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归因错误思维模型-为什么我们预测行为会很困难

 捡芝麻666 2020-08-03

一、什么是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基本归因错误是归因理论的一个现象,即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现象解释了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实力。

我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过度归因于他们的内在特征,而不是环境因素,这导致我们高估了这种行为未来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预测行为似乎并不困难,然而在实践中,这一假设始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当别人不按照我们赋予他们的先天特征行事时,我们会感到惊讶。

二、基本归因错误产生原因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一种逻辑谬误,我们相信人们在某一领域的行为会持续影响到他们在其他情况下的行为。

我们倾向于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他们先天特征的结果,并高估了他们的个性的影响。我们低估了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则难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个人自身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种基本的信念,觉得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在分析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就会追溯个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很大关系,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生活拮据时,可能会想:“为什么你不勤奋一点儿呢!“

三、基本归因错误的应用分析

分析一:性格特征的影响

想象一下你很熟悉的某个人,也许是你的伙伴或亲密的朋友。你如何定义他们的性格呢,你认为他们的特征是什么?

现在试着想象那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如何:如果开会的迟到了30分钟,他会怎么办;如果回家路上,遇到了一只流浪猫,他会怎么做;如果手机掉到下水道里,他会怎么做等等。你很容易就能想象出你心目中的那个人会如何表现,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做出判断,然后期望这些东西会影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给一个人贴上道德、诚实、天真等各种形式标签。然后我们期望在一个领域被贴上诚实标签的人在每个领域都会诚实,或者对一件事天真的人对其它时间也都是天真的。

人们通常被认为具有性格特征(内向、胆怯等)和美德(诚实、勇敢等)或恶习(七宗罪等)。在民间心理学中,这些特征被认为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和环境而改变。所有语言中的谚语都证明了这一假设:说了一个谎就会说一百谎;谁偷了一个蛋,谁就偷了一头牛;谁在小事上守信,就会在大事上守信;谁被当场抓住一次,谁就永远不被信任。如果民间心理学是正确的,预测和解释行为应该是容易的。

一个单独的动作就能揭示潜在的性格或倾向,并让我们在其他场合中预测类似的行为。相信一个行为就能充分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一种自然而诱人的理解他人的方式。如果你在约会上花了很多时间,你可能会收到一些关于潜在伴侣不怎么样的小建议,比如他们和服务员说话的方式,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建议并没有变成现实。

单凭一次行动是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是否是个好伙伴的。问题是,当我们认为自己了解某人的性格并据此做出预测时,我们往往会犯错,这就是基本归因错误。性格作为一个概念,在任何领域都很难界定。

分析二:外在表现的可欺骗性

事实上,我们倾向于用一些小细节来暗示一个人的性格,这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看到某人在某一方面似乎很好,就认为那是可以实现的。

假设你面试一位财务顾问,他准时出现,衣着漂亮的西装,请你吃午饭,礼貌又友好。他会正确处理你的钱吗?基于他的实际变现,你可能会认为他会。但在现实中,他管理时间或挑选合身西装的能力与他的理财技能毫无关系。闪亮的西服和礼貌并不是理财能力的好标志。

外表可能具有欺骗性,对历史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环境中的行为并不总是与另一个环境中的行为相关联。我们的行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先天的产物。

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个骗子,在总统选举中偷了选票。但他也拼命的争取通过民权法案,从而取缔基于种族、宗教、性别和其他因素的歧视,几乎没有其他政治家能做到这一点。显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约翰逊是个好人或坏人。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属性,这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

另一个强大而复杂的人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我们非常感激他,他简化了现代汽车的结构,使其能够大众化生产。他为员工支付更公平的工资,并给予他们比当时标准更好的待遇,但福特也以他的反犹太主义而闻名。

四、基本归因错误的启示

一旦你注意到基本归因错误,你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招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在面试中的行为会等同于他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父母也有可能拒绝相信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因为他们在家里表现良好。一个宗教牧师可能一边宣扬诚实,一边欺骗自己的配偶。一个人在马路边上突然大声唱《曾经的你》,我们第一反应会认为这个人有病啊,而不会认为他更可能是在拍抖音视频。

没有看到因果,就盲目的下结论,是基本归因错误的表现形式。比如: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交了一个很帅的男朋友,我们只看到他们携手走在街上,却没看到女孩为了提升自己,没日没夜的学化妆、学礼仪、学做菜,我们很可能会认为,这女孩一定很有钱,这男人就是图她的钱。

我们看不到情境,就倾向于选择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越是对情境信息的了解不足,我们越喜欢根据有限的信息而下结论。我们只看到别人的外表或者1%的人生,于是认为这就是他的全部,至于我们看不到的99%,只要看不见,我们就会当它不存在,这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闲言碎语的存在。

我们习惯性的把自己定格在某一个画面,习惯给被人贴一个一目了然的标签,却忘记了我们原本就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别人也会跑动、会变化、会思考,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根据那些微乎其微的因素而去判断一个人,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人们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学员喜欢将自己受加分奖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受到扣分处理归因于干警对自己有偏见甚至社会不公平。

性格是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我们应该注意环境、激励和性格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笼统地归因于性格特征。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当同时评估环境和性格的双重影响,这对于我们解决问题会有更大的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