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利 | 清明节悼伯父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清明节悼伯父

清明时节纸灰飞,只因思亲不在世。苍天含泪无限悲,青山未老人却逝。2018年11月26日22时20分,我敬爱的伯父薛玉虎医师,走完了自己的光辉人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从此走进了我们后辈的怀念之中。

伯父不幸去世,使孝顺和挚爱他的堂哥堂嫂、堂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和孙子孙女,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我们失去了世间骨肉相连的至亲之人,以泪洗面,悲痛欲绝。

伯父的去世,更使我们不得不接受和面对,亲人间最痛苦的生离死别场景。然而,伯父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后辈积极生活,永往直前。

终生勤奋好学,苦研祖传中医

童年的伯父,奶奶去世的早,精神压抑,总感觉自己比其他孩子低下,有些自卑,信心不足。既是这样,伯父并未自我放弃,勤奋好学,钻研中医,立志传承祖传中医绝学。小学毕业的伯父,学习成绩优异,遂进入家族药铺跟随我大爷老中医薛思荣学习抓药识药,背记抄写药名,研学抓包药要领。年仅13岁的伯父,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识得药斗所书药名,并能依黄白红黑交叉置药,药色量一清二楚,药包四棱上线,赢得了医师和患者普遍信任。

1956年,17岁的伯父参与组建田家庄联合诊所,担任医剂师兼会计,一边跟着我大爷薛思荣和医师刘宗旭、吴炳乾、张风元学习中医基础,一边兼做会计工作,年轻的伯父工作脚手麻利,听话勤快,深得医生们的喜欢和偏爱。

1966年,适逢全国开展备战运动,田家庄公社从基层选拔具有医学基础的民兵卫生员集训,伯父以其良好的中医基础,在参训学员中出类拔萃,是公社医院留下的唯一男卫生员。后分配至齐村门诊部跟随敬茂老医生学医工作,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和临床实践历练,伯父成为了一名可独挡一面单独行医的医生。

1970年,全国开办合作医疗,田家庄医院认为伯父医疗技术过硬,便任命伯父作为医师,返回田南大队创办合作医疗站,伯父在田南大队医疗站担任医师十四年,救死扶伤,医病无数。

1984年,改革开放,伯父依靠自己的中医技术在田家庄街街开设私人诊所,独立行医,随着时间的推移,伯父的中医医术越来越精湛,寻其医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伯父的医术名气也越来越大。

俯首医疗一线,悬壶济世救人

伯父终生大多数时间奋战在基层医疗第一线,临床经验丰富,治病救人,惠泽乡邻。

无论在家族药铺、联合诊所、齐村门诊部、田南医疗站,还是在田家庄街街开诊所,伯父始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患者第一,忘我奉献。他以白求恩为楷模,设身处地为患者疾病考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齐村门诊部工作,无论晴天阴雨,还是风霜寒露,患者请伯父出诊,他从不找借口推辞,背上药箱便走,为病患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服务。齐村的父老乡亲从开始不太信任伯父医术,到后来有病专找伯父看病医治,当伯父调到田南大队医疗站工作时,仍有许多齐村、河北、劝读村的患病乡亲仍不畏路远,找他看病、抓药。

在田南医疗站工作时,离家较近,伯父居住老家。常有急症患者半夜三更找到家来,急切地使劲拍门叫医。而伯父家与我家斜对门,夜深人静中睡意正浓的我们往往会被患者家属急切的敲门声吵醒,很不高兴,但伯父随叫随起,从未拒绝任何一个上门求医的患者,诊断下处方,打针取药,一丝不扣,认真细致,求医的患者经常感激涕零。

伯父在田家庄街街开设个人诊所,数十年如一日夜间守住诊所,患者无论何时寻医买药均能找到伯父,他是田家庄街街名副其实的24小时医疗值班员,为田家庄镇众多乡邻的医疗保健做出了自己毕生的贡献。

勇于吃苦担当,尊老爱幼典范

伯父是爷爷的长子,在奶奶去世早的情况下,帮着爷爷抚养、照顾弟妹,做到了人子应做的本分,尽到了兄长应尽的责任和担当。

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缺粮是常态。原想报考兰州中医学校的伯父离开联合诊所,却阴差阳错被兰州无线电技术学校录取,毕业后留校办工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探家期间看到家人吃野菜、喝玉米芯子稀饭,万分痛心。为弟妹和老人能活下去,伯父决心放弃已小有成就的工作,向工厂领导反复打报告,请求返家帮助爷爷抚养弟妹成人,共度生活难关,工厂领导有感于伯父的孝心,批准了他的报告。然而回到农村老家,缺吃少穿,生活比想象的困难更上一层。

实在无计可施,伯父与大伙用架子车拉着自产的烤烟和手织粗布,远赴甘肃灵台山区换粮,艰难苦度日月。有一次,伯父骑车四十多公里到陇县山区换粮,自行车前后带了120多斤玉米,半道饥饿难耐,寻不下吃食,只好吃些生玉米粒充饥,这是伯父终生难忘的苦难情景。

1970年至1980年,伯父家人多劳少,日子愈加难过。每年冬天,为烧锅做饭的柴火,伯父便要上北山割柴。因伯父终生为医,割柴这样的重体力活他并不拿手,但他依然冒着寒风刺骨、喝着沟底河水、忍受精疲力尽、呕吐四肢无力的痛苦,一个冬天要为家庭割六至八回柴。

换粮、割柴让伯父吃尽了人间奇苦,但为了老人弟妹、家庭孩子,为了能活下去,伯父靠着甘于吃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硬是苦苦的支撑和坚持了下来。

意志坚定不挠,敢创敢干敢拼

伯父性格内敛、做人低调、与人为善,但他身上却有一股勤学奋进、敢创敢干、从不气馁的高贵品质,这也是伯父能学成中医,开设私人诊所,终生行医的动力源泉。

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伊始,伯父发现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便毅然与同学远赴兰州报考兰州中医学校,虽然被兰州无线电技术学校录取,但仍然是全村依靠文化学识从农村走入城市工作的第一人。

八十年代初期,伯父凭着自己的医术和能力,响应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号召,在大多数人还在等待、观望、担心的情况下,勇敢地结束医疗站吃大锅饭的混日子状态,开办私人诊所,开创了田南村医疗行业个人独自行医的先河。

为发展和继续自己的医疗事业,私人诊所在田家庄街道先后搬迁四、五处,每次都费尽周折,但伯父从不气馁,顽强地坚持着把诊所经营了下来。既是到了古稀之年,他仍积极支持堂哥租赁田家庄供销社地皮自盖诊所门面房,建成康乐大药房继续为田家庄父老乡亲提供长久的医疗保障。

伯父的一生,是艰辛苦难的一生,也是精彩纷呈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更是不懈奋斗的一生。虽然伯父离开我们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已成为家族的传家宝,激励着我们后辈不断继承他的优秀品质,需要我们把伯父勤奋好学、悬壶济世、吃苦担当、敢创敢干的美德继往开来,不断传承。

伯父,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简介—

薛永利酷爱运动,喜交朋友,用思想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精彩悦读

薛永利 | 回忆二姨父

薛永利 | 金庸的侠义江湖将流传千古

薛永利 | 寒窑,不老的爱情神话

薛永利 | 看小说成瘾的美好时光

刘晓兰 | 慈父忆

孙书岐 | 踏雪上涝川

窦晓航 | 劝赌文

百合 | 贪婪

谢险峰 | 我们不甘心 ——读书会分享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