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斐:闹翻天的中学时代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8-04

龙 溪 文 学       

第 217 期

来稿须知

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首发的文字均可。平台所得打赏全为作者所有。

闹翻天的中学时代

文/单斐

我不是个好学生。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中学时代的故事很多,这样我的回忆也就特别的多。

也许,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回忆不是这些,甚至有些好学生看了我的这些回忆会吐槽。

但无论如何我都要给各位看官讲一下我们这些“坏学生”的历史,正好可以让大家顺便了解一下我们这些所谓“坏学生”的别样校园生活。

我的母校柏城一中,坐落柏城镇大村村后,因为家乡话“柏”和“北”同音,根据所处地域和学校名称合二为一,我们戏称为“北大”。

学校门朝北开,过了大路就是宽阔的操场,就是这个操场留下了我们这些“坏学生”的汗水和荣耀。每年的春秋两季运动会,操场就成了我们这些“坏学生”驰骋跑道扬眉吐气的战场。在催人奋进的运动员进行曲中我们把一项项荣誉揽入怀中,用自己的实力拼搏证明自己不是某些老师眼中的“废物”。

操场北不足百米,便是流水潺潺的胶河,一条不足一米宽的笔直小径相通。在下晚自习后,也就是在这条小路上,我们这些“坏学生”上演了无数次的“恐怖片”,直到毕业。

胶河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莺飞草长,不知名的野花开满河滩,春雨沥沥,一切都是崭新的,像极了一副清新的水彩画。

夏天草木郁郁葱葱,雨季让河水暴涨,漫过那根粗粗的可以当桥走的石油管道,胶河抛掉温顺变得暴躁起来,我们吓的不敢接近,这时的胶河是只能远观不能近瞧的。

秋天来了,胶河又变得五彩斑斓起来,秋水如镜,岸边的几棵白杨有绿变黄,静静矗立,如同几分哀怨的村姑,低声埋怨风的无情。这时的胶河又变成了一副厚重的油画,色差丰盈又富有内涵。

雪后的胶河是萧条冬季的一次盛装演出,白皑皑的大雪像是给胶河披上了雍容华贵的狐狸皮大衣,洁白优雅高端大气。偶有化开的冰冻口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这应该是河水为演出伴奏的音乐吧!

胶河是我们这些“坏学生”们“逃学”的乐园,说到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可千万不要把“逃学”和“逃课”混为一谈。“逃课”和“逃学”是两个概念,逃课是针对某个学科不去上课,而逃学就是无论什么课都不去上,一逃至少是半天甚至三四天。

往事如烟,我却依然能够清晰的记得我和同学在胶河逃学的情景。

对于“逃学”,我们这些“坏学生”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达成默契的。我、官儿、山东、亮仔是每天结伴同行的铁哥们儿,走到半路只要有一个人提出不想上学的想法,百分百都会响应,而且会不约而同的提出到胶河度过这逃学的一天。

胶河是逃学的绝佳去处,少有人至,可以放心的玩耍。爱动弹的可以到水里捉捉鱼,消遣消遣;懒得动的就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舒坦舒坦;闲得无聊的就去爬爬树,在大柳树上折枝编草帽戴在头上,潇洒潇洒。“少年不识愁滋味,”一上午的时光就在各自无忧无虑的休闲中打发掉。

中午按时放学回家,违心的吃过午饭,下午接着来。在午后的阳光中小憩;在树荫下静观蚂蚁搬家;在黄昏中欣赏倦鸟归巢。悠哉乐哉,一天的逃学画上圆满句号。

“逃课”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是历史、生物、地理之类的副科,多是三五成群,地点也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不走寻常路,一般是在上课铃响之前“志同道合”的几个同学就约好躲在厕所里,确认没人后集体翻墙逃课。

然而,同是副科的政治课却鲜有“逃课”现象。我们这些“坏学生”谁也不傻,哪能自己往枪口上撞。政治老师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脾气又大,惹怒了他要吃不了兜着走。我在自习课上调侃班里最高女生的一句:傻大个子!换来他在我小腹上的一记“皮锤”,至今想来还隐隐作痛。

我们的教室紧挨厕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逃的历史课比较多,因为在历史课文中印象最深的是古希腊智慧神普罗米修斯,所以也把这个名字冠加在了历史老师的头上,私下里我们这些“坏学生”就叫他“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老师方头阔脸,面带慈祥,一副宽边眼镜架在平塌的鼻梁上,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讲课却颇有新意。“孔子呜呜哭一秋,死的消息四处走。”让我至今清晰记得这个谐音,孔子的出生是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想要成功“逃课”,首先要学会回爬墙。爬墙时是有技巧的,同时也要讲究团队合作。先要有一名动作敏捷的同学率先翻上墙头,在上面坐稳后做接应,随后一个个踩上小便池后再踩砖缝,连拉带托逐个上墙。由于长期的攀爬,这块墙头已被我们的衣服打磨的铮明瓦亮。墙外早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同学在墙根儿摆放了砖头,身子一探就能够到,可以安全着地。当然胆大的同学无需这一步,会直接从墙上跳下来。这些胆大的同学一般都是断后者,一旦被老师发现他们可以迅速跳墙逃离。

