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下第三单元 / “中华传统节日”写作高招及范文

 中小学作文精选 2020-08-03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作文!

点击查看:三下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写作高招及范文

点击查看:三下第二单元 / “看图画,写作文”写作高招及范文

第三单元 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原题粘贴

见教材

准确审题

这次习作对象是中华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等,为我国所固有的,传承悠久的节日,不能写外来的洋节以及新设立的一些行业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有着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节日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写出自己家在节日里进行的某项风俗活动或某个节日里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时要联系生活,抓住某一样作重点描写,还要写出节日的意义。

快速构思

1.了解节日,抓准特点。

凡事凡物均有特点规律,传统节日亦是如此。所以,首先要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也就是每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文化。比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清明节――扫墓;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我们对所要写的节日了解得越深入,手头掌握的资料越多,也就越容易写出不同节日的特点。

2.观察节日,感悟氛围

在了解节日习俗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节日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围:春节――喜庆、吉祥;清明节――缅怀、激励;重阳节――

的节日画面,容易做到情景交融。

3.参与节日,写出过程、感受。

写节日话题作文,要特别注意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亲手包饺子、元宵、粽子;亲自放鞭炮、做花灯……提炼自己从节日中获取的美好、独特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

名师高招

1.明确顺序。只有条理清晰的文章,才能让人有兴致读下去。我们写到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时,可以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

2.描写生动。文章最忌干巴巴的介绍,那样的文字是无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只有语言生动流畅,情节曲折动人,才能打动人心。要做到文章有趣,可以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或欢喜或悲伤。比如在写节日场面时,就可以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各方面去写,写出节日独有的气氛。

3.点面结合。一篇文章可以围绕主题出现多个事件,但多个事件不能均匀着墨,应该有详有略,详写的部分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略写的部分也是为了主题服务。比如详写我家是如何过节时,就可以围绕母亲或其他的家人为节日做了哪些工作,我在节日里是怎样的表现等等。

出彩作文

 范文引导

范文1思路指引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妈妈买制作粽子的材料,奶奶和“我们”做香包→妈妈让“我”帮忙,“我”却想看赛龙舟→“我”回家吃粽子→总结并抒发情感。

  我的端午节

林思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了迎接端午节,通常会包粽子、划龙舟、做香包……【出彩点:开篇点题,例举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引出下文。】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买粽子的材料;奶奶也去杂物房找出做香包所需的工具。我和妹妹兴奋地追随着奶奶:“奶奶,我们想做香包。”“好!”奶奶和颜悦色地应答。【出彩点:此处的语言描写衬托出“我”和妹妹的高兴、兴奋的心情。】于是,奶奶拿出两个丝袋和一堆香豆。我们把香豆装进丝袋里,奶奶拿起针线一针一针地把香包缝上。阵阵迷人的芳香弥漫着!

这时,妈妈回来了,拎着两个袋子,老远就喊着:“儿子,来帮妈妈包粽子。”我嘟囔着小嘴,说:“我要去看划龙舟呢!”说完,我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向龙舟现场。【出彩点:将自己比作离弦的箭,写出“我”想看龙舟比赛的急切心情 。】爷爷是一名龙舟成员,他是舵手。比赛开始了,爷爷的那只龙舟奋勇向前,只听号子喊得震天响,桨手们使出吃奶的劲儿划着船,近了更近了,终于——“冠军!”岸边的人们沸腾了。

到了饭点,我饿了,还在赛场就仿佛闻到了米粽的香味。【出彩点:用产生的幻觉写出对吃粽子的渴望,时刻惦记着家里的粽子。】回到家,米香果然飘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大口吃着,赞不绝口:“真好吃!”奶奶让我慢点吃别噎着,妈妈和妹妹则在一旁偷笑。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幻觉】一种独特的心理方法,借用人物的“幻觉”去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

范文2思路指引诗句引出春节→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要吃团圆饭和放鞭炮→表达情感,突出对春节的喜爱之情。

我最喜欢的节日

姚天昊

在古代,有一句诗是春节的最佳写照,那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彩点:引用诗句,形象贴切,让文章更富有文采。】

在一阵短促的鞭炮声中,我们的必过节日——春节来临了。家家户户的亲人们从东西南北汇聚在一起,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两件事:吃团圆饭和放鞭炮。【出彩点:过渡自然,总起下文,明确指出节日里必做的两件事,思路清晰。】

瞧,夜幕降临了,我们一家人聚在饭桌前有滋有味地吃着丰盛的团圆饭:清蒸鱼、红烧排骨、烧鸭……此刻,爷爷和奶奶讲着过年的老故事,爸爸妈妈说着明年的新打算,我则边听长辈说话边看春晚,屋子里洋溢着无限的幸福和满足。【出彩点:写出了真实感受,“无限的幸福和满足”正反映了“我们”吃团圆饭时的心境。】

刚放下饭碗,我便喊了邻居好朋友,拿着新买的鞭炮,叫了更多的伙伴,在小区前的大树下集合。有的人拿着“美猴王”擦炮往地上一扔,突然的爆炸声吓得女孩们捂起耳朵大声叫喊着跑到一旁;有的拿着冲天炮一点,它就像一只飞鸟一般急速往天空冲去;有的把“旋风小子”在地上一点,它便像龙卷风似的旋转起来。【出彩点:运用排比句,生动细致的刻画出放鞭炮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我们跳着,追着,跑着,四周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就是让我开心、喜爱的节日——春节。

