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二年级|《生命,绽放快乐之花》 江苏 郭旗

 中小学作文精选 2020-08-03

这里是全国中小学作文投稿平台,点击标题下蓝字可直接关注本平台。爱上写作!爱上生活!勇敢追梦!

生命,绽放快乐之花

江苏 高二年级 郭旗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古人眼中最快乐的四件事。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快乐,从儿时的啼哭,到暮年的叹息,从朝气蓬勃到鬓角斑白,从未停息。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却没有。所以我们应当去了解快乐,学会让快乐之花在生命中绽放。

真正的快乐寄存于精神。猛虎以捕食到猎物为乐,树上的蝉以鸣叫一个盛夏为乐,斥晏以翱翔蓬蒿之间为乐。但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快乐,因为他们的乐都寄托在物质上。若猛虎无猎物可捕,蝉无时节而鸣叫,斥晏无翅膀可飞翔,他们仍会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快乐应是寄存于精神之上的,不能被物质拘泥。李白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去寻找真正的快乐;庄子“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可以说是快乐的极致。所以说,快乐不应与世俗的享乐画上等号。我们虽无庄子、李白那样的快乐,但如从书中获取新知的乐,和知己互诉衷肠的乐,面对美景有怀而慨的乐,也会让我们倍加愉悦。

快乐可以使生命得到延续。85岁高龄的张鹤龄老人,是台湾嘉南药理大学最年长的毕业生。在他眼中,读书并不断充实自己的思维是一种快乐,他整日几乎都在图书馆中,竟如同新生婴儿对母乳的渴望,不断从一页页纸张上吸取养分。在这半只脚已踏进墓地的年龄下,知识的快乐使他重获新生,生命得以延续。

但快乐并不意味着拒绝哀伤。绝对的、永远的快乐是渺茫的,也是荒谬的。快乐和哀伤总是相伴,彼此依赖不可分离。马尔克斯笔下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阿里萨将自己与费尔明娜那旷日持久的爱情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最大快乐,但这也同是他哀伤的源泉——费尔明娜嫁给了名声显赫的一生。哀伤总是接踵而至,他有时会因其而堕落,但因心中对那份看似遥不可及的快乐的执着,使得这些哀伤变为指引他走向费尔明娜的曲折的石子路。最终,在执着半世纪后,他终于得到了快乐。由此可见,哀伤并不与快乐完全对立,有时还会更加突出快乐的魅力,帮助我们更坚定地走向快乐。所以,应该挽着哀伤的手前往快乐的歌剧院。

快乐,伴随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并让生命更加灿烂,更加充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追求快乐,让快乐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呢?

曼曼老师有话说:

郭旗的这篇文章亦是开门见山引出论点——学会让快乐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并用名句开篇,扮靓了文章。然后从三个方面来层层论证,“真正的快乐寄存于精神”“快乐可以使生命得到延续”“快乐并不意味着拒绝哀伤”,主体部分的每一小段的首句便是分论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且每一部分都用了典型的事例作为论述的材料,取材鲜明准确。通篇来看有纵深感,结尾再点题旨,前后照应,见解深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