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晓兰 | 强婶离家

 时光捡漏 2020-08-03

强婶还了丈夫自由身,也没有成为又一个“疯拴英”,可她却以一个女人的柔弱之肩担下了五口人的生活重担。这种隐忍,这种孤勇,这种坚强让一村人赞叹,唯愿勤劳善良的人能一生平安,饱经磨难的人岁月能温柔以待!
一个点头,成全了一家人,一个承诺,惊叹了一村人,可却赔上了强婶整个青春年华。老人越来越老,孩子越来越大,家家户户越来越富,村里人越来越少,收种的节奏越来越快,生存的压力越来越重!这一切一切,都让强婶像一只陀螺一样的旋转着,家里养鸡、养猪,地里种菜、种辣椒,农闲做手工、打零工,只要能挣钱的事情,她都不声不响、不遗余力的去做!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她既然留在了这个家,就不能带着老人孩子过烂包!
唯一让强婶安慰的是,离婚以后,丈夫,确切的说是前夫,虽然除了看父母不再回来,但是每月的抚养费都会准时打回来。相对老人孩子的开支来说确实太少了,可总是一部分支撑,加上自己在家里杂七杂八的收入,精打细算的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她也时常想,孩子他爸那边也是拖家带口的要生活呢,能每月打钱已经不错了,他要是不给,难道自己这边还都不活了吗?
强婶一门心思埋头往前掀日子,几个姐姐都劝过她:“妹子,一辈子长着呢!你这么年轻,伺候老的,经管小的,准备给强家当一辈子长工呀吗?人家把你离了,你不是强家的媳妇啦!赶紧自己找个合适的男人是正主意,有自己的家,两口子干什么才有心劲,有奔头啊!
强婶飞快地编着手里的草帽,一言不发。问急了,才抬头笑盈盈、慢吞吞地说:“我知道日子长着呢,日子也苦着呢,可有什么办法呢?再找一个男人,哪那么容易?招进来一个,一看这老小五口人的摊场,谁敢来?就是愿意来,强家能让进门吗?我嫁出去,就得带着两个娃,谁敢要?去了对娃娃能好吗?我走了,这老两口又咋办?”说着说着,泪水就不知不觉的从笑着的脸庞流了下来。
姐姐一时语塞,但是又说:“那也不能为了强家老小四个人,把你一辈子搭进去啊?是强家欠你的,不是你欠他们的!
“不管谁欠谁的,事情已经这样了,抱怨有什么用?日子总得过下去!
“不管怎样,总得试一试,不能让你一个人这么苦撑着!你不管,我给你打问,有合适的你就见见!当年还说只有你嫁得好,临了却只有你苦!”姐姐气呼呼地说。
强婶笑着说:“过去的话就不说了,有啥用!”她低头麻利地续着草,“你们都不操心了,我早就想得很清楚了,这辈子就带着孩子们过吧!
姐姐们还是没有放弃,在亲戚乡邻里到处打听,到处托人,要给妹妹找一个可以分担的另一半。可渐渐地,她们就不再在强婶跟前提说了。半路上的人本来就少,一介绍强婶这情况,别说望而却步,直接都是听而生畏。这年月,大家都急着挖抓钱,都想找个能借力的,谁愿意找个负担,而且这负担还不是一两个,而是四个!强婶从来就没有希望,就也不存在失望,只是感激着姐姐们总是在农忙的时候,派来姐夫和外甥们给她帮忙,在农闲的时候给她送来自己做的馒头和孩子们的衣服!
岁月如水,缓缓流淌,强婶的青春就像是水底的石头,被一层一层的冲刷消逝。乡邻的关注,姊妹的贴心都是一时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她的日子还是要一个人往前掀,事情还是要她一个人去规划。所有的艰难委屈,所有的力不从心,都被她一一咽下,紧紧的密封在了肚子里。
日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两个孩子终于初中毕业了,他们没有考上中专,但是也都放弃了高中,在全民打工的大潮中自力更生去了。看着母亲的辛劳长大,他们比谁都体谅她的难肠。强婶没有念过书,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只要孩子们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与人为善的人就行。现在,她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
两位老人也相继离世,强婶一个一个地伺候,一个一个地送走,他们的儿子回来也只是拿钱、顶孝子盆,什么事情都不会安排,也没人听他安排。老人把自己的一切都留给了强婶:“妮子妈,娃娃大了,我也要走了,你赶紧招个合适的人过自己的日子吧!妮子他爸对不起你,强家欠你太多啦!
