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 政 | 怀念我的父亲

 时光捡漏 2020-08-03

听崔京浩演唱的歌曲《父亲》的时候,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我就会想起我的父亲,想起他为抚养我们兄妹累弯了腰,想起他用瘦弱的身躯而支撑着的这个多难的家而备受艰辛的一生。常常看着电视听着这首歌曲就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妻看见我在抹泪就嗔怒道:“几十岁的人了,还像个娃娃!”但只要有一些能勾起父亲在世时的场景,我的悲伤不能自已。

父亲很早就离开了我们,几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时常会浮现在我眼前。他那威严里透着关爱的话语,常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父亲是一名复员军人。早年曾参加西府游击队,后经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宝鸡军分区独立团一营机炮连,任二班班长。曾随部队进秦岭以南剿匪作战两次,又配合野战部队挺进兰州。当行军到天水一带,因战事需要开山修路时被山坡上滚下的石块砸伤,当时伤势危重,部队已备好棺木,因房东老太太看着他还年轻,大发慈悲,愿意照顾这名病员。他得以疗养三个多月,直到可以下地行走。为了减轻房东的生活负担,他一人艰难地返回宝鸡虢镇原来的部队驻地继续养病。肺部在事故中受伤,经常吐血,每一次咳嗽都会有血,整个人面色腊黄,精神很差。部队整编后,他只得复员回家。带回球鞋一双,军装两身,粮食八担(由乡政府兑现)。还粘贴一小页纸,有用毛笔书写的复员军人回乡支援农业生产决心书,部队评语,优缺点……最后有部队连长、指导员的印鉴。

我曾问过父亲,"你在部队受的伤,没看好国家不管吗”?父亲说:“当时就让地方安排,我回家后还不时犯病,县委派我去汉封搞查田定产土改工作,我没有去成,一是我没文化,主要是人还病着。就一直在家调养了三年,竟治好了肺病,慢慢才能干活了。至此再也和公家没有联系。”我后来才知道他进酒厂是先顶别人干(那个人家里有事十天半月上不了班),顶工来回几次后,烧酒把式看他干活老实,不惜力气,第二年立窑时叫上他,就这样干到公私合营,一直干到厂子转成国营企业。勤劳诚实的秉性让他成了一名工人,脱离了农业社的农村户口,也有了我后来接的"班",顶的"岗”。父亲单位的一位领导曾看了他的复员证后说:“韩师,你如果不中断那几年,是会按干部待遇办离休的,因为你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父亲后来对我说,土改工作队就是县上旳干部,咱养病哩咋干?他说比剿匪时死了的战友好多了!

父亲不识字,很敬重有文化的人,对我的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记得我还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天下午在家写拼音,父亲回来了,他看见我在本子上写的不是方块字,以为我贪玩乱画,就严厉的训我:"不好写字,尽画那些牛鼻圈耍,小心你着!”我连吓带委屈地哭了,是母亲给他解释的。我还记得邻村学校有个校长叫张鹏举,父亲和他开会认识,他步行回家后顾不得休息,找那张校长,说就要把我转到这个学校,拜托他好好教我。因我们村子穷,只设三年级,升四年级后就要去邻村学校上学,他求人也是寄予我很大的希望。平时民办老师从我家门前路过,父亲必定要很客气的打招呼。那时我还小,见到老师不知道问候,反倒会躲起来。父亲提着我耳朵,拽到老师面前,让我叫"老师"。从那以后,他教我要学点礼节,走在什么地方,遇见辈份高年龄大的人要有称呼,不能学那种“硬嘴"娃娃。见了先生一定要问候,要叫老师。原先财东家娃娃念书第一天还要给老师磕头哩!新社会不兴了,但要知道尊敬老师,这样你长大才能有出息。

父亲的记忆力很好,文革时期,人人背语录,不识字的父亲会背百十条语录。我问他怎么会的,他说是开会时有领导,有年轻人念的他在下面认真听,再问问别人,天天学天天背就记那么多。给我们讲述人生中遇到困难要怎么想办法解决,怎么勤俭持家,还会用几段毛主席语录上纲上线地讲。

