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静去欲,见素抱朴

 自华居 2020-08-03

守 静 去 欲

知 畏 知 足

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道教文化如今已经非常的边缘化,那么,道之修养之于每个人是否都是可能的呢?老子也没有明说修身要术,但是他毕竟留下了五千言,供后人参悟大道。

守静 · 无欲以静

静是与躁相对的,无欲又是与有欲相对的。在老子看来,人生而静是人的天性,躁是因人感于物而引起的不安定的状态。在人生修养的领域中,老子反对因欲望而引起的躁动,主张以无欲为本的“静”。

静的状态因无欲所致,无欲就意味着返归素朴本性。躁是因外在的财色名利的引诱而心动,是背离自性的。因此,老子贵静而戒躁,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显然,物性本真之静才是人生之主宰,而非引起人生躁动不安的变幻的外物。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祛除一切心灵的障蔽,使内心保持虚静澄明的状态,才是复归本真,得生命之真常,若失其真常,肆意妄为,必然导致“凶”的结局。在无常的外部世界中,得自性之真常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生修养的最圆满之境。

去欲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警醒世人要认识到声色货利之可畏惧,向着外物的追求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只有得自性之足才能成就自然无为之道。因此,对于欲的去除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老子之去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感性上的感官欲望,二是理性上的智巧之欲。对于感官物欲的危害在老子文本中是显见的,五色、五音、五味戕害自性,文采、利剑、饮食是为道夸,都是非道之物,追求这些皆因人心的贪欲所害,不能成就无为大道。所以圣人应当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要人弃绝智巧,返回素朴的本性,这也是去欲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增长知见,此知见并非是对于大道之知,主要是指为成就世俗的功名利禄而学习的谋生之智,如智谋权术等等,这些知见的增长显然无益于对于大道的体认。为道日损,损去的正是这些知见造成的逐求外物的欲望。

知畏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从其生活年代的背景出发,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给予了这样的描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在众人都沉浸在如太牢之美味的物质享受之中时,老子认为声色货利都是伤生害道之物,世人应当知畏,修道之人更加应当畏惧而远离物欲之害。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对于世人追逐物欲的心态老子给予了警示。对于世俗之人日益增长的智巧,老子也提出了警示。在大道流行的环境下,私用其智是背道而驰的,逆反天道者将会受到道的惩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小智巧的运用无益于个体生命的保全,以无违于天道立身,才能得安身之根本。老子启迪人们认识到世俗的知欲之畏,是教人行无为之道的始端。

知足 ·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世俗的价值观的可能造成的对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戕害,老子认为要修道守真,近乎于道,就应当转变世俗的价值观念,从追求外在的世俗利益转向追寻自性之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在名利面前,世俗之人没有一个不会醉心于其中,没有不趋之若鹜的,人类为了满足人心对于外物的欲望,走上了一条没有终点的路而不知归宿,且不问这条路的极限在哪里,只需想一想临界点在哪里,就足以知畏。

所以老子告诫人们:“祸莫大于知不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谓知足,就是要人们在世俗名利面前,转变观念,看到追名逐利可能招致的祸患。自然无为何以可能,因其自然本性自足。自然本性无需外在声、名、货、利来文饰,无为与自然则无所失,“有为则有所失”得大道之全,因而能守性命之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