送走老人,家里一下空荡荡的,没有了担子,仿佛就没有了活着的动力!真的招一个男人来一起走过余生吗?强婶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依靠男人,现在更不需要。她开始有了自己一个人的活法,朝山,拜庙,行善,布施,吃斋,念佛,只要是地里没活,她就远远近近的跑,恭恭敬敬的做。强婶不懂什么佛教道教,什么时候该阿弥陀佛,什么时候该善哉善哉,但只要是她认为行善积德的事情,都会虔诚皈依,尽心去做。她相信积德行善总是没错,好人各方神灵都会护佑。就这样,强婶身上更加有力量,心里更加宁静充实,虽然肩上的担子轻了,可是她依然很忙!
女儿出嫁了,丈夫是她邻村的同学,知根知底。儿子虽然大一些,在外地打工积累不少行业知识,现在正在几个人合伙单干,婚姻问题肯定要迟一些。强婶对自己的儿女很放心,自小都是沉稳内敛、坚韧善良的性格,不会走错路的。
一桩桩婚丧大事、喜怒哀乐穿插在一天天琐碎日子、鸡毛蒜皮里,强婶不知不觉地迈过了五十岁的门槛。就在她天天拜着“他老人家”祈福儿子创业顺利、早日结婚的时候,孩子的爸爸,他的前夫回来了!
震惊之余,掐指一算,他的工种,可不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嘛!可是他在那边不是有家吗?怎么还回来了?怎么是一个人?
问什么,前夫都不回答,只有一个态度,这是强家,他是强家的人,他回来要住,让强婶必须离开!
这话让强婶目瞪口呆。她不会泼妇式的哭骂撕闹,更不知道运用法律去维权,只有一个“不”字。两个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僵持着,都要彼此离开。前夫又是离婚时的手段,起先是吵,再是辱骂,最后就是打,打完了继续寻死。绳子拿到手都要挂到梁上了,才发现没人拦着,打开院门继续打强婶,家门邻居这才能进来拉架。女人们搀起快要背过气的强婶,男人们抓住已经揭开井盖的前夫。
在家族长辈面前,两个人都有自己不离开的理由,似乎也都无可厚非,可是这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一家人啊!长辈们无能为力的抽着旱烟,前夫瞪着眼,强婶抹着泪。
强婶被打一次又一次,无言的结局一次又一次,家门邻居拉架拉的都烦了,慢慢也没人出面去调停了。终于,强婶被打得遍体鳞伤受不住跑出了门,又被追着跑出了村子,前夫立刻就换了门锁,她再也回不去了!
强婶在姐姐家躺了十几天。她一生流的泪太多了,本以为孩子大了,老人走了,终于可以活几天顺畅人的时候,这个她一生的劫又回来了!强婶没有让姐姐给儿女说这事,孩子们也在艰难的时候,说了又能怎么样,从老宅里赶走父亲还是赶走母亲,亦或接走父亲还是接走母亲?都不现实,还是别为难孩子了!
强婶能起身了,看姐姐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愁眉不展。她就说:“姐,我好些了,出去透透气!这都是我的命,我的罪!我不怕,你也不着急,让我想想!
姐姐怕她想不开,怎么都不放强婶出去。她竟然笑了笑:“姐,你放心,我不会去死的。他离我的时候,我都没有疯,没有死,现在更不会!我一定要活着,活得比他更好!
姐姐这才不放心的远远看着她,徘徊在庄稼地边,又坐在高处的塄坎上。初夏时节,满目都是生命的绿色,放眼到处是盎然生机。远处巍巍秦岭的山峰连绵不断、坚毅挺拔,小时候,强婶跟着父亲去那里割过葛条,跟着男孩子们挖过草药,窜得跟个小野人一样。秦岭的那一边,应该是海边吧?儿子就在有海的地方一个人折腾呢,娃娃没有任何依靠,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难!秦岭脚下,涛涛渭水蜿蜒曲折,像时光一样不断流淌,时而汹涌澎湃,时而细流平缓。河岸边有女儿的家,她已经有了身孕,亲家母早世,女婿出门打工,孩子出世,还指着她这个外婆经管呢!
叹一口气,强婶伸手掐了一个芒刺已经泛黄的麦穗,夹在双掌之间,左右一揉搓,浑圆的麦粒就滚了出来。麦粒还是绿色的,晶莹饱满,又软又弹。吹去麦衣、麦芒,一把倒进嘴里,细细地咀嚼,香糯清甜的麦香从口腔一直弥漫到整个肠胃。这一颗麦子,从秋天播种到第二年收获,要经历秋冬春夏四季,捱过冷和热、经历雪和霜,细细的腰身没有任何依傍,仍然根扎在大地、穗伸向蓝天,把生命的饱满、活着的光芒汇成了让人欣喜的金色海洋!看那麦浪起伏的不远处,还有自己几亩田粮,它们等着她去收割晾晒,颗粒归仓!
强婶起身,她要回去找姐姐,商量一个重要决定!
她把手插进麦浪,任那一穗穗的芒刺挠着掌心、刷着指尖,阳光下的背影坚毅稳当……

作者简介


魏晓兰,最小的七零后。一个没有理想,简单爱笑,热爱生活的女汉纸。偶尔码码文字,晒晒小确幸 ,聊聊小感动。

精彩悦读

魏晓兰 | 强婶离婚

魏晓兰 | 牛闷和他的女人

魏晓兰 | 母亲的添箱

魏晓兰 | 会“活人”的爹

魏晓兰 | 抬  丧(上)

魏晓兰 | 抬  丧(下)

魏晓兰|家在原根根

来“时光捡漏”读书会

我们给你一个期盼的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