父亲是一个很热爱集体的人,生产队每年夏收完要摞麦草垛,父亲就在这一天上草垛,他像在工厂上班那样认真卖力。有一次我泡好茶端去等了好一会,他就是顾不上下来喝一口。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他还要步行十几里去县城,我叫他下来吃点饭赶快走吧,他还要坚持摞完。那一年在摞麦草垛时还丢了一副一百多元的眼镜,让他遗憾了很长时间。

村里的谁有啥事求到他,比如从县城买啥东西,让我父亲捎带买;有些困难的人向他借钱,他能拿出来都会答应的。他借出去的钱,别人很长时间还不上,他不好意思开口要,有时弟妹们病了或其他事需要用钱,他才说谁谁谁借我几块,你试探去要,能要回来就用。当时农民经济不流通,手头都缺钱,我跑去要几次都要不来。有时学校收钱,欠账要不来,急得我哇哇大哭。

父亲讲迷信。有次他领我到一个陌生人那里,我也不知啥事。他恭敬地给人家发了根宝成烟,指着我对他说:“杨先生,这是我后人。"说罢让我叫伯伯,我就大声叫了一声伯。先生边抽烟边看我,高兴地对父亲说:"你这个儿子有灵性,有福相,你好好经管,以后准是个先生。”从那以后,父亲坚信我能出息成个先生,并从方方面面方面要求我,要和先生一样能写,会算,还早早地给我买了一副大人才能使用的算盘。还要我会念会写对联。虽然写得不好,父亲却很高兴。工厂里腊月二十八搞大会餐,父亲专门回家领我去厂里坐席。但凡看见厂子里贴的对联,或一些标语,必须要我大声地念给他听。旁边有叔叔阿姨们谁听见了夸奖我几句,他比我还高兴。父亲对我倾注了毕生心血,盼望我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出人头地,过上比他们那代人好的日子,只因历史原因,我连高中都没得机会上,大队让我在医疗站工作。1974年,我母亲因意外去世,我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家庭濒临破散。那段灰暗的日子里,父亲一边上班,一边要操心年幼的儿女。每一次休假回家,我散工后就陪他说说话,家里弟妹生病、生产队分口粮、需要给队上交多少钱等琐事都是我和父亲沟通。父亲给我做些家庭的长远安排,对有些事情应该怎么处理都会出主意想办法。有时说到家中的艰难之处我就会难过流泪。父亲却鼓励我说:“活人很难,爹九岁离你爷,去甘肃崇信你大姑家那里给财东放羊,十三岁回来,又给人家拉长工,长大了又被抓壮丁,死里逃生的。后来家里待不住,跟着人躲到北山,经人介绍加入游击队,也是提着脑袋在干,直到在天水受伤,差点把这身骨头丢在外头。算是捡了条命回来,活第二辈人哩。今天还有份公家工作。现在是新社会,好得多了,你不怕,还有爹哩。"每和父亲谈话一次,我就被父亲的坚强所感动,我就会增加一丝面对困境的勇气。

父亲是在我们兄妹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去世的。我们的路得靠自已慢慢地走。他的一生很艰辛,到头来没享过子女的一点福,却为抚养我们兄妹五人熬到油尽灯灭。我觉得父亲走得太早太快,他还没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我们还没有好好侍候他几天,他就这样走了。我伤心至极,肝肠寸断!父亲去世时正值夏收,天气热,出殡早,厂里有关领导来时已安埋回家了,连个追悼会也没开。他早年的那段革命经历只有少数人知道,村子里人不清楚,只知道抓了壮丁走的。当生活的重担和上班的劳累让我不堪忍受的时侯,就会想起父亲曾经走过的坎坷人生路。我觉得有这样一位父亲,做我的依靠,当我的主心骨真幸福!

可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一辈子吃的苦、受的罪只有我这个长子最清楚。他的光荣和成绩,他的真诚、正直、坚毅的品格只有我最了解。我亲爱的父亲,你知道吗,儿子一直在心心念念的想你!

刘和刚的《父亲》中有那句"邀请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这也是我想对父亲说的话!亲爱的父亲,下辈子我还愿意做你的儿子!你还做我们的父亲!

韩政,凤翔柳林镇人。西凤酒厂退休职工。爱读诗书,敬仰先贤四为之心。爱好文学,仰慕文豪五彩神笔。热爱生活,唯愿时光清浅留香。频繁记录,不负岁月无愧于心。


点击照片,欣赏作者专辑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