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古今名人谈洛出书处

 大美洛宁 2020-08-04

在我们中华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大禹的功劳最大。总结了父亲鲧堵洪水失败的经验,有了《河图》、《洛书》的启示,采用“疏导”法让洪水入海。辛苦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自此后,中华大地九州才开始可以农业立国,一直传承几千年至今。这是划时代的立国利民的伟业。他做这事成功的智慧,就是由《河图》、《洛书》启示而来。商朝末期,纣王暴虐。囚辱开明的文王于囿里。文王坚毅,潜心演易作后天八卦,依判明查世事兴衰变化之理。出狱后重用姜子牙,击败商纣建周朝。文王后天八卦自此流传。秘诀就是用《洛书》的数字配上后天八卦的方位,用于占卜定进退取舍得失。后人讲易卜卦,依谱烹调,不知其所以然的不传之秘就在于此。后来,贤士们为在娱乐好玩中开窍,援河洛八卦易理,创造了黑白共361子对弈论先后手竟半目的围棋,筒索万白中发东南西北四方碰福的麻将,么四、二五、三六对应六合抛掷论大小单双的色子以及配伍成天地人和,没藏板爷,要六要五的牌九……,也流传玩乐至今。

《河图》在古代《书经》中全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古籍还记载《河图》九卷,并附龙型图案。孔子曾感叹当时世道,凤凰不飞来;河图不出现。河洛真形如何,几千年来似乎没人讲得清究竟。
宋初太平兴国年间,一个皇帝赐官婉辞,隐居华山峻岭,大地床,苍天被,泽盆浴,雷捶背,风摩身,云堆睡。青山枕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的道士陈抟,忽然宣称得于古本,出示了完整的《河图》、《洛书》、“先天图”……。以无字图象表达出宇宙哲理,和谐、均衡的数理关系。宣称,这些得自古本的图象是《周易》的始祖。宋代著名大儒学家朱熹编的《周易本义》也承认了“先天易学”的始祖地位。
据载,按先秦古藉《洪范·月令》记录,自古中华就有圆顶方墙祭天的“明堂”大房。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分为九格。据考,按《月令》展示的祭礼方位,旗杆悬挂高度、数目与《河图》、《洛书》一致。
《洛书》就是“九宫”,在华夏春秋时期的古籍《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最圆满和谐的三阶幻方。1977年春,在中华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发掘出一面“太乙九宫占盘”。其刻痕的数字关系就与《洛书》一致。更肯定了以陈抟为主将“图书派”“先天易学”的历史地位。
河图是左旋,非常奇妙。河图配上五行后。从西方金开始,到北方水,正好是“金生水”相生的关系;河图左旋正好是五行相生的关系。从西方金到北方水,再到东方木,再到南方火。正好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而且,南北相克,东西相克。南为火与被方水相克,东方木与西方金相克。河图左旋:相克者寓在相生之中。
洛书是右旋,也非常奇妙。三八为木在东北,一六为水在西北,二七为火在西南,四九为金在东南。洛书右旋正好是五行相克的关系。木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而且,东北木生西南火,西北水生东南金。洛书右旋:相生者寓在相克之中。
西周时期研究河图、洛书的专家公认中国古籍第一次记载河图、洛书的是西周初期王宫史官记载的《尚书.顾命》篇,该文记载说,周武王儿子周成王执政十九年后病逝,西周史官在周成王儿子周康王于洛邑文王太庙大室中举行的继位典礼上看到;赿王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洛书在东序,《尚书大传文》。

西周初期到西周第五个帝王的《穆天子传》。是中国古籍第二次记载河图、洛书’。北魏人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河水篇》中对《穆天子传》有关洛书的记载做了详细注解。西晋地理学家郭璞的《山海经注》和唐朝的《白居易集》。明确记载河图、洛书是两本古籍。
《汉书.五行志》:“《周易·系辞传》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刘歆以为伏牺氏继天而王,受《河图》, 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 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时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飨用五福、畏用六极”。这六十五字就是《洛书》的本文。这是西汉时期人们尚能看到的河图、洛书。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建,元延祐三年(1316年)学士薛友谅撰书。明正统万历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又进行重修。龙头山禹王庙始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庙中原有宋易学家,京西路提点  狱,罗正之题石刻《洛书赐禹地》现已不存。

元名士杜人杰七言诗一首《题长水西洛书赐禹之地罗正之石刻》。张生卓荦真好奇,呼我出城观禹碑。平生雅足济胜具,梯飚登藓吾何辞。双筇窈窕到碑下,叹息畴蘘烦嗟咨。山腰圆抱铁瓮腹,石面到偃红玻璃扪烟揣雾随指湿,凛凛古气冲人衣。无生神禹未易洁,世人妄作黄熊儿。洛书先时堕禹腹,谓是天赐何其漓。龙门自古天所启,谓是禹凿何其疲。向来行水本无事,四海为壑无为池。谁以茫昧贾后疑,遂人潜来偶见之。字形漫灭不尽识,岁月惟有苍苔知。溪风飒飒余清悲……。

