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游园会|中国园林能有多美?

 zzm1008图书馆 2020-08-03

巴金的《春》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不走到园林当中,又怎么会知道满园的春色是怎样的呢?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园林,文人雅士更甚。一方幽幽小园,文人雅士独坐于池岸,春日午后的阳光微醺,苍山碧波、琼花古木皆因春色,变得柔情似水,燕语喃喃。

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未停止造园。园林的起源来自海上仙山的“蓬莱”,再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曲曲折折蜿蜒至今,中国人始终追求的是园林中的美好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江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园子,被誉为古典园林的典范,今天在江南和长江沿岸的苏州、扬州等地所见的园林,多是明清两代留下的,它们如同一幅幅山水画,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人重含蓄。烟雨迷离中的江南园林,月光朦胧中的亭台楼阁,总是别具一番风味。

在欧洲传统园林所见到的,多是笔直的林荫大道,而在中国江南园林中,通常见到的却是蜿蜒曲折的小径。当人们走进园林,但见一片丛林,建筑掩映在密林之中,曲折的小路不知通向何方,沿着小路前行,似乎要走到了尽头,但就在路将不通处,突然展现一个开阔的天地,亭台楼阁,假山泉水,让人不由得一阵惊喜。

来到江南园林,似乎来到一个“曲”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委婉曲折的。在苏州拙政园,巨大的芭蕉树后面是白色的墙壁,墙壁上方做出婉转优柔的形状,像云彩飘动,这叫云墙。看这样的云墙,如注视一条蛟龙飞舞,白色的墙壁和黑色的瓦在青山绿水之中勾出一条逶迤的曲线。

曲曲折折的回廊沿溪而建,长廊每隔一段便有一亭,小亭伸入水中,亭上方的卷角如鸟翼展翅欲飞,给这静止的画面加入了飞动之势。

拙政园的香洲,是一片有韵味的空间。夏日来观,但见粉墙黛瓦,在绿色的天地中勾勒出一道纤纤的丽影,无风竹自动,有意藤轻缠,别有一种潇洒的韵味。尤其是那飞檐,如一只翠鸟,在轻柔地飞旋。

冬日来观,若是大雪漫天,雪落溪上,雾笼阁间,茫茫天地中,枝木横斜,老树参差,更有魅力。

苏州同里退思园又别有另一番韵味,是一个以水见长的园子。园中一汪水池,水里有锦鳞若干,红影闪烁,若有若无,若静若动,湖的四边驳岸缀以湖石,参差错落,石上青苔历历,古雅苍润,驳岸边老木枯槎,森列左右,影落水中,藤缠腰上,与园中诸景裹为一体。岸边又有水榭亭台。人们到此,虽然空间不大,却感到清新而活泼。

园林是叠山理水的艺术,其中的叠山,就是指假山的堆积。假山虽然不是真山,却将真山的意味凝聚其中,甚至有时超过了真山的美。若没有假山,就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中式园林。

太湖石是江南园林假山常用的珍贵石料,人们用瘦、漏、透、皱四个字评价太湖石的美。瘦,像冠云峰,如一位清癯的老者,拈须而立,超然物表,不落凡尘,它是孤高独立的象征。漏,太湖石多孔穴,通透而活络,使得灵气可以在其中往来。透,是说太湖石玲珑剔透,细腻温润,如玉一样。皱,好的太湖石应该有皱纹,皱纹与水是分不开的。冠云峰峰顶就有皱纹,一峰突起,立于泽畔,这皱纹似乎是波光湖影长期折射而成。瘦、漏、透、皱不光是形式美感,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体现。

中国园林还常常会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宗白华说:这首诗,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窗子,中国园林里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全都吸收进来了。苏轼有诗曰:“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亭子的廊柱上有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坐在亭子里,看着“近水远山”的风景,游览者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这正是中国造园家所追求的境界。

柳上蝉鸣燥,池中蛙鼓噪,夏日的暑气氤氲在空气中,暑天至,伏天接踵而来,这种天气,若是有一场夏日游园会,品古色阴凉,享小暑欢乐岂不美哉?

文章|王美娟

图片网络

编辑|Lu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