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强 | 一派丰收景象背后第三面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写在前面的话

2018年是老家第一次没种玉米,自作者记事以来。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父亲已经去世六年;另一方面是作者母亲身体日渐孱弱;第三方面,是作者本人以及作者姐姐也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繁重劳作。这或许是一种预设的轻松,作者回到老家第一眼看见满地的金黄时,内心也是欣欣然的,但却因为晚上老人一句卑微的求助,从而泪流满面地伤怀。谨以此文怀念已经逝去的岁月,以及终将逝去的岁月。

今年国庆放假第一天,我顺利地回到了老家,一路畅通无阻,基本没什么风险。还没进村子,就看见到处一派丰收的金黄色,骄傲地晃在我的眼前,我的车甚至无法开过去,但肯定不会碾压这些金黄的。

我清楚地知道,那些丰收的景象都不属于我家。我家已经几年没种辣椒,今年开始不种玉米。但今年玉米看样子是丰收呢,因为实在是堆积如山,连我妈这样的老弱劳动力也被村子人或左邻右舍聘为主要劳动力来帮忙剥玉米壳,从早忙到晚,老人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我想那会是看到如此丰收景象的开心。但到了晚上,我才知道,老人的手腕竟然都肿了,手也被划破了好多口子。并不是我看到的婶婶、奶奶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轻松劳动样子,也不是别人安慰我时说的老人在家闲着没事这样干些活就不会寂寞的善谎。这样的话,我自欺欺人或应付别人话题时也曾说过,但从没今天这样地刺痛我的心。我大概算了一下,从早到晚连续劳动十个小时,能挣50元。在这里,我不说这钱的多少和价值。老人给我开心地说,最近她腰拧了干不了其它活,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坐着挣钱的事让她碰上,但又忧伤地说,玉米剥不了几天,又会没活干了。说到这里,似乎有一种我的父亲满血复活的恍惚,因为,我的父亲一辈子,从来就没停止过干活挣钱。每到没活干时,他就会这样的念叨,当时听得我耳朵都长茧子。但如今再听的话,却是另一种特别的痛感。时光荏苒,岁月轮回,今天又到了我的母亲哀叹没活可干的地步。可是,我的母亲已经年届七十,而且,今年两次受伤,尚未痊愈;一字不识、满口无牙、身体孱弱、木讷寡言。其实,老人这几年更加勤奋地劳动挣钱,我没反对过,也没细问过。我想让老人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安排自己并无退休之说的晚年生活。我也看出,她的不惜力气以及为人善良,深受领队和主家喜欢,一如年轻时那样,可是,如今她真的老了,都无需问尚能饭否?

老人絮絮叨叨说的这些话,当时,我也并没在意。我知道,物竞天择,都会自然选择,也会被自然选择。到她老得干不动活时,到主家担心她的身体出现状况会惹来更大麻烦时,她自然地就会进入被“永久遗弃”的无劳动能力队伍。那个时候,都不用我劝,她只能回归到“闲云野鹤”的休闲养老模式,整天吃闲饭、说闲话、看电视呢。

但老人最后一句期期艾艾说出来的话,却一下子戳中了我的泪点。老人试探着给我说,娃呀,你在西安给我找个活干,就那种给人看孩子或照顾月子,但人家要求不高的那种。我的母亲有前些年在西安待过一个春节,为本家高品质生活要求已有两个保姆情况下,还贴身照顾月孩的骄傲经历,但在我那却是辛酸的回忆。因为,那年春节,我的父亲一个人在家过年,连最基本的饭都吃不到嘴里。我在西安,却连我的母亲面也无法见上一次,基于一些敏感的现实原因。对母亲这种“匪夷所思”的到省城来打工的要求,我一下子愣神了,继而,无语地泪流满面。母亲若没人陪同,是不可能在西安街道走出一站路的。

眼泪没擦干时,我已站在院外玉米海洋里,看着一派依然金黄灿烂的丰收,再次泪眼婆娑。第一面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第二面是大家都能想到的,第三面才是虽真实存在但大家未必能想到的。所以,用到这个特别的字眼,但真心不打算解读这一派丰收景象背后的第三面。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