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功效与作用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百合的原文】百合,味甘,平。治邪气腹胀(1)、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百合的注释】(1)胀:《孙本》、《问本》、《周本》、《黄本》作“张”。
【百合的译文】百合味甘,性平。主治邪气阻滞而腹胀心痛的症状,还有通利大小便和补益中气的作用。
百合 【百合的形态分布】2-41百合 百合科百合。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鱗茎球状,白色,肉质,先端常开放如荷花状,长3.5?5cm,直径3?4cm,下面着生多数须根。莲直立,圆柱形,常有褐紫色斑点。叶4?5列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5?10cm,宽8?20mm,叶脉5条,平行。花大,单生于莲顶,花梗长达3?10cm,花被6片,乳白色或带淡棕色,倒卵形,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圆柱形。蒴果长卵圆形,室间开裂,绿色,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9月。分布几遍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药用部位为鱗茎的鱗叶。秋冬两季采挖。 2-42细叶百合 百合科细叶百合。多年生草本,高20?60cm。鱗茎广椭圆形,长2.5?4cm,直径1.5?3cm。茎细,圆柱形,绿色。叶3?5列互生,至茎顶渐少而小,无柄,叶片窄线形,长3~14cm,宽1?3mm。花单生于茎顶,或在茎顶叶腋间各生一花,成总状花序状,俯垂,花梗粗壮,长约6cm,花被6片,红色,向外反卷;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细长。蒴果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王产于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生于山地灌木草丛中。药用部位为鳞茎的鱗叶。秋冬两季采挖。
【百合的药材特征】2-43百合、炙百合 药材:鱗叶呈长椭圆形,长2~5cm,宽1?2cm,中部厚1.3?4mm。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饮片:蜜炙百合呈微黄白色或褐黄色,光泽明显,味甘微苦。
百合 【百合的附方】1.百合饮:治伤寒后脾有余热,气满不能食:百合0.5克,人参0.5克,豉熬、粳米淘各50毫升,陈皮(汤浸去白,焙)25克,薤白切5茎;生姜切25克。上锉如麻豆,以水5杯,煎至2杯半,去渣食后,分温3次。(《普济方》) 2.百花膏:款冬花、百合(焙、蒸)等份。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济生方》) 3.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百合30克,乌药9克,白芍、红花各1克,山药、黄芪各2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黄连3克,随症加减,1日1剂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
百合 4.用于神经衰弱或更年期综合征:鲜百合500克,枣仁15克,煮食。或以百合配伍白苟、白微、白花等。 5.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百合60克、白及120克,蛤粉60克,百部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6克,每次1丸,日服3次。 6.治神经衰弱、心须失眠:百合15克,酸枣仁15克,远志9克,水煎服。 7.治疮肿:鲜百合同盐或冰片捣如泥,外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