龙头山五岳观,据碑载:元至正七年建(1347年),有承事郎永宁县尹兼管诸军鲁,劝农事曹瑛可补县令之佚文内,有广阳之郡,龙山为大释文。在龙头山上还建有传剑亭,祭祀着钟·吕二仙师。
洛宁县志”载:檀山即有大禹叙畴作范之地的“叙畴坪”,有大禹治水和得洛书的禹王庙。在永宁县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故立庙禹王庙。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建,元延祐三年(1316年)学士薛友谅撰书。明正统万历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又进行重修。龙头山禹王庙始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庙中原有宋易学家,京西路提点  狱,罗正之题石刻《洛书赐禹地》现已不存。洛阳府尹张汉于清雍正二年亲临永宁题写《洛出书处》,知县沈育立碑于长水。
明正统万历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又进行重修。龙头山禹王庙始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庙中原有宋易学家,京西路提点  狱,罗正之题石刻《洛书赐禹地》现已不存。洛阳府尹张汉于清雍正二年亲临永宁题写《洛出书处》,知县沈育立碑于长水。

在玄沪河石崖上,有明朝广东道进士刘武臣巜游龟窩至此偶成》石刻“引蔓缘崖步涧泉,鸟声正尔弄清行,潜踪莫遣惊飞去,留与游人当管弦。”刘武臣是明弘治(1488--1505)年间进士,四川人,到广东做官。500多年前来永宁看洛书,看龟窝,可见当年洛书的影响力之大。

明朝初年,《永宁县志》记载,河南提学佥事曹琏到永宁玄沪河上看龟窩、洛书写下了著名的《龟窩賦》,赋中记载了龟窩在洛河中的具体位置,赋载;“少焉抵一沙渚兮,悬两岸之壁立。蕙若披香,莎茵衬碧。纷凫鹥鸿雁之翱翔,骇鼋鼍虬蜃之出。暂停棹延伫以寻访,始觏夫龟窩之秘赜。气氤氲而上蒸,形偃仰而昭晰。意其非天赐之休征,必地产之灵异。何怒涛不能冲,流沙不能积,左盘右旋,前蹲后踞,而千万年如一日也哉!”

曹琏:字廷器,湖南永兴人。明宣德四年(1429)以诗中乡试第一。(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出身。初任四川嘉定学正,荐擢河南提学佥事,迁陕西按察副使,寻擢大理少卿,参赞延绥军务,转任惠州府知府。在河南任职期间,亲自驾舟坐船到永宁阳虚山考察龟窩和洛书,他不但是明初的官员,还是明朝的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不但写永宁,还写有新乡,写沁阳毕干、过睢阳、咏新蔡、扶苏冢、西夏形胜赋····河南各地名胜古迹。

一九九六年修洛宁县西长水大桥时,曾在龙头山下挖出一幢残碑。上镌刻诗两首,右侧一首为:大禹疏导洛水流,仓圣给书台上头。石冷剑横仙榻迥,松深鹤鸣崤熊口。则之圣人范九畴,河洛图书迹尚留。把酒况逢贤地吟,飞仙渡水蓬莱游。落款为;贵州广德空石胡夢豸题。左侧一首为:尧天舜日禹疏流,熊耳肴山拱龙头。森森松柏翳翠岭,泱泱洛水致阳侯。灵龟负书大禹录,神女古碑字尚留。远望蓬莱即在此,游人酣醉不再求。落款为;朝城静峰张夢麟题。本府吏张子镛立(为河南府吏张子镛立)。一碑两诗,工排细镌,十分珍贵,缺少年代记载。

明代四川巡抚永宁金门川张论写有:《龙头晚眺感怀》。龙头东望著烟收,古柏肃蔬翠黛愁。万里鸿流犹沪洛,千年雉堞已山丘。雨声滴沥乔初夜,岚影空明荡去舟。醉后摩崖寻禹迹,藤萝满路总难求。明·霍鹏《题龙头山传剑亭》写到:“莫访仙都迴绝群,松扉石磴锁闲云。记藏玉笈三山合,图出金箱五岳分,王母洞中留宿雾,真人庵畔挂斜曛。他年学得骑龙术,世事悠悠总不闻。”明永宁知县米万钟题《登龙头山偶成》:日暮攀云访圣游,悬车一迳上龙头,磨云古柏传清籁。耸壑颠崖枕巨流。坐落万川凉月影,尊开千里碧天秋。竭来顿觉忙身俗,却怪仙踪不可求。神笔王铎《自鱼泉到永宁》;昌宫犹种竹,郁郁掩云天。日照留侯庙,春深武帝泉。洛奔高岸没,城合断山连。若得龟畴谷,溪边枕石眠。《洛出书处》:清兵部侍郎张鼎延也有“龙头夜雨”诗:空山人静百泉鸣,知是苍龙挟雨行。风起林峦群爪动,电开沪洛一珠明。张旋,洛宁知县车云都有唱龙头山景的不朽诗篇。

