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 鹏 | 端午记忆

 时光捡漏 2020-08-03

端午节眼看着就要到了。

西大街公安局对面的买油糕的门店前,人群又排起了长龙。因为这里的油糕个大、口味多样、又加上是祖传老字号,所以在小城很有名气。尤其是每年端午节前这一个多月里,那生意都快赶上人们腊月里跟年集时的盛况了。炸油糕又是手工活,得现做,往往要买上一份油糕得排半小时以上的队。可即便如此,人还是多得乌泱乌泱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关中西府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刚刚开始填饱肚子的农民,生活还不敢太讲究。端午节能吃上一块油糕还是一件极奢侈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子来说,能在端午节的早上吃上一颗白水煮鸡蛋,那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

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心酸,可当时我们别提多开心了!

我和姐姐年纪小,那时候都还在上小学。尽管端午节的时候,农村已经开始进入了夏收大忙时节,可我们还是缠着妈妈,要吃煮鸡蛋。于是,妈妈便把平时舍不得吃攒下来的鸡蛋拿出来,按人头一人一颗鸡蛋,放在锅里煮了。记得我们那时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是三晌制。就是在早上吃早饭前,还要去学校一次。清晨早早起床,先去学校,上完早操早读,再上两节课,然后再回家吃早饭。记得我们当时一放学回家,先奔厨房检查,一看到一小盆凉水里,整整齐齐地码着煮好的鸡蛋,心里才踏实。那鸡蛋仿佛就是人间美味,又好像是节日必需品一样,必须要吃了,才算是过节了。可是我们却强咽下口水,不急着享受这美味。匆匆扒拉几口早饭,再排着队到妈妈跟前,看着妈妈把前一晚挂在室外,已经吸足了湿气的花花绳从院子里的树上取下,然后让妈妈把这些五花的丝线拧成的细绳系在我们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香包是不敢想了,按妈妈的说法,我们都大了,那是小孩子才戴的东西。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那细细的花花绳一戴,我们已然像身披了铠甲的勇士一样了,走路都不一样了。那神情,就像踩着飞火轮,挂着混天绫,拿着乾坤圈的哪吒三太子一样,好不威风!可惜我们没有乾坤圈,我们只有一颗煮鸡蛋了。对了,再说这颗煮鸡蛋。等我们吃完早饭,戴完花花绳,节日里最重要的仪式——煮鸡蛋,该出场了。我们斜挎上妈妈用各色花布拼成的花书包,手里高擎着一颗煮鸡蛋,兴高采烈地跑出了家门。

为什么不直接吃掉了?这就是至今想起,仍会心酸到哽咽的原因。

一路上,小伙伴们手里都拿着煮好的鸡蛋,跟这个比比,再把那个看看,然后又揣回兜里,去学校了。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炫耀,因为一颗煮鸡蛋的炫耀。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我们可真是“傻”啊!到学校以后,在课间时,我们继续在一起玩鸡蛋,直到哪个馋嘴的小子先剥开吃了,大家才急匆匆地剥开鸡蛋壳,慢慢地吃起来!小小的一颗煮鸡蛋,我那时候能吃一上午,一点一点地吃,生怕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下去了,却连什么味也不知道,岂不遗憾!

时至今日,再回忆起那段苦难的岁月,当时虽然物质贫乏,但我们却一点也不觉得苦。反倒是现在,我们什么吃的都不缺了,端午节早上的餐桌上,油糕、粽子、绿豆糕、还有高高的一碗煮鸡蛋,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白水煮鸡蛋的味道了!

END

作者简介

欧鹏,七零后,教师。爱音乐,爱运动,更爱用文字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精彩悦读

欧鹏 | 你 ----写给春天里的消防英雄

欧鹏 | 后屯桃花

欧鹏 | 播种梦田——写给第五期读书会

〖正月·腊月〗欧鹏 | 压岁钱

欧鹏 | 我眼中的《无名之辈》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