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知足常乐,做人不应该太贪心,要学会满足,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在我的父母,相信许许多多的国人父母都有这样的思想。 在我们的概念中,“贪”,绝对是一个贬义词,与之挂钩的都是各种不良行为,历史上因贪而误大事的例子,不在少数。张飞贪酒,经常酒后暴打士兵,和珅贪财,致使其命丧囹圄,诸如此种,比比皆是。 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贪却被视为致富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如果学不会贪婪,那他就永远只能是穷人。 1929年在华尔街股市大崩盘前夕,洛克菲勒在楼下擦皮鞋,给他擦皮鞋的小男孩说:先生,我相信你也玩股票吧,我给你推荐一只股票,稳赚不赔。 言者无心,而听者有意。敏感的洛克菲勒当时就意识到,连路边擦鞋的小孩都开始买股票了,可见股票已经进入了全民的疯狂时代。 洛克菲勒回到公司迅速召开董事会,抛售了现存的所有股票。尽管董事会的人都不理解他为何执意如此。很多人都等着看他踏空的笑话。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竟然因为一个擦皮鞋小孩的话,就轻易放弃正在疯涨的股票市场。 没想到两个月之后,一场金融风暴血洗了华尔街,美国经济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 两年之后,美国人已经谈股色变。而此时的洛克菲勒大肆入场,以雄厚的资金抄了美国世纪大底,从此奠定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富基础。 洛克菲勒这一个擦皮鞋小孩的故事,成了投资界美谈。投资界大神巴菲特总结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学会恐惧。 洛克菲勒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被称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2006年《福布斯》世界富翁排行榜上,洛克菲勒以3360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一,马云是390亿美元,比尔·盖茨排名第13。也就是说他的身价是马云的8倍。 洛克菲勒家族距今已经传递了6代,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这个家族从来没有曝出后代争财产等丑闻,其家族成员在各行各业都是翘楚,犹如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世界各个行业。 许多人都想一探洛克菲勒家族传递6代而不衰的秘密,老洛克菲勒曾为立下一份遗嘱,要求所有家族成员不得出自传,正是因为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秘密一直隐而不宣。 再加上洛克菲勒平常非常低调,而且沉默寡言,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更让他的致富秘诀充满神秘。 2002年,家族第三代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打破这个遗训,出版了唯一一部克菲勒家族的自传《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这本自传中,曝光了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38封信中的前37封都充满了正能量,告诉我儿子应该去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如何建立人脉,就如同一个老者循循善诱的教导年幼的孩子:为人准则、如何投资、识人、辨人、用人。 而在第38封信中,洛克菲勒却一反常态,第38封信中看起来更符合一个资本家“暗黑、贪婪”的人性。 洛克菲勒虽然创造了亿万财富,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穷小子出身,普通的家庭让他从小养成了过分节俭的生活习惯。他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拿着账本,记录自己的收入与支出,精打细算。 洛克菲勒的发财致富绝不是良善的,为了垄断企业,洛克菲勒用尽了阴谋、暴力。为了镇压工人运动,甚至组织私人武装卫队,荷枪实弹与罢工工人对抗。 因此,有人骂他是“大蟒蛇”“魔鬼”,甚至扬言要杀掉他。 在洛克菲勒的第38封信当中,他第1句话就告诉我儿子:不要理会那些说我贪心的人,他一路走来遇见了很多牛人。他们最初一起创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之往后这条道路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掉队。 洛克菲勒写道:很多人一直问我如何致富,我不能表露真实的心声,因为贪心为人们所不齿。 在洛克菲勒看来:贪心是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的体现,而那些说着别人贪心的人,只不过是自己不甘于现状,而又不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罢了。 对于别人骂他贪婪,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 事实上,看看身边成功的朋友就会发现,那些真正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不甘于满足现状的贪心人。 其实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首富的思维与常人的思维确实不太一样。越是富有的人,越是敢于真实的表露自己对于贪。 而普通人更容易满足现状,特别是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更容易:我们比一般人赚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为何不知足,还要冒险呢? 所以当生活越趋于稳定时,越容易满足于现状,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拿着一份可观的薪水,稳定的过一生。 在洛克菲勒看来,这些不肯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已经有了恐惧感,害怕失败,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已有的东西也失去。 他们虽不满足,但却已经投降。 其实洛克菲勒的“贪”说来,就是敢于冒险,敢于拼搏,永不满足。
在前面37封信当中,洛克菲勒教会了儿子如何创造财富,而第38封信才告诉儿子:如何才能让财富永远增值。 这一点也体现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一个人拥有满身的技能,但他却有一颗甘于平凡的心,必然难成天下第一。 正如金庸小说当中独孤求败一样,打遍天下,再无对手之后,却选择了封剑隐身,对于剑客来讲,终于迎来了稳定,而对于活在俗世之中的人来讲,这却是一种逃避,人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挑战自己。 洛克菲勒家族经六世,而财富不绝,正是那份永不满足于现状的“贪”,正如我们现在所弘扬的:“要逆流而上,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一点不仅在西方财富家族中,在中国也一样。 王建林说: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挣他一个亿! 马云说:我对钱没有兴趣的。 从洛克菲勒的巨大成功中,我们也能看出,富翁与普通人的三观确实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