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衣节背后并不全想知道的真相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2018年寒衣节烧纸祭奠时少有地没流泪,但有几个背后的真相说一下。有同学说看了我前几天的几篇非寒衣节文章后,感觉我的心情很不好,大抵事实确是如此;前晚吃饭过后,顺道陪朋友烧纸祭奠了一下她的母亲,我有些感同身受地难过;昨晚烧纸祭奠后的半夜,意外地梦见我的父亲。他生前的一个伙计来找我说,我的父亲替别人担保找他借了很多钱,比我二十来年在城市里的收入总和还要多。我一下子惊呆了,可一问事件发生时间,原来在我的父亲去世之后。我始知,这只是个悲伤的梦而已。---题记

寒衣节背后并不全想知道的真相

今天是2018年寒衣节,我却早已连续写了三篇相关的悼念文章。昨晚更提前去附近十字路口烧纸祭奠我的亡亲,但这次并没泣不成声。

此种现象,这两年在我身上已比较常见,当然,不只是我,还有我在寒衣节前后看到的各种祭奠场面,流泪的并不太多。但我看到那些年轻人单独或夫妻双方带着孩子来的祭奠场面,即使对方没泪流满面地念叨,我也会很难过。但我很少刻意去观察祭奠现场的悲伤情况。

关于寒衣节本身,我就有许多的不知道。是在六年前,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给去世亲友送上寒衣过冬的祭日。然后,我就每年都参加寒衣节祭奠,肯定在我的有生之年会坚持祭奠下去。这既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祭奠仪式,同时,也是对生命传承的敬畏和感恩,更是对曾经亲情陪伴岁月的回顾和怀念。毕竟,生者还要活着,而逝者却已离开人间且去向不尽知。

我在并不丰富的想像中,展开今天的别样文章。我想每一个祭奠亡亲的现场,多半都会是一种肃穆而凄然的感觉,偶尔也会看到那种仿佛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刻意祭奠作为。如今的话,我并不感觉奇怪。我会想,烧纸祭奠的人,他们祭奠的都会是谁;是在什么时间、多大年龄去世的;又是什么原因去世的。他们之间,曾经又会是怎么的情感关系;他们曾经相处的时光能有多久。但我知道,所有的逝去,大都会受到尊重和敬畏,至少对自己的亲人来说是这样。有些逝者生前可能会有各种各样并不如生者意的表现,比如,带着罪恶离世的那种。

我也在想,每一个祭奠背后,都曾经会有一些或心碎或心痛的经历。都会有一个或漫长或短暂,或始终深刻或慢慢淡忘的消痛阶段。

我很少在这种场合和人交谈,询问和打听别人家是在祭奠什么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昨晚去祭奠现场,还碰到学校一个熟人,但没打招呼。那一大家人在十字路口烧纸祭奠,看起来十分虔诚但并不太痛苦。或许,因为亲人离开得太久,已悲伤得麻木,又或许,逝去的生命生前和自己的情感并不见得有多么亲密而难分。我想,一切皆有可能的。

我想起来了,在有些影视剧里,会有事后或时隔多年之后的坟祭现场,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哭场面。那样的悲情,我自己多次亲历过的。

十字路口,这两天晚上几乎全是烧纸祭奠的现场或后场,烧纸的人是表达了自己的祭奠和怀念之情,但留给清洁工的是超大的清理工作量,给路人行走造成的影响暂且忽略不计,毕竟,我想应该是会感同身受的。虽然,这几年在祭奠时,也是看到有路过的行人表示出不满或调笑的神态。或许,他们还不需要这样做;或许,他们还有父母替他们这样作为。但我想,我们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这样的场面,也会被这样的场面面对。昨晚,看到一个清洁工模样的人,也在现场烧纸,边抹眼泪边默念祭奠。我想,他当时的身份,不只是一个清洁工,同时,也必然是某些亡故者活着的亲人。他和别人不一样,一边难过地烧纸祭奠,另一方面,还得擦干眼泪,收拾那些祭奠过后的残局。相比来说,我们可能会更轻松一些,在悲伤和怀念之余。还有,那些临时卖烧纸和祭品的,多是沉默着躲在路边或阴影一角,或许,他们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悼念和祭奠举动。碰到买主过来时,并不刻意地招揽生意。双方的默契在那一刻达到了高度统一,也很少问或说是为祭奠谁。

寒衣节祭奠现场背后,会有很多的泪眼故事,但我并不全想知道。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