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湾石桥“壑舟雅集”

 苏迷 2020-08-03
《苏州日报》2020年07月25日 B01版

  杨维忠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月,王鏊堂兄王鎜在东山杨湾石桥头建造了一处颇具特色的居室,因筑在山谷之中,取名“壑舟”,意为藏在山谷里的一艘小船。竣工之日,王鎜在石桥头举办了一场壑舟雅集。堂弟王鏊为之撰“壑舟记”,吴中名流沈周、蒋藻、唐寅、祝允明、杨循吉等均参加了壑舟雅集,他们或作画,或和诗,被称为吴中文人的盛会。

  王鎜(1448-1552),字涤之,号壑舟,明代商人,隐士。王鎜是王璋的次子,因叔叔王瑮无子,王鎜从小嗣于叔叔王瑮。王瑮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轻时随大哥王璋外出经商,积累了可观的家财。成化末年,江南大饥,王氏家族靠王瑮的家财度过了饥荒,而且他还散财赈济,被苏州府衙举为耆老,在乡里有很高的威望。

  王瑮祖居陆巷,明正统年间迁杨湾石桥头筑居定居,故现杨湾石桥头有不少王氏祖居。王鎜继承了叔父的财产,年轻时在亳州一带经商,经营祖业,直到40岁那年,才突然醒悟,把店肆交给延仁、延昭两个儿子去料理,自己则回到东山,在石桥村购地筑室“壑舟”,安度晚年。

  有关王鎜所筑之“壑舟”,明清史学界颇具争议,有说“壑舟”是筑在山谷溪畔的一座园林,有说是建在石桥头山坞里的一处居室,有说根本没有“壑舟”之建筑,仅仅是沈石田的一幅《壑舟图》画中举办的雅集。明清《苏州府志》《吴县志》及《太湖备考》等府县方志记载也很模糊,但从王鏊为堂兄王鎜所撰《壑舟记》来看,“壑舟”应该是一处颇具规模的建筑。《壑舟记》云:“仲兄涤之既倦游,筑室洞庭之野,穹焉如舟,因曰‘壑舟’,嘱弟鏊记之。壑舟之义,盖取诸庄周。”有关王鏊所撰的《壑舟记》内容丰富,且寄托了他的情怀。王鏊历官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生活的时代明朝已由盛转衰,他又是位敢于直言的大臣,他在《壑舟记》中暗喻了对朝政的忧虑,即“水以载舟,亦以覆舟”的辩证观点。至于他在文中结尾所云“今老矣,尚安能以不赀之躯,试不测之险乎!故予有取于壑也。子不见武夷之山乎!其厓有舟焉。虽世变屡迁……其视江海之舟不差安乎!”的消极观点是不足取的。

  在石桥壑舟雅集文会上,沈周、蒋春洲两人各绘《壑舟图》,不过创作的画面有些变化,意境均与壑舟吻合。今流传于世的沈周所作《壑舟图》画面上,一叶扁舟,半藏于岩壑之中;一老者在舟中弓腰而坐,眺望谷口神情怡然自得。给人一种隐而不露,却又舍而不弃之感,其意境极为深远。沈周还在画上题诗云:“山合水乃汇,云木交繁阴。爰处自得地,斋居乐幽深……”同往的唐寅、祝允明各和诗一首。唐寅《壑舟图咏》云:“洞庭有奇士,构堂栖之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日嘉。”唐寅在诗中把园主人王鎜称作洞庭奇士,还把壑舟园描绘成一座“堂栖之霞,窗榻类画舫”“眷彼动静心,为乐安有涯”文人雅士向往的园林。

  使人称奇的是,在后来王鎜所装裱成册的《壑舟图咏》中,有成化二十年(1484)状元李旻、二十三年(1487)状元费宏,以及成化进士、后来官至内阁首辅的杨廷和、蒋冕等权臣的“壑舟图咏”诗,还有成化榜眼(殿试第二名)、礼部尚书白铖,探花(殿试第三名)涂瑞,翰林院侍读学士罗玘、沈翼、姚公绶等和诗,不一而作,各具千秋。当然这一大批朝廷名臣所作“壑舟图咏”和诗,主要是因王鏊的关系,这年九月,王鏊升任翰林院侍讲,开始给皇帝经筵(讲课),有机会接近宪宗,朝臣们为《壑舟雅集》锦上添花就不足为怪了。明代石桥的壑舟雅集,又可以说是朝中宰辅、状元等王公贵族的诗会。

  明朝,以吴宽、王鏊、沈周为首的文人雅士,在苏城举办过多次雅集文会,而杨湾石桥头的“壑舟雅集”无疑是具影响的一次名流盛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