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国中小学作文投稿平台,点击标题下蓝字可直接关注本平台。爱上写作!爱上生活!勇敢追梦! 山东省 初一年级 张立巍 秋日,走在河边,放眼望去,两岸柳叶还未落尽,黄绿色的枝条随风飘拂,风儿一吹树叶扬扬洒洒落在地上、运河里;天空火红的太阳铺天盖地地把温暖撒向人间;河面波光粼粼,外加一点点黄晕的光。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到了从前在奶奶家过中秋节的那段幸福、温暖的时光。 全家二十多口人,把原本不大的四合院挤得满满当当。奶奶是厨房总指挥,指挥妈妈、伯母、婶母们洗菜、切菜、炒菜,忙得她们团团转;叔伯还有爸爸陪爷爷谈天说地,大到世界格局小到工作琐事,气氛十分轻松;而我们小孩子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快乐至极,一阵阵笑声在院子上空回荡。 开饭喽——,随着奶奶的一声吆喝,男人们很快支起一张大圆桌,女人们变戏法似的,端上满满一桌子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会喝酒的呢,就略饮一二,不会的呢,就以茶代酒你一言我一语给爷爷奶奶敬酒。最后轮到我们小孩子向爷爷奶奶敬酒了,最小的妹妹一冉最先端起酒杯大大方方地说:“祝奶奶越来越漂亮,祝爷爷多多长肌肉。”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顿饭,规规矩矩却不束缚,轻轻松松又不嘈杂。饭后,每人提一个马扎,奶奶每人分一个月饼,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谈笑。场面是那么温馨、那么温暖。 “嘀嘀——”一阵刺耳的汽车鸣笛声把我拉到了现实,小院已经在城中村改造中被征用,因为楼房太小,不方便,节日叔伯们也不再来。原来的小院被一座座高楼代替,显得那么地拥挤、压抑。走在马路边一辆辆车疾驰而过,只留下噪声和尾气。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在今天的进步和变化中又到哪里去了呢?具有特色的四合院不见了,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的气息也愈来愈淡,甚至春节都不再是那么热闹,让人感受不到它的气息,那种记忆中的温暖不见了,现在的节日只不过是一形式罢了。反之,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是越办越有意思。难道大家不应该想想我们五千年的传统去哪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哪去了吗? 其实我们发展不用太快,不要一味地追求“赶超”,把原来有的传统文化丢失。发展要有,但不代表丢弃原有的传统。让我们重新来找回自己心中的那段温暖的时光吧! 曼曼老师有话说: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能丢。随着时间推移,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各大商家越炒越热,西方节日似乎愈发热闹,但骨子里,中国人还是喜欢自己的传统节日。小作者立巍先通过一段中秋节美好的时光来说明传统节日的意义,后指出现在的年轻人过分追求“赶超”,却把原有的传统文化弄丢了。作者对记忆中的温暖——那种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和节日的深深感悟。全文语言朴实,却感人至深,有共鸣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