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献上八条务实对策 重庆医科大学 马有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强调三个字:'治未病'。唐代的巜千金方》,更直白的强调四个字:″预防诸病'。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预防诸病'。1949年,在卫生工作总方针中,就明确指出:'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1950年,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1952年,又增加一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形成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这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四大方针,再二再三的强调'预防为主″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方针!在这四大方针的指导下,预防工作成绩显著,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开展,天花、鼠疫、伤寒等烈性传染病极少发生,血吸虫病基本消灭,结核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强有力的践行'预防为主'这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是治疗为主,重治轻防,导致的结果是,慢性病越治病人越多,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的呼声不断。由于重治轻防,给疫病大开方便之门,导致疫病流行,灾难发生,危害民众生命健康,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痛定思痛,经验要总结,教训要吸取,尽快纠正重治轻防的失误,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治养三结合大战略体系。 第一条对策。加强预防为主的法制建设。(1)在《宪法》中,加入预防为主的条文。(2)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强化预防为主战略,细化落实措施。(3)制定慢性病防治法。急性传染病要预防为主,慢性病也要预防为主。把健康中国战略写进宪法,把预防为主方针写进宪法。 第二条对策。开展预防为主的全民健康教育。让治未病、重预防的思想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既要普及西方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更要普及东方养生保健四大基石(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第三条对策。明确规定,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预防,预防急性传染病,预防各种慢性病,在政绩考核中,′预防工作居首,奖罚要分明,失职要问责!各级一把手,都是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对策。完善国家及各地疾控中心体系。(1)提升疾控中心地位,赋予相应权力,改变其只是调研、科研、咨询的现状。(2)疾控中心要配备西医中医两类专业人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疾控模式。 第五条对策。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建设。(1)明确其主要任务就是预防,预防传染病,预防慢性病。(2)配备中医西医及疾控专业人员,实行防治养三结合的运行机制。(3)为调动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要适当关照。 第六条对策。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社会组织在防治养三结合中的作用,在社区要发挥好业主委员会和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 第七条对策。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要纠正医疗机构市场化的错误,重新找回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定性定位,既要尽力救死扶伤,又要坚决贯彻预为主,实行防治养三结合的运行机制。要做到这一重大善举,要加大对各级公立医院的足额财政补助,保证医护人员合理的工资收入,切实改变医院领导及员工被迫盘算每月每年的钱财收入,而是安心地为民众健康服务,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 笫八条对策。要大力表彰奖励从事治末病事业的'上工'医务人员,要设立上工预防奖,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健康中国预防为主的社会氛围,上工光荣,上工自豪,国家昌盛,民众幸福! 马有度词,靳军书 (中医科普作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成立在八十年代,《科学普及法》都还没有颁布的时段。中医药最接近寻常百姓的观念出发,中医界就有马有度教授为首的一批中医药工作者们在一起认定:治未病、养生保健、调养身体健康必须通过学科普及面向大众。 时下,武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告诉人们拼的是免疫力!看到了自我保健,自我调节该有多好。 适应我们国家体制的还是要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克服高科技带来的弊端,要把增进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传授给寻常百姓,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步,健康第一责任人是自己,增进知识尤其重要,还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走我们自己的路。 马教授倡导的治、防、养的理论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成为各级党委、宣传部、科协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目前已经在北京市有了中医药科普进校园的试点班。这都是科普专家、教授们最愿意看到的。 ![]() 读过成都中医药大学余校长《马派中医传承十项学术思想》一文,个人觉得其文客观的反应,实事求是的总结,无溢美之词,无夸张之言,总之。既有马派传承的大道至简的学术理论,思想灵魂,岐黄智慧,仲景法度;又有方方面面的至精至微的传、帮、带的学术活动,在一刊又一刊,一版复一版的【马派传承】公众号平台推出来每期实践,广为传播,收集反馈,大众受益。 我作为一个校友来说,虽然不是他的工作室弟子,是门外客,也得到了马教授的经常发来微信鼓励与指教及关心和爱护。马教授常说:'团结一切热心中医、支持中医的业內业外人士!'可见马师的胸怀大爱无疆。 ![]() ![]() 浓浓杏林情,拳拳中医心。防治养三步缺一不可,特别是在疫情当前,中医科普显得更加的重要,也是作好群众健康科普的好时机。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防疫治疫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科普,在此重大疫情面前,更是承担着为健康中国,为人人健康努力的重任,感谢马有度教授大医精诚,慈济苍生,长期致力于中医科普事业 。 马有度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中医药院校第一届毕业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始终坚守一份初心,精勤耕耘数十年,育人无数,救济无数,中医科普更是一马当先,浓浓的杏林情,拳拳的中医心,惠民如春风,让百姓爱戴,让同行敬仰,让后生感动。马教授提出的防、治、养三步缺一不可,特别是在疫情当前,中医科普显得更加的重要,也是作好群众健康科普的好时机。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防疫治疫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科普,在此重大疫情面前,更是承担着为健康中国,为人人健康而努力的重任,感谢马有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医临床科研、科普事业和中医药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健康事业人才,大德所至,大医精诚,慈济苍生。 ![]() ![]() ![]()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医院主任医师十条总结纲目张。 仁爱精诚创新知, 高度概括余曙光! ![]() ![]() 靳军(国家四级高级法官)抗疫战场奉献殊。 中医学科安心理, 养生妙方亦通俗。 疫情转折曙光现, 斗志昂扬不疏忽。 悬壶济世医德美, 青松不老春常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