明正统万历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又进行重修。龙头山禹王庙始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庙中原有宋易学家,京西路提点  狱,罗正之题石刻《洛书赐禹地》现已不存。洛阳府尹张汉于清雍正二年亲临永宁题写《洛出书处》,知县沈育立碑于长水。
从 文化层面看 “洛出书处”,中国大禹研究中心常松木认为;有三种说法:洛河的上游—陕西洛南县,洛河的中游—洛阳市所属的洛宁县长水乡以及洛河下游巩义境内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
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王永宽考证,《洛宁县志》记载,洛书出处在洛宁。其中,还在“洛书”部分记述了洛宁现存的两块“洛出书处”石碑。因此,洛宁县长水乡玄沪河和洛河的交汇处被认定为洛出书处,较为可信。在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蔡运章看来,所谓“龙马负图”“神龟贡书”的传说,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把自己的发明创造赋予神灵启示的结果。

王永宽也认为,河图洛书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谜,它是否一定由马或龟从河水中驮负出来,也是一个谜团。但是,如果把河图洛书看作一项古代著名的文化成果,而且认定它产生于河洛地区,并把适当地点确定为它产生的具体位置,以此作为进行纪念和考察的依托,也无可厚非。不过,这样的地点,是假设的文化意义上的“出处”,不是严格的历史意义上的“出处”。
2005年初,由全国政协港澳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洛书出自洛宁县西长水村。出席会议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程有为说,从古代文献、现存碑刻以及历代流传的诗文看,“洛书出洛宁”之说比较可靠。“灵龟负书地”之争对于洛宁县来说,洛书诞生地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文化品牌价值。
古代有很多名人学习洛书、研究洛书、宣传洛书、捍卫洛书。在我县今有符建林、范石头、曲少波、曲麦旺、曲焕平、符少武、马汉杰等人也在孜孜不倦的研究洛书,将会使洛书在洛宁、在河洛地区、在全中国、全世界结出丰硕的成果。

程卫东作品集锦:

温旭阳

香山寺

李宗白

高门关

登莲花顶

清官师佐

历史洛宁

话说寻峪

洛宁文庙

洛宁夏鹿台

洛宁紫盖寺

大原的传说

马三宝传奇

洛宁铁佛寺

仓颉造字台

永远的怀念

城村张九思

千年太子柏

王范登云桥
洛宁福严寺
武德将军韦仪
上戈乔家大院
全宝山的传说
全宝山祖师庙
风景如画的崤山
洛宁有洛出书处
再谈洛出书处之二
草庙岭郭家大院
嶕峣风景甲洛邑
一棵古槐的叙述
不能忘却的记忆
纪念碑前思英烈
龙头山千年古刹
洛宁老城城隍庙
洛宁长水二郎山
高凹坪彭姓的传说
柳林镇里王家大院
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
洛宁县上戈镇双龙寺
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
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
洛宁原著民——顿姓
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
洛宁县凤翼山石婆庙
洛宁东宋马村马陵道
赵翥轶事——初试锋芒
赵翥轶事——试探学问
赵翥轶事——推上重位
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
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
马王爷为什么是三只眼
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
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
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
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
探访始建于唐朝初年的鹈鹕关
烽火春秋——记澎仲韬同志
洛宁县陈吴乡金门川的传说
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
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
洛宁杜姓渊源及发展——杜姓的来源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弥佗净土寺
洛宁县下峪镇崇阳村松阳故关
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
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
洛宁大原的传说之二——黄龙下的小湾
洛宁大原传说之三——张姓的往事,白马送金银
洛宁大原传说之四——十八缸财宝
洛宁大原传说之五——百草圪垯
洛宁大原传说之六——双泉河
洛宁大原传说之七——回龙地
洛宁大原传说之八——知府程辙神道碑
洛宁大原古代之一——七寨九沟两胡同
洛宁大原古代之二——大关帝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三——大原各姓家庙祖祠
洛宁大原古代之四——土地祠
洛宁大原古代之五——石牌坊
洛宁大原古代之六——神仙庙(吕盤遗址)
洛宁大原古代之七——碧云阁(过街楼)
洛宁大原古代之八——奎星楼
三谈洛出书处与传说
四谈洛出书处
五谈洛出书
六谈洛出书处
七谈洛出书处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洛宁城事(公众号)

洛宁城事今日头条号

洛宁城事搜狐号

洛宁城事360快资讯

洛宁城事都市头条号

洛宁城事抖音号:1126156080

洛宁城事抖音名称:洛宁城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