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亢宝丽 | 孝

 时光捡漏 2020-08-03




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 感触颇深:德高望重的教授饭后总让年过花甲的母亲洗碗。教授不孝?可实情却令人动容,原来已近耄耋之年的老母亲随儿子一家生活,眼瞅着孩子们一天忙得昏头转向,自己却爱莫能助,心里很是愧疚。儿子一家生活富足,家庭和睦,啥都不缺。儿子对她言听计从;儿媳明事理,守本分,三餐侍奉;孙子更是奶奶的贴心“小棉袄”,时不时逗她开心。可老人总觉得自己很无用,不能以己之力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整日唉声叹气。直到有一次无意间饭后帮儿子洗碗,儿子看到了母亲因为帮家里做事而眼中重燃的光彩,那一刻他决定成全母亲。虽然母亲洗碗之前儿子会悄悄冲掉油渍,洗过的碗还要偷偷再洗一遍。可每日看着母亲兴冲冲的去帮儿子洗碗,原本萎靡、无精打采的眼里升腾的精气神,儿子很是欣慰。

成全也是孝道。回想自己成家之后生活渐渐富足,觉得有能力让父母衣食无忧了,就如众多刚刚立足小城迫切想尽孝的子女们一样满心欢喜接父母来城里享福。本以为能给年事渐高的父母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们乐享晚年。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渐渐懂得了原来并非如此。看着早已习惯了放下扫帚提起铁锹一刻也闲不着的父母被圈在钢筋水泥的屋子里坐立不安,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听着他们无精打采晒太阳时那一声声因浪费了田间劳作的大好光阴的叹息;瞅着母亲手忙脚乱的摸着微波炉、燃气灶无从下手的窘态;听着他们絮絮叨叨挂念地里又长草了,田里又缺水了,今天出门遇见村里的谁又怎么了;看着他们提及才几天未见的乡亲时溢于言表的激动,他们目不转睛盯着钟表等着我们下班的落寞……

一段时间,我苦苦纠结于劳苦大半生的父母为何不适应进城“享福”的生活,而宁愿回到那日渐萧条的农村终日在田间劳作?瞅着他们日思夜盼,掰着手指计算着可以回老家转转的日子;看着他们一回到老家就如鱼得水,得心应手的打理琐碎家务,脸上洋溢的欣喜和畅快。是啊!虽然农村生活设施不很方便,田间劳作着实辛苦,可那是他们的“根”,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家园,在那里他们自在、开心。

我妥协了,渐渐理解了他们。让他们回归故里,以自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何尝就不是孝顺呢?冬日天寒地冻,农村虽无暖气可以御寒,可火红的炉火、热炕头暖被窝才是他们的归属。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不用担心抽烟弄脏了地板,不用操心咳嗽会吵着楼上楼下…….扯着嗓门喊几句街坊领居都能听到,一开门就可以触摸大地,抬脚走几步就会欣赏到城里人费尽心思也很难看到的田园美景,他们不免会嘲笑城里的老头老太们闲的没事,天天要去公园走圈圈。对他们来说,出门随便走几步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有这功夫还不如去田地里挖几锄。忙碌、心有希翼的日子他们会觉得心安。古人云“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故乡永远是人一辈子的眷恋,顺其自然,让他们以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何尝不是孝道?

记得以前老怕麻烦父母,总觉得他们抚养我们长大已经够辛苦了,不应再劳烦他们。于是一次次拒绝了母亲亲手蒸好的馒头,摘好的青菜,腌好的芥菜…….也曾以为我的拒绝是对他们的体贴。直到有一天亲身经历儿子拒绝自己备好的食物改点外卖时的失落,我才深深体会,原来父母眼里能被孩子们需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于是我又成了那个随时随处都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不时恳求母亲为我做这做那,虽然好多我能轻易完成的事情在他们手中会延时、拖沓,好多时候甚至会“帮倒忙”。我不为省事、省心,只为陪父母享受被肯定、被需要的欣喜,而我则用心享受着被宠溺的感觉。居家休假的日子里,我早晨起床不再火急火燎赶做早餐,只需一句“妈,今早我们想吃你熬得包谷珍,真好喝。我想去外面跑几圈、透透气好吗?”婆婆愉快的答应着哼着小曲走进厨房开始忙乎了起来。我也简单打理一下自己,换上运动鞋出发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清早晨练的舒心,运动完毕身心舒畅回家:窗明几净,房间卫生已被早起的公公整理,儿女们穿戴整齐,全家人正等我吃饭。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婆婆享受着被敬重的“女皇”待遇,尽心打理着家庭琐碎,满满的成就感是她前行的动力源。我则独享自己的私密空间,互相成全、心生欢喜。想起每次回娘家看着母亲忙里忙外,一头扎进厨房恨不得给我们做足平日缺欠的吃食,父亲忙着打下手,又是磨刀、劈柴,又是照看孩子,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时儿恳求公公帮我们打理生活琐事,修修女儿的自行车,代缴水电费,劳烦婆婆照顾女儿起居,陪女儿玩闹……他们没有嫌弃、没有牢骚,乐颠颠的奔忙在被需要的“战场”,听着父母的絮絮叨叨,看着他们眼里的知足、欣喜,我很是欣慰。是呀,给父母生活的底气和体面,让爱往下走!

都说养儿为防老,儿行千里母担忧。瞅着广场上那些目光呆滞、静享晚年的老人,每日孤独的晒着太阳,心无牵挂,只等朝霞落日。我更愿意驻足那群两眼放光、精气神十足的护孙团队,虽说他们有些辛苦,但相比百无聊赖打发孤寂的日子,他们更喜欢心有所属的岁月。就说公婆吧,平日照顾年幼的女儿确是劳累,可看着他们轮休日因无所事事如失业般的落寞、无所适从,竟有些感谢女儿的降生。人啊,活着就要有所希冀,有所寄托,父母也是如此!

中国人向来崇尚、敬重孝道。古有二十四孝图,今有无以计数的孝亲楷模。是啊,“父母笑了,你就孝了。”在我眼里,孝有不同的版本,父母舒心就好!父母眼里,不给子女添乱,能以己之力帮到孩子,那就是幸福。年岁不饶人,父母已然不能奋力打拼,但只要他们活的精精神神,健健康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亲爱的父母们,岁月静好,愿你们心有希翼、乐享晚年!



作者简介
亢宝丽,喜欢文字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有性格的公众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