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花3000亿邀请3000余人参加旷世盛宴,其真实目的令人愤怒不已

 雨霁视角 2020-08-03

千叟宴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最早举行于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年间,清朝一共举行过4次千叟宴,分别是康熙52年(1713年),康熙61年(1722年),乾隆50年(1785年),嘉庆元年即乾隆60年(1795年)。康熙61年12岁的弘历第一次参加了祖父的千叟宴,这场在畅春园举行的宏大宴会,给弘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一直是康熙的小迷弟,他一生都在追随祖父的脚步,一直想超越康熙的成就。康熙举办了2次千叟宴,乾隆也举办了两次,乾隆为什么要举办千叟宴呢,他的目的真的是敬老吗?

举办千叟宴的目的

康熙52年,康熙皇帝60岁,在中国历史上,他算是高寿且在位时间很长的皇帝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于是康熙举办了千叟宴邀请了全国各地65岁以上的老人,不论身份都可到北京参加宴会。礼部为了这个庆典,还特意作出指示,要求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

从这次宴会可以看出,康熙举办宴会的目的庆祝自己的生日。

康熙称“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

而乾隆举办宴会的目的,与康熙又有不同之处。乾隆50年时,他已经是75岁了,这个年龄放到现在都算是高寿了,更何况是在清朝。而且这一年《四库全书》编撰完成,他又新添五世孙。我们常说四世同堂是幸福,而乾隆实现了五世同堂,更是古今少有。

乾隆一向好大喜功,喜欢争排名,祖父康熙一生举办过2次千叟宴,而乾隆如今已经75,寿命已经超过康熙了,自然应该举办宴会来张显他的长寿、他创造的盛世。

康熙52的的宴会上,邀请了65岁以上的老人约1800人,而乾隆邀请了3000多人,开了800多席。从参与人数、席数都已经远超康熙。因此乾隆又创下了一个纪录,宴会排名第一,并且超越了康熙皇帝。

当时在场最高寿者为郭钟岳,乾隆与纪晓岚还联名做了一个对子送他给: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为何多名老人,参加宴会后便过世了

一直以来,都有乾隆千叟宴致多名老人过世的传言。这个宴会对于官员的意义或许不大,但是对于普通底层百姓来讲,意义重大,家中如有人能参加千叟宴,那将是几辈子的荣光,更是他们在地方上的象征。所以只要家境殷实,有资格的老人,想方设法都会去参加宴会,参加一次,就如范进中举一样,从此在自己家乡也可以是老爷了。

参加宴会本是一个很荣耀的事,但是去参加的路途可是一个大问题,在那个交通只能靠马车、坐船的年代,从南方走到北京动则上月的时间,更何况是65以上的老人,定是难以经受长期的车马颠簸,所以一些老人还没有到达北京,就已经生病了。

到了北京后,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宴会就已经开始了,席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在这样酒水的刺激下,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大家都知道,年龄大的人,身体素质极差,而且许多人都有三高病症,在酒精、兴奋、劳累等刺激下,都可能导致他们去世。

但是只是极个别现象,并不能将老人的过世的全部责任都算到乾隆的宴会上。

举办一次这样的宴会花多少钱呢?

嘉庆元年(1796)正月,乾隆帝(此时已经是太上皇)举行他的第二次“千叟宴”。这次他邀请了70岁以上的老人,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还允许70岁以上的老人携带一名子孙搀扶,而这一次,也是花费最多的一次。

宴会结束时,乾隆向与宴的臣民们颁发如意、寿杖、缯绮、貂皮、银牌等物。其中,银牌自15两至30两不等,依据年龄而分出等次,加上其他赏赐,花了100万两。1766年乾隆朝廷的财政收入达到4937万两,一次千叟宴就要花费财政收入的2%以上,我国2015年财政收入15万亿,一次千叟宴要花费财政收入的2%以上,那么就相当于现在的3000亿!    

乾隆的两次宴会都盛况空前,而且宴会目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敬老、爱老,而是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挥霍着国家的税收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乾隆这样的挥霍,即使再厚的家底也会败光。这盛宴也是清朝最后的狂欢,自此乾隆之后,嘉庆之始,清朝就已经进入了衰败。

参考资料《啸亭杂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