跳出西墙就是一大片树林,我们习惯叫“西树林”,西树林是“逃课”的乐园。

这片树林林深树密,整个地形是高低起伏的沙丘,多是一抱粗的刺槐,每年五月槐花盛开,一簇一簇的槐花雪一般铺满枝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树林深处,夏天树叶茂盛遮天蔽日,即使再热的天儿,钻进去也会瞬间感到凉爽。

顺着小路一直往里走就是一片栗子园,栗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挂满了小刺猬般的果实,据说栗子的果实叫栗蓬,秋天栗子成熟了栗蓬就会裂开,栗子就会从里面掉出来。

为了验证这个事实,有一天借着逃课时间,逃课“专家”何大眼带领我们这些“坏学生”,偷偷钻进栗子园,可能是他眼大漏神观察不利。结果刚进入就被看园的老大爷发现追赶。为了不暴露身份,我们快速做出反应,背道而驰向柏城二中方向跑去。

结果,把本来平常的“逃课”变成了“逃学”。

我们教室后是一片不高的国槐小树林,如果想进去要猫着腰抻着头。别看小树林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在靠近树林的墙根儿处被开拓出一个四五平方的开阔地,有砖头搭建的“石桌”和“石凳”,地上画有“下三”和“下五福”的棋盘(下三和下五福就是民间自创的用小石头、树枝等简易材料下棋的游戏),这里是课间玩耍的天堂,当然也是半路“逃课”的隐秘地。

刘墩子是我要好的同学,他毫不例外的也被划进了“坏学生”的行列。

他身手矫捷,身轻如燕,是半路“逃课”的高手,也是我最佩服的“大侠”之一。在植物老师趴在黑板上边念边写:胚芽、单子叶、双子叶时,稍不留神他就能跳出后窗,钻天燕子般溜进小树林,一溜烟儿消失的无影无踪。老师似乎有所察觉,她回过头来推推厚厚的眼镜片,和往常一样,严肃的撂下那句:都认真点听讲,别我在上面大讲你们在下面小讲。

植物老师又胖又矮,根据其形象我给取绰号为“秤砣儿”!我们这些“坏学生”都不拿她当盘菜,对她的告诫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干我们自己的。

最终,我们的无动于衷和对她的蔑视,触及了她的容忍底线,彻底爆发了。同学高坨儿是第一个受害者,她的板尺让高坨儿在一秒种前的嘲笑变成了嚎哭。我的死党培聪更是深受其害,由于他看不清形势仍然发笑,头部被狠狠地砍了一黑板擦,鲜血瞬间顺着眉梢流了下来,培聪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傻了一般。老师却慌了神,匆忙窜上讲台,抓了一把粉笔沫子就按在了他头上。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学校,好像植物老师还受了处分。也因为这件事,我们这些“坏学生”也着实安稳了一阵子。

离学校不足两公里有一处绝佳的游泳地,原来这里是出产玄武石的矿坑,我们习惯叫它“石坑”。

石坑有南北七八十米东西二三十米的样子,地面距离石坑大约五六米深,周边突立着七头八角的怪石。从上面往下看石坑里的水青滟滟的,远远的就感到一股凉气升腾。我们这些“坏学生”在夏天是不睡午觉的,在我们心目中,学校规定的午休制度只是针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炎热的天气,石坑的清凉是对我们最大的诱惑。跳水是必备项目,岸上一块探出的大石头正好做跳板,同学们各使绝技,振特儿的“童子拜佛”、嘎牙儿的“罗汉睡觉”、三石的“蛟龙摆尾”,造型各异的跳水姿势瞬间沸腾了整个石坑。

“逃课”和“逃学”的季节性很强,谁也不会傻的大冬天的出去挨冻。每年冬天我们这些“坏学生”会主动担起生火炉的任务,感觉这是一种责任。每天都早早的来到教室,想尽办法搞到柴火,提前把炉子生的旺旺的。有一次柴火不足,我们偷了伙房做饭的木柴,被老师当着伙房师傅的面一顿严厉批评,无奈柴已燃尽成灰,只能作罢。但师傅走后老师还偷偷地表扬了我们,有集体责任感,虽然方法不太得当,但出发点还是好的,下不为例。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主动和老师搞好关系,上课可以围在炉子旁,免受寒冻之苦。英语课上还有可以在烧的通红的炉盖上烤花生吃的特权。因为英语老师特别的容易接近,思想开放易于沟通,拿我们这些“坏学生”当朋友,有事开门见山,从不藏着掖着,一来二去的我们就和英语老师建立了特殊的感情。那时候心里根本就没有学习二字,只要是能玩就行。虽然荒废了学业,却也收获了责任心。

