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暮云深 2020-08-03

红军长征作为党史瑰丽篇章中的神来之笔,一直以来都备受后世之人关注,漫漫两万五千里的路程,每一步都踏在了被保护、被服务的民众心中,似有千斤的重量。

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中央最高“三人团”决定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偃旗息鼓,保存实力,再大干一场,争取占领革命的最高地。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然而,红军在当时并非正规军,实力与国民党略有差距,一面是蒋介石的步步紧逼,一面是红军战士的殊死搏斗,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内部战争还是打响了。

在“战略转移”的指令瞒过蒋介石,悄无声息的进行时,党内决策发生了意见分歧,“左倾”的错误让长征伊始的几场战役打得如同“无头苍蝇”般,陷入了窘境。待蒋介石回过神来,追击的火力加大,更使红军部队伤亡惨重,其中,在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参与指挥的红4师师长洪超壮烈牺牲,一抹英魂永远的留在了江西信丰。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有句话极具讽刺意味,但却真实的让人胆颤:“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确,洪超的名字只简单二字,也许很少人会在厚重的历史书籍中着重关注到他,但他作为长征路上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一生坎坷,将热血与青春都奉献给了党与民众,他值得让更多人了解他,敬重他,爱戴他。

革命的种子在小时候埋下,待成年时已开花结果

洪超1909年出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北人,他与革命的不解之缘有三重诱因:第一,家庭的不幸;第二,地主的欺压;第三,性格的使然。生于乱世,洪超的家庭并不幸福,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因父亲逝世,母亲改嫁而彻底改写,年幼的洪超与祖母相依为命,一老一小,在当时成为了任谁都可以随意欺凌的“弱势群体”。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家中本就穷苦,祖母年事已高,尚无收入来源,本该一心求学的洪超只读了五年的书,就扛下了生活的重担,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做过,为的只是和祖母一起混碗饭吃。日子最苦的时候,他还沿街乞讨过,心酸二字尽显。

与革命的第一次接触,是在1926年。当时的洪超一心热忱,投入了打倒“地主湖霸”的斗争中去,因年龄尚幼,洪超只能担任儿童团的团长,却也已然有小小男子汉的气魄,让人钦佩不已。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只可惜,斗争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地主湖霸趁势而起,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还开始针对当时参与大革命的一干人等,其中便包括了洪超。

当时颇有“威名”的湖霸高四元咽不下心中的一股恶气,几次三番找洪超的麻烦,将其绑起来拖拽,亦或是捆在大树上,用篾刀砍其手臂。好几次洪超的手都已鲜血淋漓,但他从未低头,也没有后悔、埋怨过。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高四元越发猖獗的举动惹得乡亲邻里愈加不满,纷纷出口谴责,认为姓高的干此等勾当,实乃以大欺小。被“舆论”抨击的有些心虚的高四元将作弄洪超的把戏放到了夜里,托人把洪超关在了古庙中,准备趁着夜深人静时将其投入湖中,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这个情报很快被当时的地下党组织听闻了,赶忙派了魏老四前去搭救,魏老四是忠诚的党员干部,且金点子多得很,趁着夜色微醺,他拿着一壶好酒假意借宿休息,与看守的打手唠嗑了良久。酒壶中的酒见底了,人都醉倒了,魏老四赶紧为洪超割断了捆着他的粗麻绳,带着他连夜奔赴九江。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看惯了世间俗恶的洪超,其实早就想为民众多出一份力了,在历经苦难后,他先是被引荐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进行学习,后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自此,他彻底踏上了革命道路。并于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19岁。

机智果敢初体现,胜利的号角在心中吹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洪超加入共产党的年龄虽小,但却多次为党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入党的前一年,洪超刚刚成年之际,他便参加了广州起义,入党的第一年,他又投身于湘南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32字箴言,他记得牢、记得稳。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井冈山会师后,红五师的战斗弱点被党内人员剖析了个干净,他们认为红五师还欠缺一些人才,可从红四师中调派过去,增强作战的基本实力。于是,洪超便从红四师转移到了红五师,担任参谋,与彭德怀一同征战四方。

