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感恩节的故事(续)

 常驻中关 2020-08-03

2007-12-04 21:14:51|  分类: 随笔漫谈

关于感恩节的故事(续)

 看了仁中与王瑜关于感恩节的话题后,我也回忆起在美国过的一次感恩节。那是1984年,在康奈尔大学,是在我参加的英语暑期补习班老师的父母家。

故事还得从那个补习班说起。我是该年4月到依萨卡的,转眼就到暑假了,学校报纸上有许多广告,其中就有英语补习班的,8周课程,学费要800多美元。作为大陆访问学者虽有心想学但学费实在拿不起。我现在已经记不准是谁,反正是老外,好像是与我同教研室的一位研究生给我出主意叫我去找一下系主任,我去了,系主任很痛快就在那份报名单上签了字。回来后这位老弟就说他既然签字就是系里给你出钱了,故而我进了这个补习班。我把这个“门路”告诉了当时也在康奈尔作访问学者的郑某某(实在抱歉记不住她名字了),她也如法泡制找到她们系主任也办成了。其它大陆访问学者多半是不知道这个门路,所以参加这个班的仅我们两个大陆来的,但我们分在不同小班。每个小班仅15个人。我们小班的老师叫Mary K. Redmond,她是学西班牙语研究生,教英语属暑假打工。通过8周的学习,也就混熟了。她父亲是康奈尔大学学生,她爷爷也曾是康奈尔学生,父母家就在康奈尔1个小时车程,开办一个农场。感恩节到了,就把我请去她父母家作客,参加她们家的party。

到的人有20多个,主要是她家亲戚。像其他party一样,饭前是喝咖啡自由交谈,等火鸡做好正式就座,当然要祈祷感谢上帝,说得很快我基本上听不懂。在那个party上对我最感兴趣交谈最多的是Mary K的一位aunt,原因是她的女几凯索林当时正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是作为康奈尔与复旦的交换学生过来的,时间一年,学中国经济。她关心她女儿,想尽量多知道中国的情况。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她问我她女儿在中国期间有无可能找个中国boy friend。她是希望有个男孩能在生活等各方面关照凯索林。在中国学英文boy friend译成中文就是“男朋友”,到美国后我学到这个词更深层的含义,那还是通过看电影,影片名我已经记不起了,有这么一个情景,一对中年男女,在女方家,第二天早上女的儿子回来了(已是大学生),她妈给他介绍,这是某某先生,my friend。这时男的加了一句,boy friend。意思很清楚,点明与你妈已经同居了。所以在美国用boy friend或girl friend要小心,你如果介绍某某是你的girl friend,在美国人脑子里你们是同居的。凯索林妈妈希望她找一个中国boy friend当然是美国意义的boy friend了,我回答她大概不可能,我说中国的法律或法规不允许,但她始终无法理解,认为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事也凑巧,85年暑假我回国后,在乌鲁木齐,一天凯索林突然来我家,她说是学完回国之前出来旅游,本来没有计划来我家,因她也不知道我们学校距乌鲁木齐有多远(在美国农业大学可都是办在农村的,毛主席那个“农业大学统统搬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在美国确实得到实现),但到乌鲁木齐大街上看到有一趟车就到我们学校,她就来了。陪她来的有个男孩,是香港学生。第二天我送她上火车时悄悄问她,你妈想你在中国找个boy friend你找到没有?她说没有。我想这回她回国后大概能对她妈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行了。

2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保持与MaryK的联系,当然所谓联系也仅仅是每年圣诞节的互致问候。MaryK每年都写一篇她及她家当年的情况附在贺卡内,从中我知道凯索林毕业后,在加州找到一份工作,没再来中国。(骏平)

文章引用自:

《七老八十重庆南开人》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nk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