九十年代受“古惑仔”的影响,“打打杀杀”成了最潇洒的事情,我们这些“坏学生”首当其冲的变成他们的铁杆儿崇拜者。能怀揣一把“小菜刀”或是“小斧头”成了当时最神气的炫耀,要是再能在腰上缠条牛皮鞭,那就更神气的了不得,那段时间宁可不吃饭也要攒钱买把“小菜刀”。

柏城集逢四排九,赶集是同学仪江的专利,更是四集遍赶的老手。毫无疑问他也在“坏学生”这个队伍。买菜刀、斧头这件事就要委托他去办才行,他长相成熟,十四五岁就挂上了一张“老脸”,不像我们满脸的稚气,总被卖主当孩子无情的撵走。仪江赶集从来不用爬墙,因为他和看门的老大爷特熟,一根香烟便可大摇大摆的从侧门出去。通过他购买的菜刀斧头价格便宜不少,因为他会讨价还价。

那段时间柏城集上的小菜刀、小斧头居然卖到脱销。

别着菜刀插着斧头打群架是昌宝安排的。昌宝和刘墩子是表兄弟,是长跑健将又学过“小五手”拳,颇有侠客风度,在我们这些“坏学生”里很有威望,说一不二。这次打仗的原因是给转学过来的新同学晓儿报仇出气,我们二话没说一致同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经过周密策划,我们各自借了轻便的自行车,目的就是打完仗能够快速的逃离现场。

六月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等我们骑车到达三十多里外的目的地——高密六中,已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又热又渴嗓子都冒了烟儿。这明显犯了兵家大忌,长途跋涉体力消耗殆尽又得不到休息,这还没等打自己就已经累得站起不来,这让昌宝叫苦不迭。可人家对方好像早已经做好了防范,还没等我们找上门,一大帮子人就举着木棍竹竿儿冲出来。我们惊慌失措“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菜刀也扔了斧头也丢了,总算没被对方追上。还好,值得庆幸!只是丢掉了点东西,没受皮肉之苦。

调皮捣蛋搞破坏我们这些“坏学生”几乎是都做过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拔气门芯给自行车放气。班里的漂亮女生成了重灾户,三天两头的被放气。十六岁花一样的年龄,情窦初开对爱朦朦胧胧。拔气门芯绝非刻意作案,无非就是通过这些拙笨的伎俩多接近一下自己心中的女神而已。

娃儿是众多“坏学生”捉弄的女生之一,她有一辆时尚的粉色小轮自行车,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少有的。因为绝大多数同学不是大国防就是大金鹿,而且还是破旧的不成样子。偷偷跳上她自行车后座成了恶搞娃儿的“必修课”,川儿是这节课的“状元”,每次都能在大家失败后成功跳上去,再在歪歪扭扭的前进中被迫停住,最后在娃儿委屈的哭泣中一哄而散。

在众多授课老师中,我感觉非常对不起我的语文老师。周老师是外地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课标新立异印象深刻。她看好我,把我列为好学生,并且安排参加她的市级优秀课宣讲录制。讲课的现场我记忆犹新,教室后面坐了一大帮领导,幻灯机、录像机全部摆好,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吓的大气不敢出,氛围异常凝重。周老师叮嘱我们不要紧张,就按之前我们练习的做就可以了。

的确,我们为了这个优秀课的录制全班已经演练了N次,实在是有点腻歪了。学校选择的这篇课文是朱自清的散文《春》,每个人都固定好了回答的问题,我的题目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答案就是俩字“拟人”。我们都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我也暗自发誓要报答周老师把我列为好学生的知遇之恩。然而事与愿违,录制一遍遍的重复,领导始终不满意。我的拗劲儿又上来了,在最后一次的录制中,我故意没有按规定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把“拟人”回答成了“泥银”。“回答正确,请用普通话!”周老师灵机解围。

 后来,我得知因为我的犯浑,周老师的优秀课评选被取消。再后来,她就被调往小学任教,再未谋面。现在想来唯有自责,也不知道周老师是否能够原谅我。

说起语文老师,就不能不回忆一把另一个语文老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我第一次接触就是因为这位老师。他是新青年代表,感觉心气特别高,瘦瘦的个子,白净的脸上挂一副黑边近视镜,穿着入时,极有文采。光辉不是我的同班同学,但感情处的不错。他介于好坏学生之间,拉一把就进入好学生之列,松一下就沦为坏学生一伙儿。赵老师推荐的《过零丁洋》这首诗改变了他,他把这首诗也推荐给了我。也表达了自己无论何时何地不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有情有义对我鼓舞很大,至今难忘。

