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宗实的悲剧人生| 宋仁宗领而不养毁其一生

 雨霁视角 2020-08-03
戳蓝字“俊俊读历史”关注我哦!

 文 / 小俊籽 
 首发 / 俊俊读历史 

  2020/5/21原创首发◆ 



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驾崩,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


备胎了27年终于坐上皇位的赵宗实,对宋仁宗一家没有半点感激,宋仁宗“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葬礼时赵宗实却一滴眼泪没流。

而接下来,宋英宗先是让宋仁宗的女儿们都搬出皇宫,而后又和曹太后正面冲突,对太后不孝顺,司马光、韩琦、富弼等多翻上书劝告,宋英宗根本不听,最后直接警告宋英宗:

千官百辟在廷,岂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行之。

皇帝与太后的矛盾才有所缓和,然而,登基2年后,爆发了“濮议”事件,宋英宗力争要追封自己的父亲濮王赵允让为皇考,坚持不愿意承认宋仁宗是他法定意义的父亲,这事前后折腾了18个月,最终于赵宗实微胜而终结。

从赵宗实当皇帝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都表明赵宗实对宋仁宗这个养父毫无感情,甚至连他的家眷都不愿意善待,宋英宗为何这样做呢,这要从宋英宗的成长环境说起。



被迫走上皇储之路




赵宗实3岁时,被25岁的宋仁宗接入皇宫,作为备胎皇储培养,4年后,赵祯的二皇子豫王赵昕出生,于是,宗实这个“招娣”的工作完成了,宋仁宗将他送回到了生父赵允让身边。

众所周知,3-6岁是一个孩子安全感建立和认知形成的时期,孩子建立性格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便是安全感,而赵宗实在这个阶段最缺乏的就是安全感。

赵宗实是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他聪明伶俐,面目清秀,所以被宋仁宗选入宫中。

赵允让曾经是宋真宗的养子,如果没有赵祯的出生,那么赵允让将是大宋皇帝,而今天子无子,让自己的儿子进宫当养子,这也算是一个机会,父业子承,万一儿子顺利继承皇位呢,至于这中间会有多少心酸,容不得赵允让考虑,他也没有拒绝的权力。

3岁的赵宗实没有选择的权力,父母也做不了主,他就这样不情不愿的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宫中,由曹皇后亲自抚养。

赵宗实虽是作为未来皇储被送入宫中的,但养父母却没法与亲生父母相比较,虽然有贤后皇曹后亲自教导,但都是以未来皇储的标准在培养他,在赵祯眼中,他并不儿子,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如果没有儿子,他就是继承人的plan B。

他毕竟不是赵祯的亲儿子,而赵祯一心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心里看他难免膈应,甚至是冷淡,看见他,赵祯就感觉大臣们在提醒他的生育能力有问题。

后宫娘子那么多,随时都可能生下一位皇子来,自己这个Plan B的位置,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中,随时会被PASS。

这一点,赵宗实自己也感觉到了,尽管他读书刻苦,学习出类拔萃,而且恪守宫规,完全失去了一个几岁孩子该有的天真、撒娇、耍赖这些特性。

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讨好养父母,然而二皇子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做再多讨好都没有用了,此时不仅赵祯对他冷淡了,连宫中内侍都不再对他热情。

召居禁中,其时先帝(仁宗)为奸人所喋,不无小惑。内外之人,以至陛下(赵曙)旧邸诸亲,无一敢通信问者。陛下饮食悉皆阙供,皇太后亦不敢明然主之。

在这4年的宫中生活中,是赵宗实最没有安全感的4年,最担惊受怕的4年。孩子在性格养成阶段,如果缺乏安全感,会不利于情结控制,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会影响人际交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极端性格,影响事物独立判断的能力。

显然,这一切都在赵宗实身上得到了印证,他登基后,情绪极不稳定,刚登基不久就精神失常,这正是和幼年缺乏安全感有关。



不该承受之重的4年





从赵宗实的成长之路来看,4岁不到的年纪,就被迫离开父母,在本该玩耍、撒娇的年龄却不敢哭、不敢笑,没有父母的怀抱和依靠。

他离宫后,赵祯的两个儿子先后夭折,高呼要让赵宗实再次入宫的声音一直不断,尽管宋仁宗一直留中不发,这些无形的压力都笼罩在赵宗实头上。

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就不会相信周围的人和事物,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即使生活再富裕,在成长以后也会容易出现孤独感,被抛弃感,恐惧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威胁到身体健康。

赵宗实正是如此,登上皇位时突然释放了,以致于精神崩溃,无法主持主持朝政。可见,一个人的安全感的缺失,对人的影响有多深。

安全感是社会人进行正常生活的基础心理条件,只有人觉得安全,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这是每一个成年人在社会上能进行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

3~6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孩子,容易焦躁,自卑,无理取闹,负面情绪很多,其深层意义便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产生下一个“赵宗实”呢?

注重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质量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重要的影响,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有些家庭的成员关系是相互敌对的,互相猜疑甚至冷漠无情,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体验到的往往都是负面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最容易缺乏安全感的。

所以夫妻相处时,要尽量做到体谅对方,宽容对方,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许多三代同堂的家庭,也会存在老一辈和小一辈之间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老一辈的育儿观念未必全部都是错的,而年轻人的育儿观念也未必全部都对。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矛盾,无非是沟通方式有误,但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所以重要的是两辈人之间用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

爱就要表达出来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随时感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当孩子感到孤独、害怕、无助的时候,父母要学会去安慰她,而不是指责,让他们将委屈和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学会鼓励,夸奖。如:孩子考试取得高分时,可以夸夸他,甚至给予一定的奖励。

学会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无理需求。

尊重孩子,给其独立的空间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所拥有自己的物品,学会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而不是附庸关系,不要:我是你爸,所以你得听我的。

在他专注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做他喜欢的事情,动他东西时,先征得他的同意,而不是的认为这些都是我花钱的买的,有一切处置的权力。

任何一个成年人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都能在他的成长环境中找到根源,特别是孩子时期的心理成长环境,会影响其一生。

赵宗实的成长中就处于: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才使得他登上皇位后,表现出终于得到后的释放。长期压抑,也影响着他的身体健康,也这是宋英宗35岁就早逝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三朝名臣言行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