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心如来:再识谢无量,归来仍少年

 d大羊 2020-08-03

他博古通今、著述甚丰,不以书家自居,初亦不以书家名,但有眼力的人知道,他的笔墨江山藏龙卧虎,欣赏他的书法是有门槛的。

在一次全国书法展上,四川有好事者将他的书法送去参展,惹得组织者大为恼火。他们对送作品的人说;“这是什么字,跟小孩子写的一样。这样的字怎么可以送来展览,太不严肃了”。

谢无量:身为游忙翻得健,客留春住抵还家

比如他赠“崇正先生”的一幅对联:“身为游忙翻得健,客留春住抵还家”。他把“身”字拉得很长,把“忙”字缩短,“翻”字左边抬高,右边则斜翻下去。

他将各种约束尽情打翻,后世称他的书法为“孩儿体”。

他把书法和诗都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不与点画较长短的他,常常醉心于“帖”上赏春秋。

他的书法貌似不讲求法,却一度成为人们直接取法的对象。


他抛开了书法纯文人化取向,兼采汉魏碑刻之刚健与晋唐帖之俊秀,又融入民间残纸意趣,以求其风骨兼备。

他的书法碑帖交融,天趣盎然,打破了帖学的文野之别,扩大了帖学的取径范围,从而一扫明清文人书风末流的酸腐和孱弱,透露出一种清健率朴之美。

他的书法由绚烂归于平淡,看上去稚拙,实则博大精深,背后有一般人不易企及的学养支撑,绝非一般俗家俗字所可比肩。



东坡有句: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他不以书家自居,却笔笔见深厚学养。

于右任先生曾评价他的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 

沈尹默先生也曾赞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

1956年1月谢无量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宴请(中为卫立煌,右为谢无量),此照片刊载《人民画报》1956年第9期。

他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问他的字为何体?他自嘲道:“毛主席问我写字学的谁人?我倒一时答对不出来。看来,今后真该要好好地专学一家了。”

他与马浮为少小同学,终生挚友,为纪念他们的友谊,马浮改名为马一浮,自喻“四海之内,唯一知已,始于童冠,垂老弥笃”。马君与他,齐名当时却大异于世,一个深沉庄谨,青灯古卷,一个豪放不羁,“身为游忙”。

他与法常一样,同为放达不羁之蜀人;他与情禅始祖苏曼殊同年出生,名士气十足的他用财如粪土,乱头粗服,不衫不履,醉卧花酒赌场,其和光同尘之辉也像极了曼殊。

谢无量致马一浮札

他便是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的谢无量。

谢无量晚年号“啬翁”,与人作书直题姓名,后又去“谢”,人不解,询之。谢答曰:“少写一个字,可以节省时间,无他”。

谢无量写字不喜加印章,人有求其加印者。他说:“你当面看着我写还不放心?我的字有图章者反为假托,如果你非要盖章,别人误以为是伪作,我更是出门不认了”。

也有人对他说:“写字写画不盖印在作者名下,就好像美人有目无眉,大欠姿态了。”他却说:“字画如果要用印章来证明它的真伪,或用来增加它的优美,本身就有问题了。


1964年12月,谢无量以80高龄在北病逝。马一浮写挽联云:
在世许交深,哀乐情忘,久悟死生同昼夜;
乘风何太速,语言道断,空余涕泪洒山丘。

已倦看花眼,犹存问道心。”这是1960年谢无量病卧写怀之句。

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无心做书家的谢无量“云无心以出岫”,一超直入如来境。

谢无量先生在书房

再识谢无量,归来仍少年。他把人生过成了儿童节,他以学养、性情和天赋合奏成他的童心如来。

今日,重读无量君一首《初至成都》缅怀这位绝世奇才:
惨憺忧天路,艰难向锦城。
鲁心长是陋,蜀目至今横。
分逐干戈老,犹怜水木清。
漫游无拣择,随地寄浮生。
楚寻欢2020/6/1


谢无量(1884~1964)
谢无量,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谢无量作品

题《岷江胜概卷》条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