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宜昌荟》(4)

 宜昌石头书屋 2020-08-03

  

曹宗国:您讲的方言和宜都差不多,我感到很亲切。

宜昌石头:这两个方言恐怕是从江汉平原传来的,所以有些荆沙味。

漫生活~旅行顾问:俩呱和俩砂中的“俩”在枝江发音各不同,哈哈 真想听听各地不同的声音,这些宜昌方言的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呢?希望能看到这方面的书籍。

宜昌石头:是的,就是宜昌话,西陵区的和伍家岗的也有些微区别,那不是我等能追根寻源的

眼带笑意:那首儿歌我做儿们的时候,说的略有不同。一般是和别滴儿们吵架的时候说,某某某的妈,好俩唦,洗了脚的水,煎粑粑,粑粑还没熟,就往嘴里足。

宜昌石头:是的,所以说一首童谣有很多的版本

云 梦:两瓜是不讲究的意思吧

JH~sunshine:俩呱,是脏的意思?

宜昌石头:对不起,答复晚了,俩呱就是普通话里的龌龊

王尚明 bg6rco: 炒剩饭  宜昌话也说成  炒现饭    

宜昌石头:对,就应该是炒现饭,谢谢指正

刘大振:平凡之中显精彩,民俗乡风透神韵。

宜昌石头:大振到底是大振,两句就见功底。

罗洪波:这两种方言当阳也说,除了“俩寡”,还说“恶撮”。

宜昌石头:宜昌话也有“恶撮”

李明义:还有一种说法“奈呆”

沈传诚:小时候,夏天的黄昏,常看见大人在巷子中间竖一根长杆子,然后抱着摇,竹稍就会在空中快速摇摆,不一会就有檐老鼠被“刷”昏掉下来。还有儿们唱到:檐老鼠,打门口过,一杆子,刷了七八个。

李明义:蝙蝠有声呐系统,它以为是蚊子。

宜昌石头:是的,很敏感,我们小时候捉过的

沈传诚:宜昌话说干净是“林干”或“林信”,反之是“不林干”或“不林信”。

宜昌石头:精彩,以后把有关宜昌的拙作先发到这个群里,征求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有朋友说过,宜昌的宁馨茶的来源有二,一是宁馨叶,就是海棠叶,二是干净茶的意思,赶快补充到后面的部分去

沈传诚:宜昌把倒尿罐(马桶)叫作“出后”,文绉绉的。意即倒马桶时不能穿堂而过,只能打后门出入。林檎茶就是林檎叶泡的茶,林檎的果实就是花红,我们叫小苹果,涩嘴。泡林檎茶往往一匹叶子即可,所以宜昌人又把林檎茶叫作“一匹灌”。我搜集的宜昌城区方言已达数万字。

宜昌石头:精彩,正准备加一节,写宁馨茶。大家多说说。这个宁馨茶有好几种写法,还有写作凌清茶的,你说的林檎茶也有。其实戏说宜昌方言源于一次应酬,酒桌上喝大了,几个老杆子拍着桌子说,会说真正的宜昌话的人没人理,不会说宜昌话的人却来编宜昌方言,就好奇翻了翻那本宜昌方言词典,果然有些错误,就想起了些往事,断断续续写了写豆腐干短文,也是自娱自乐。

沈传诚:那本宜昌方言我也参与了,不过都是枝江方言。是三峡大学两个老师写的。宜昌话把老人叫得最多的是“夜壶老头儿”,后来又出现了“老杆子”、“老呼千儿”。

李明义:对于宜昌老百姓喝的这种粗茶,威尔逊归纳了这几种植物可以替代茶叶

沈传诚:林檎是正宗学名。

宜昌石头:现在在外头说夜壶老头是贬义词,人家不喜欢,都说那只能是自称

沈传诚:是的。

沈传诚: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厕所,所以男人都用夜壶,特别是老男人夜起频繁,一大早提个夜壶上厕所。故名夜壶老头儿。

宜昌石头::前几日,还有人说过,夜壶里的尿垢是一味中药

沈传诚:尿干(尿垢)是中药的说法我也听说过。过去卖夜壶的白天坐店,晚上穿街过巷叫卖,没一句夜壶,但都知道是卖夜壶的。吆喝是这样的“天道冷罗,夜间长罗!”

彭翔华:我对方言也很有兴趣。拙作《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武汉童谣纵横谈》书中,有一些武汉方言的研究和考证成果。宜昌话和武汉话同属西南官话,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宜昌石头:我也参看了彭老师的武汉童谣,有些研究很深透。

宜昌石头:发一段视频给您看看,说得真好 [小程序]武汉的刘新新脱口秀.

彭翔华:宁馨应该与茶无关,仅是音相近。这个词武汉也有,意思是干净,精干。我以为,一,双声词,起源应该较早,二,江浙一带用的多,鲁迅文章中就有。是否从下江传入,待考。我在拙作中写作灵醒。是叠韵词。方言中有较多的双声,叠韵词。比如武汉话的垃坬,就是叠韵词。

宜昌石头:这段话被我直接引用了

沈传诚:灵醒比较准确。会意。

彭翔华:现在一些武汉话的脱口秀,与过去的老武汉的日常话,还是有点区别。

李迎伍:只有纯宜昌人才写得出、看得懂。 稍微掺点假的外码子就看不懂的。精彩!

宜昌石头:就是,一个史学群里的宜昌老杆子像打了鸡血似的吵了半天还没有结束非要我写凌清茶,我就哭笑不得,这样的雕虫小技,他们个个都是好手,非要我写我连凌青树都没见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