会师成功后,红四师不做停留,继续前行开拓新的革命据点,独独留红五军在井冈山继续驻守。红四军一走,敌人闻风而动,调动多方兵力一同攻打红五师,无奈经过7天7夜的决斗,战斗仍未停止,但红军一方已经略显吃力,人数不够应战的情况下,红五师选择撤离,追随红四师的步伐,向着赣南挺进。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但即便是退离井冈山,敌方仍穷追不舍,红五军一边赶路,一边打仗,损失了不少人员,再加上物资匮乏,红军条件艰苦,路途中连双像样的草鞋都不曾穿过,大部分人都是赤脚上阵,路途遥远,难免有磨破脚的现象,真真的铁血汉子。

洪超在此等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与大部队保持一致信念,从未动摇半分,2000多里的路,他们硬生生的走过来了。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历经半年左右,新的革命根据地——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正式成立,在上级的作战指挥之下,洪超带领红五师第五纵队第十三中队截击敌军,大获成功,晋升为大队长。

后续,洪超先后参加了“平江战役”、“攻夺长沙”“第五次反围剿广昌防御战”,都以少量兵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战功赫赫,勇气可嘉,赤诚之心天地可鉴。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在战斗中,洪超不止有勇,还有谋略,每次胜利均能缴获枪支,补给红军方,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采用的蜡烛形防御战也让红军通过了地利,打出了最好的结果。那一年,洪超25岁。

先锋挺进,革命的康庄大道因他而开启

在一年的抗战中,红军开始长征,其中考量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还是在于部队的力量保留。为了延续革命的胜利,在实力悬殊时,退是最好的选择。但革命根据地的转移说的轻巧,实施起来难度却很高。

为了物品的运输,红军行进速度越发缓慢,一日只能走上5公里路。本可以迅速撤离的部队,因为指导错误而耽搁了最佳时间,敌方布防力度加大,攻克的难度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在敌强我弱时,洪超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时任红四师师长,成为了先锋,打头阵,为后续的部队先探探敌情。

在进军百石,企图熄灭粤军嚣张气焰时,洪超带领的红四师十团与黄政委带领的十一团与十二团势如破竹,气势如山河倒,吓得驻守百石的粤军措手不及,慌忙央求支援。在局势好转之际,洪超为了鼓舞士气,高喊:“敌人不投降就坚决彻底地消灭他们,用迫击炮给我狠狠地打!”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可惜,敌方虽然害怕、惊恐,却也仍负隅顽抗,等待增援部队前来。

在洪超吐出最后一个字时,一颗流弹正巧击中了他的头部,炮火连天之际,洪超顿时鲜血直流,但他却仍然没有一丝悲伤,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他鼓励着自己的战友:“不要管我,坚决消灭敌人……”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这一句话犹如催化剂版,让黄政委当即红了眼眶,带着嘶哑的声音大声吼了一句:“我们要以胜利的反攻,来纪念光荣牺牲的洪师长!”,所有人都泪洒现场,铆足了劲,一鼓作气的攻下了城池,消灭了一众敌人,夺取了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胜利。

胜利的原因有陈济棠与红军的约定,这里不再赘述,还有就是洪超的有力指挥,他开启了革命的康庄大道。俗语有言: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他却是一将骨枯,成全后世之人。

洪超:长征路上的一抹英魂,革命岁月里的点点星火

太平花开,他便是那抹璀璨阳光,和平鸽飞,他便是绿意正浓的橄榄枝。

溘然长逝,他永远留在了25岁那一年。然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洪超两个字,是革命路上的点点星火,是长征路途中不朽的丰碑。致敬,致爱,我们永远的革命英雄——洪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