正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

大年初一,从还很寒风凛冽的西安一下子飞往温暖如春的武汉,走在武汉大学校园里,虽没看到遍地的樱花盛开,但看到梅花已经吐蕊,似乎在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展示:春天来了,樱花很快也会盛开。

今天又是3月1日,早上睁开眼睛,看到好些关于问候三月和描写春天的文章,我想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春天真的来了。身处城市一隅,并没太多地感知大自然的变化,没看到大江解封,万物生长的盛况,没看到候鸟集体北归的队伍,但我想这一切都在我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地发生,毕竟冬天过后就是春天,谁也不能阻止春天的脚步。

如今在城市里,比之过去在农村时,对春天的感知和反应更为迟钝一些。在农村,过了春节,到处都能看到和感知到春天的气息:田地里的麦苗,路边的花草,再次发芽的树枝,牲畜家禽的精神抖擞,“二月二龙抬头(炒豆子)、三月三驴揭鞍(换水土)”,一切都是那样的温暖复苏。春天在我们小孩子每天放学,提着笼子在田里挖野菜回家,让妈妈蒸菜包子吃的兴奋里,在我们可以脱下厚厚的棉袄换上轻便毛衣的舒适里。在城市,只有偶尔的匆忙一瞥,才注意到柏油马路边的柳树不知何时发芽吐绿,兴奋地向城市里的人们提示着春天到来了。

我也知道,有几个关于春天的寒意说法叫:倒春寒、春寒料峭和二月春风似剪刀。似乎在警告人们,冬天还没过完,春天还得再等等,即使是立春节气到来。我们也切实地感受到了这种冬春交替时期天气的变化无常和冷酷无情,这时的感冒很容易发生,也很不容易好的。

长江南北的气候肯定是不一样的,正月初一去的武汉,明显地应该比我所长期呆着的西安早接近春天一些,前些年去的广州是更早地接近春天,春城昆明无疑是一年四季如春,全国各地的春天更是差别很大。在武汉,我似乎有种错觉:春天真的来了,可是一下火车回到西安,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冬天,春天还得再靠后一些呢。好些时候,都是在这种不停变化的气候的错觉中,不经意间守候到春天的脚步。

大约是已经开始寒冷的2017年11月,我随心写下了一篇展望2018年春天的文章:隔着2017年冬天的2018年春天。现在想起来,也不知道当时是出于什么想法提前这么早地描写2018年春天,但确实应该是对春天的渴望更加地强烈一些。刚才翻看了原文,其实话题与春天基本没有关系,只是套用了一下春天这个名词开了一个玩笑,主要是回忆自己大学生活时代一些与“春”有关的生活趣事。但春天来临了,勤快的布谷鸟确实会叫,提醒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的人们:春天来啦,快点苏醒。我想听到布谷鸟的喊春,是不就算春天来了?

我的春天并不从立春开始,但立春过后我的春天行将不远。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悦读推荐

李 强 | 电影微人生

李 强 | 我的自行车变迁史之一:传统自行车

李 强 | 饮食人生碎碎念

李 强 | 村西涝池记忆

李 强 | 重被拾起的儿时村庄记忆

李 强 | 有一种邻里关系叫前后住

李 强 | 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眼中的贾平凹

李 强 | 转学故事

李 强 |  一封不知道是表扬还是投诉的信

李强:一个“城里人”眼中的农村人

李 强 | 老家的房子

李  强 | 2017年九月初一烧在灵山的另一炷香

李 强 | 我的红楼二梦

李  强:说不完的岐山臊子面与岐山擀面皮

【散文】李 强 || 岐山臊子面背后的光阴故事

李强 |  比老庄消失更早的园子

李 强 | 小寒:未曾期待却将至

李强|一碗元旦果真没吃上的玉米糁子

李强 | 记忆里的碾麦场

李强 | 还有一种面食叫煎饼

李强:从小吃到大的面

李强:我的2018年春节可预见

李强:从小到大的腊八节

李强:我的家乡正大雪纷飞

我的东湖我的凤中第一面

李强:有一种喜欢叫重庆火锅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亲情通道

李强:没赶上的陈村年集

李强:五味杂陈之我的小年

李强 | 立春杂感

李强:贴上春联放鞭炮

李强:不老的春节联欢晚会

文字编辑:李 强

责任编辑:辛 克

本期组稿:辛 克

稿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示例:

△点击可放大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