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桂林:白石潭古民居

 小呆图书 2020-08-03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桂林》一诗写到的“白石湫”,现今也称白石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城北7里远的地方,大河乡白石潭村与灵川大面圩之间的水域。根据岸边石块泛白的颜色,将该潭称白石潭,白石潭村也因紧临白石潭而得名。

白石潭村位于漓江城市段上游,自古就是湘桂古道漓江口上的船运重要交通枢纽;现在也是距离桂林城区最近的且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极具特色的漓江边传统古村落,已进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其古建筑群在当地统称白石潭古民居。白石潭村初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算起来已有400多年历史。

集贤门 (廖丽平 摄)

明清时期,湘桂商业交流日益繁荣,古商道商贾云集。巨商大贾们择交通要道、风景优美之处,建起各具特色的宅院,它们渐渐地连成片,构成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白石潭村因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吸引了商贾驻足停留,为了便于做生意,便在白石潭村大规模选地建房。如今现存的白石潭古民居便是当时商贾及少数本地村民所建的。

目前,白石潭村现有住户238户,约960人,面积约0.36平方千米,其中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共有18家36栋,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目之所及,白石潭古民居大多沿水系而建,既方便生活又起到防火隔离作用;整个村庄都建在高约1.25米的防洪基石上,这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任凭江水拍击咆哮,总是稳于泰山,也体现了当时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

白石潭古民居建筑代表之一 (李喜林 摄)

白石潭古民居的规模虽大小不一,但多为一进式商铺,其中也有二进式和三进式的住宅,入门左右便是厨房或者门房,中间有天井,天井后为堂屋,堂屋左右两侧为卧室。每所民居基本上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可左右对称,深刻体现了中国自古便执着的对称美。对称之美,透露着的是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秩序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平衡艺术,更是中国人对圆满和谐的追求。

白石潭古民居都是用条石作基础,砖木结构,内部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结构、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结构和硬山顶,都是中国古代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

义礼门。廖丽平 摄

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结构是结合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架形式的优点进行创新的。白石潭古民居便是采用了这种混合结构,才有效避免了抬梁式构架的复杂以及穿斗式构架的柱、枋密集且占用空间较多的缺点。这样建的房屋,既增大了空间,又节省了木料。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便于快速排除积雨,且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能用硬山顶或悬山顶。

青砖砌成的墙也是白石潭古民居的特点之一。明清时期,还没有水泥,基本采用细砂、石灰、糯米搅拌的三合泥刷墙,但其附着力小,年久容易剥落,很不雅观,还不如保留青砖的本色;中国传统民居也讲求“天人合一”,住宅与自然环境互相映衬,“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正是古人想要表达的。因此白石潭古民居的外墙大多还保持着青砖的自然色,不加粉饰,与远处山峦之黛色,近处田野之绿色相映成趣。

从空中俯瞰,可见远处群山连绵,山脚一条河流宛若玉带蜿蜒缠绕,流向远方,近处水田阡陌纵横,白石潭村被青山绿水环绕其中;也可以看到这里的房屋大多是灰色的屋顶,房屋布置也非常整齐规则,就像是经过周密的排兵布阵一般,其间道路横平竖直,宛若一个军棋的棋盘,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构筑村寨的精妙。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白石潭村曾出过一位靖江王驸马爷,名叫刘万成。因为白石潭村商贾云集,以致宵小常至。因此,刘万成组织众人从漓江引水造河,将白石潭村变成一个村口有大河,后面有小河,两边也有水围绕的“水围城”,这样既便于日常饮水,也可用来防盗。旧时为防盗所建的“两门一巷”,即集贤门、义礼门和兴龙巷至今保存得比较完好,仍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集贤门由村里的石、刘、汤三个姓氏的村民合建,暗含集合贤达之意;义礼门则由苏、曾、刘、汤、莫五个姓氏的村民合建,据传用于告诫村人讲礼节、讲道义;兴龙巷的由来已不得而知,但窥其字义,大概有秉承龙的传人精神,望国家兴旺发达之意。这“两门一巷”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白石潭村人如此设计自己的村落,确有过人之处。

白石潭古民居是一种经过长期生活验证的、施工精巧、空间自由、可防洪防火防盗、节能环保、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民俗传统的可持续建筑样式,值得我们传承,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