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强|黄桷树下龙门阵准时开摆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初夏的重庆,温润而凉爽,沙坪坝三峡广场步行街人来人往。周五的步行街,人相比平常总显得更多一些。忙碌了一个星期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选择出来会友、休闲。忽然听得黄葛树下的说书人,那上下两片嘴皮不停地翻飞起来。声音传来,那几百年开外的故事,在这高科技超速发达的时代,竟然显得如此耐人寻味。---题记

黄桷树下龙门阵准时开摆

作者:李  强

近几年多次返回重庆,时刻能看到满大街几乎都是并不确定是否市树的同一树种:黄桷树,我想一定会有好多故事发生在它的脚下呢。

沙坪坝如今三峡广场近沙正街入口处,高楼林立间有一小小广场,正中有棵如盖的黄桷树,不知道树龄几何。树前立着一块很大的木制牌子,上书一行遒劲大字:黄葛树下龙门阵。黄葛树也即黄桷树。

这是我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回重庆时,在那里新看见的,很有一些感慨和震撼。虽然,它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这一棵黄桷树没变,一如20多年前的样子:低矮而粗壮的树身,如盖的树荫,一块不大的青石板广场,就是多了一块上文提到的暗红色的木匾。我看见时候,正值星期五下午,那里只稀稀拉拉坐着几个棒棒在歇脚。我不确定晚上会不会“准时”围满看热闹的人群,人群里会不会有一如当年我们一样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踮起脚尖在外围听里面讲重庆方言笑话,刚开始时还有些听不太懂,但会跟着别人鼓掌或发笑。

那几天晚上,就住在离这个广场一步之遥的对面,刚好也经历了周末,却没想着去看一下那里晚上是否还有当年的重庆言子。或许,一切都变了,至少是我变了,我变得不再是当年那个没有多少见闻的穷学生,住在高档宾馆里面享受着一切美好而舒服的事物时,却忘记20多年前对面那些个平凡的周末夜晚,也曾是多么的美好而舒服的。

在那里,当年听到的好些重庆方言摆谈故事,还和我们每天接触的不太一样,更本土化一些,更生动有趣一些。记不清楚大约是在开学多长时间之后,才听宿舍同学说离校不远的那里晚上有义务演出,我们也才结队出去看的。看完之后,回到学校,还能在夜间食堂吃上二两或三两麻辣味十足的重庆小面,回到宿舍,四川的同学们还会津津有味地模仿或回味晚上看到的搞笑表演,一直能回味到下一个周末。当时,应该还是六天学习制,所以,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两个晚上那里有表演。还曾经有一年在正月十五时,第一次走进那个广场背后的小院子,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一个花园样狭窄的小地方。当时,感觉那些在台上表演的人,似乎都有些像泥腿子农民。时隔20多年后,再回看报道提到的60年如一日的黄桷树下义务为群众表演故事时,内心升腾起一种感动。也就是说,我去之前都坚持表演了近40年。

我知道,几百里之外的成都,也有一位四川方言说书人:李伯清。他的名字,在四川和重庆真是家喻户晓。多年之前,我也只在广播里听他讲方言笑话多一些,偶尔在电视上能看见长得筋板板的他,以致前年再去重庆,电视上看到的还是那样幽默好耍的他,听到同样熟悉的腔调,但看长相和介绍,却知对方已届七十高龄。也难怪,离我在重庆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至少过去25年。如今,艺不老但人老亦正常。不确定如他般大人物是否在这种小龙门阵摊摊客串主持或表演过,但我知道有一些后来成名的本土耍宝,早些年也在那里为群众表演过。

我想,在重庆随处可见的黄桷树,一年四季都会有各种各样范围大小不一的龙门阵摆谈,对外地游客来说也是一道难得的风景。假如,再回重庆的话,我一定会守在那棵特别的黄桷树下认真地听一回重庆言子。不知道,那会是一种什么异样的感觉。我想,时过并不一定都会境迁,多年之后再次看到那令人发笑的一幕,内心依然会充盈着感动和怀念。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