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共2个含义
收起 裴李岗文化是中国河南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汉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河洛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依据豫中地区6处该类文化 的典型遗址的材料, 可将其分为早、 中、 晚三期六段, 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各个不 同发展阶段。同时依据对已发表的不同遗址14C测年数据的分析, 把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推定在距今8500年 ~ 7000年。在8000年前,汉族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裴李岗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对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结果,裴李岗文化的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 地区分布1977年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和1921年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两种文化在中国河南省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裴李岗文化是以1977年起发掘的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为代表而得名。 早在1958年,在配合漯河市火电厂的发掘中就发现了裴李岗文化遗存,但一度把该文化归入仰韶文化的范畴而未能辨认。1959年曾在洛阳偃师涧沟发现石磨盘一套,1965年,在新郑县裴李岗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1977年,开封地区文管会和新郑县文管会又在裴李岗村发现了舌状形石铲和泥质红陶双耳壶,初步认识到这是有别于仰韶文化的史前遗物。同年,上述两单位随即开始对裴李岗遗址的第一次小型发掘。此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发掘。 裴李岗遗址及其一批同类遗址,具有特征明显的器物群,加上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距今7000余年,认识到它是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的文化类型,大约70年代末期,提出裴李岗文化命名。这是中国确切认识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的肇始。 石器为主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故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也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致,其中带锯齿刃石镰、长条形扁平的双弧刃石铲和鞋底形四足石磨盘(附磨棒)最为典型,也有打制的刮削器等。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均为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有少量磨光或饰以篦点纹;典型的器形是三足钵和半月形双耳壶。当时已形成定居的聚落。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并以采集渔猎为辅。碳14法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5600年~公元前4900年,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先驱。 从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物来看,当地人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是现时中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陶器总数的68%以上,夹砂红陶次之,占总数的28%以上,泥质灰陶最少。 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有纹饰的器物较少。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亦有较少的方形房屋,有阶梯式门道。是新石器时期中国黄河流域一带的一个中原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根据考古学家对于在1977年首次挖掘的文明的鉴证,当地文化平均开始于公元前5千年,最早的甚至远至公元前8千年。迄今,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已达100余处,分布在河南境内的40多个县、市,少者一处,多者八九处。其中,黄河南岸的豫中地区较为集中,豫西山地的浅山丘陵地带和豫南的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从地质构造上看,河南省广大地区是以华北陆台为基础的。由于地质运动史上的无数次升隆,造成了很多山间盆地和谷地,如在豫西有伊洛盆地、汝颖谷地、溱淆谷地等等;太行山以东有林县盆地;嵩山以东,是黄河冲积平原。俯瞰整个中州大地,到处似乎是平畴沃野,但从小区域上观察,则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土岗沟壑。 诸氏族部落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诸氏族部落,就大多生活在靠近各个河流的岗丘上。这一带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尤其是豫东平原,黄河冲积的次生黄土非常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据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在距今2500—8000 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 在高得多,粟作农业的起源很可能就在这里发生。 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除裴李岗外,还有新郑的沙窝李和唐户村,新密莪沟,长葛岗河,临汝中山寨,许昌丁集,郏县水泉,巩县铁生沟等等,不下 40 余处。碳 14 断代为公元前 6200 年至前 5500 年前后,经历了 700 年的发展而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 继新郑县的裴李岗诸遗址发掘后,考古学者又在河南省境内发现100多处此类文化遗址。2001年,新郑市的裴李岗遗址被公布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河南省十大考古大发现之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