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平乐:徽柔为何嫁李玮,宋朝的防外戚太狠,有为青年不敢娶公主

 雨霁视角 2020-08-03

 文 / 小俊籽 

 首发 / 俊俊读历史 

  2020/5/8原创首发◆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没有心仪的人,所有人都只能是将就。                          

                                                                                                                - -小俊籽

福康公主后半生的悲剧都是从下嫁李玮开始的,作为天之骄女,宋仁宗的掌上明珠,为何只能嫁给才华平平,语言木讷的李玮。

与皇族联姻,这是多少男子梦寐以求的,不论是否有爱情,至少在仕途上,那可算是坐上了火箭,一来升官发财,二来光耀祖宗,甚至在一定的特殊时期内,母后临朝,那外戚一族权力可以通天。

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因为外戚做大,自己还做了三年皇帝呢。而在宋朝,娶公主,和皇帝联姻那可是一把双刃剑,玩得好,就花开富贵,玩的烂,那就是饮剑割喉。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公主爱上太监的禁忌之恋,收割了多少人的眼泪,甚至一度觉得宋仁宗这个宠女狂魔,亲手推女儿向火坑,将她嫁给有恶婆婆,妈宝男李玮。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皇帝的女儿却难选好人家。

徽柔可以嫁给谁

  • 第一位:喜欢而不能敢嫁的曹家公子

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独女,而到了她选驸马的时候,宋仁宗却犯了难,好男子那么多,但并不谁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女婿的。

清平乐中的徽柔对皇后侄子曹评满脸花痴,一眼便能看出她的喜欢,而这位曹公子是一位神箭手,才艺双绝而又有内涵。

曹家若能娶到公主,那才真是富贵至极,然而曹家却又是宋仁宗的大忌。

宋仁宗无子,养子赵宗实与曹皇后很是亲近,又娶了曹皇后侄女兼养女,若再娶公主,将来若真是赵宗实继位,那曹家的地位,或许能撼动赵家江山。

  • 第二位:养母杨太后的侄儿

杨太后是宋仁宗的养母,刘太后死后,杨氏被封为太后,杨氏的弟弟杨景宗当时也是驸马的候选人之一,但由于杨景宗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喝酒闹事。

宋仁宗看在养母的份上,给他安排了一个体制内的岗位,而他却殴打上司。就这样的人品,宋仁宗绝不可能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他。

娶公主要付出什么代价

宋仁宗时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汇聚一堂,缔造了所有中学生“背诵全文”的恶梦,既然宋仁宗如此爱才,那给公主选一个文人才子,不是最好吗?

宋朝有“榜下捉胥”的习俗,每年科举放榜时,各家达官贵人都会争选当年的上榜才子为胥。如状元王拱辰娶了薛相公家的三姑娘和五姑娘,欧阳修娶了薛家四姑娘,苏子美娶了杜衍的女儿,富弼娶了晏殊的女儿。

看看这些高官的操作,就懂了其中的缘由,而唯独宋仁宗不行,作为皇帝他却没有为女儿选状元为驸马的权利。这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皇家权力受到限制最多的一个朝代。

  • 北宋限制外戚的手段

外戚通常指皇帝的妻族,母族,也包括皇帝的姐妹,女儿的夫族。在宋朝的统治阶级中,除了宰辅,皇亲国戚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阶级。

这些本应该成为官员相互攀联的最佳对象,在宋朝却让士大夫唯恐避之不及。宰辅家族不愿意与外戚之家联姻,这一切都与北宋对待外戚的方法有密切关系。

北宋早期,对于外戚“其间有文武才胥,皆擢而用之”所以很多外戚受到重用,而且多为武将,因为那时国家尚未统一,武将的作用不可轻视,尽管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位高权重者仍大有人在。

而到了宋仁宗时期,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空前提高,政治主张意识开始高涨,到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为了维护大宋的正统,限制后族的势力,因此仕大夫们对外戚的势力格外关注,只要出现与外戚联姻的,就备受诟病。

皇佑二年宋仁宗下诏:“后妃之家,毋得除二府职任”,这次之后,外戚再也不能成为宰辅,而且会受到言官的弹劾。

北宋初期宰辅家族与外戚联姻只有十来家,而到了中期时急剧减少,到了后期几乎没有了。

到了后期,对待外戚执法的执行越来越严格,对外戚任官也有很多限制。根据张邦炜教授《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当时对外企家族形成了以下几种限制:

不得任文官,不得做侍从,不得为监司、郡守,不得管军队。

对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来说,这等于就断了其政治前途,外戚既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与皇族联姻,将终身与宰辅无缘。

因此与皇家通婚的动力就没有了,不仅如此,与外戚通婚往往会成为仕途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许多有为青年都不愿意攀这门亲事。

了解了北宋对待外戚的态度后,其实也就知道了北宋的公主有多可怜,但凡有才华、有想法的人都不愿意成为驸马,而愿意接受驸马这一闲职的人,大多也只能是一些不求上进,贪图富贵荣华之人。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福康公主会嫁给李玮了,毕竟宋仁宗看的上的人,不能选,人家也不愿意娶公主,而唯有母舅家的李玮,会被大臣们争相叫好。

一来,娶公主就等于自断前途,朝臣们也不担心外戚家族做大了。

二来:宋仁宗也愿意相信,爱女嫁表弟是亲上加亲,都是亲戚,肯定会对自己女儿好的。

但他万没有想到,这套限制外戚势力的制度,同时也是毁女儿的催化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