我唯独惧怕数学老师,他浓眉大眼,虎目圆睁,不怒自威。一年四季都是干练的小平头,走起路来铿锵有力,一双铁钳般的大手,一旦让他抓住,轻轻一捏就会让人疼的受不了。同时他又是我们的班主任,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好混啊!数学课我是擀饼杖吹火——一窍不通。每次上数学课我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

我庆幸有个好同桌,他叫候磊,学习相当好,字也写的隽秀,尤其的数学那叫一个棒!我的作业都是抄他的,每次都能得高分。可惜好景不长,问题出在了我的无知和自作聪明上,我把“无穷大符号”认为是侯磊把8写歪斜了,还暗自嘲笑他连个8也不会写了。就自作主张的都给正了起来。这下才暴露了我的内幕真相,从此我被从最后一排课桌的安全地带调到了前线第一排。

我最憎恨的就是占用了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来补习文化课,尤其是我最喜欢的美术课。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盼到的美术课被替换成了化学课。我气不打一出来,决心恶搞一下我们的化学老师。这个不重外表,蓬头但不垢面,上课裤子忘记拉“前门”,腰带耷拉着不修边幅的家伙,一上课就习惯性的发了我最不愿看到的试卷,填完我仅会的姓名和班级后就瞪了眼儿。

就这么干坐了几分钟后,我开始“答题”。我给化学老师花了一副漫画像,尖嘴猴腮张牙舞爪十足的小丑形象。还配上了一首打油诗:化学老师艮,头戴蒸发皿。脚踩酒精灯,手持玻璃棒。形象似哪吒,实则孙悟空。我的本意就是讽刺他是猴子,写画完后义无反顾的交了卷子。管他怎么处罚我,先过了瘾再说。

占用音乐课的是物理老师,他严肃的脸上从来没有过笑容,总是冷若冰霜。和往常一样安排课代表发卷考试,在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的试卷上,我模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楹联,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唯爱歌声;家事国事天下事,最怕考‘试’”的句子,也只有这样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地理小老头”是我对地理老师的特殊称谓!他个头不高五十多岁的样子,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小眼睛倍儿亮。讲课从来不看课本,徒手画中国地图是他的绝活!我和同学们都佩服地五体投地。本来我对地理是非常感兴趣的,什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四大淡水湖都能对答如流。然而在我最需要上体育课练习三级跳远参加县运动会的时候,“地理小老头”居然也来占用。我故意在作业本上写下了:盆地平原高山起,湖泊江河绕万里。经纬设阻三级跳,不教雏鹰画大鸡。也算是泄了私愤。

该来的一定会来,正如我所料,我被通知去老师办公室。因为是在意料之中,没有任何的畏惧。但往日淘气违纪被班主任一顿教杆儿的恐惧还是不自然的在脑海里浮现,因为恨铁不成钢,腿肚子上被抽出了一道道青痕。敢做就敢当,绝不做缩头乌龟。喊一声:报告,我走进办公室。地理、化学、物理三位老师都坐在这里,这是要三堂会审啊!我心里开始打鼓。但随即又调整了心态,事已至此随便处理,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我抬起本来低着的头,扫视三位老师,发现他们不像生气的样子,好像刚刚议论过什么,有点异常的脸上还挂着笑容。我稍微放松了一点,接下来的一幕既让我想不到又让我感动。

三位老师不但没有责备训斥我,还友好的鼓励肯定了我,脑子灵活有个性又有创意,性格和脾气上再收一收,多些沉稳少些冲动。可以在文字和绘画方面寻求一下发展,学好数理化不是唯一的路子。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信你一定会另有一番作为的。

带着感动更带着感恩,我离开了办公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一个“坏学生”,老师们还这样不离不弃的关心我鼓励我。我决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从此我暗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中学经历,有的平淡如水;有的刻骨铭心;还有的念念不忘。过去的,无论是辉煌,还是落魄,都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那些曾经的对和不对都会被大浪淘尽。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留在过去,但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去争取,关键要看自身是否发自内心的想要改变自己。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时至今日,我这个“坏学生”对过去的“逃学”和“逃课”以及“打架”、“作怪”、“捣蛋”、“调皮”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自己那时也确实够淘够闹的。这就是我的中学时代,镂心刻骨终生难忘!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亦谈不上愧疚,毕竟年少轻狂!

“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些发生在中学的往事也只能当个笑料回味罢了!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