【引用】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其作用是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总起】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用一段话或一句话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中心意思。

范文3思路指引诗句开篇,清明节到了→人们在这一天祭祖,愁思上心头→指出清明节是让人感恩的节日,不能忘掉。

最是难忘清明节

汪轩晖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大人们停止了劳动,小孩子们不再玩耍,一起上山祭祖。【出彩点:诗句开篇,表明心境。】

正如诗词上所说,这是一个多愁多思的节日。上山路上,不少人回忆起先人,不说一句话,充满了愁思。我也被他们感染,心里不自觉地伤感起来。

很快,大家来到了祖坟前。人们献上祭品,祭品不多,但却很齐全,荤素搭配,还有几瓶酒。众人扫去地上的尘土,插上香火、蜡烛,跪了下来,连连拜祭,求祖先保佑,态度诚恳极了。【出彩点:“扫”“插”“跪”“拜”“求”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众人虔诚的态度。】我也学着他们,双手合十,虔诚地跪拜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下山回家了。一路上,大家会听见山上传来一连串的鞭炮声。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原本黑乎乎的山谷突然有了光彩,到处都闪烁着金灿灿的火光。夜里,天像被一块巨大无比的黑布遮盖了起来,不一会儿,雨从天而降,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出彩点:这里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清明节,它是一个让你感恩纪念、期盼新生的节日,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它!【出彩点:深化主题,指出这个节日是让人感恩的节日,呼吁大家不要忘记它。】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深化主题】文章中已经提出过主题,结尾处在本文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心能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和启发。

范文4思路指引端午节又称重五节→“我”吃妈妈煮的粽子→与家人一起吃“五黄”晚餐→抒发情感,喜欢过端午节。

有意思的端午节

甘一婷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重五节。【出彩点: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本文介绍的对象——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妈妈早早地起来了,拿出粽子放在锅里煮。我知道有好吃的了,就站在锅边眼巴巴地等着。【出彩点:叠词“眼巴巴”一词写出了小作者想早一点吃到粽子的急切心情。】不一会儿,我闻到了粽叶的清香,就迫不及待地问:“煮好了吗?”妈妈回答:“好了好了。”于是,妈妈取出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帮我剥去粽叶,只见它白胖胖,闻上去香喷喷,吃起来糯糯的。【出彩点:从视觉、嗅觉、味觉三方面来写,突出了一个不一般的节日。】我高兴地朝妈妈做了一个鬼脸!

除了粽子,端午节的晚上还有一顿丰富的“五黄”晚餐,有凉拌黄瓜、清蒸黄鱼、红烧黄鳝、咸蛋黄烧南瓜。咦,妈妈明明说有五黄的,为什么只有四黄呢?还有一黄是什么?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是雄黄酒,据说喝了可以驱邪避毒,妈妈说:“现在很难找到雄黄酒了,所以我们用黄酒代替,反正也有‘黄’字,一样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的!”【出彩点:详写晚餐“五黄”这一风俗习惯,使本文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我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一边吃着丰盛的晚餐,觉得幸福极了!

我喜欢过端午节!

【叠词】叠词是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例如:眼巴巴(ABB)、干干净净(AABB)这两种形式都属于叠词。

【调动感官写作文】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更有声有色。

我来点评

范文5思路指引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这一天家人会团聚→中秋节的大街热闹→中秋节时奶奶炒的田螺好吃→期待每天都是中秋节。

我喜欢的中秋节

彭立桐

①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月亮会像用圆规划的圆圈一样圆,又大又亮。

②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每到中秋节,都会特别想家,想方设法跟家人团聚,所以中秋节是很多人期待的节日。

③中秋节的大街特别热闹。最好看的是街道两旁树上的彩灯,在晚上一闪一闪的,好像仙境一般。有许多人在商店买各式各样的月饼,他们会把月饼摊儿围个水泄不通,服务员都快忙不过来了。

④中秋节前后是田螺最多最好吃的时候。奶奶会一大早在市场买几斤田螺,为晚上赏月时的食物做准备。奶奶还会买几棵紫绿色的“小树”,我曾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啊?”奶奶说:“这叫紫苏,炒田螺最好的配料。”怪不得奶奶炒的田螺比别人炒得更好吃。每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会一边吃田螺一边赏月,妈妈这天也不会催我去早点睡觉。

⑤我总会在心里想:如果每天都是中秋节那该多好啊!

【出彩点】①段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指出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出彩点】③段中第一句是这一段的       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出彩点】第④段用了     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来充分说明奶奶炒田螺比别人炒得好吃。

【出彩点】第⑤段写出“我”的期盼,表明对中秋节的     之情。

编写:曼曼老师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追究责任

加主编微信投稿

这里就是你的天地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欢迎你

故事 | 从这里开始

文字 | 在这里生根发芽

文采 | 尽情展现

阅读 | 让你丰盈起来

稿费事宜 | 回复“稿件”可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